今年1至11月内蒙古煤炭产量10.7亿吨,同比增长12.1%
近日《内蒙古煤炭价格指数运行报告(2022)》正式发布。指数运行结果显示,今年以来,鄂尔多斯煤炭价格指数呈现“先震荡上涨,再平稳运行”的态势。据悉,内蒙古着力做好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稳定煤炭供应。目前,全区煤炭生产企业年计划产量的85%、发电供热企业年用煤量的100%、核增产能煤矿新增产量部分已全部签订中长期合同。内蒙古煤炭资源丰富,今年1至11月,内蒙古煤炭产量10.7亿吨,占全国的1/4以上,同比增长12.1%;外调量6.4亿吨以上,供应范围覆盖全国2/3以上省份。
国家统计局:采矿业、电气水行业利润保持较高增速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1—11月份,采矿业利润同比增长51.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同比增长26.1%。其中,煤炭采选业利润同比增长47.0%,保持快速增长;油气开采业受石油价格同比上涨带动,利润增长113.1%;电力行业利润同比增长47.2%,增速较1—10月份加快19.1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2021年GDP现价总量最终核实为1149237亿元 比初步核算数增加了5567亿元
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经最终核实,2021年,GDP现价总量为1149237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了556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4%,比初步核算数提高0.3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3.6%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7179.6亿元,同比下降3.6%。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4049.7亿元,同比增长0.5%;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6412.0亿元,下降2.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378.5亿元,下降7.8%;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636.9亿元,下降7.9%。
养殖成本上涨,德国约1900家养猪场关闭
据央视新闻,目前受成本不断飙升影响,德国生猪养殖业已经萎缩至历史低点。大量养猪场在今年关闭。德国联邦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能源、化肥、饲料等成本大幅上涨,德国生猪存栏量和养猪场数量都急剧下降。截至11月3日,德国登记的生猪数量为2130万头,较去年同期下降超过10%,与2020年同期相比更是下降了近20%,为历史最低水平。不仅生猪数量减少,德国养猪场也大量倒闭。继2020年至2021年间减少约1600家后,德国今年有约1900家养猪场关门歇业。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外事组:来华人员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 结果阴性者可来华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外事组27日发布《关于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出,来华人员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者可来华,无需向我驻外使领馆申请健康码,将结果填入海关健康申明卡。如呈阳性,相关人员应在转阴后再来华。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外事组:不再对入境人员实施全员核酸检测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外事组27日发布关于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不再对入境人员实施全员核酸检测,对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健康申报异常或出现发热等症状人员,由海关进行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者,若属于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或轻型病例,可采取居家、居所隔离或自我照护,其他情况提倡尽快前往医疗机构诊治。结果为阴性者,由海关依惯例按照《国境卫生检疫法》等法律法规实施常规检疫。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外事组:取消“五个一”“一国一策”及客座率限制等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措施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外事组发布关于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出,取消“五个一”“一国一策”及客座率限制等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措施,分阶段增加航班数量,优化航线分布。简化机场入境航班处置流程,提高机场运行效率,加强重点城市航班接收能力建设。各航司继续做好机上防疫,乘客乘机时须佩戴口罩。
45港进口铁矿石库存总量13203.47万吨,环比上周一减少223万吨
12月27日Mysteel统计中国45港进口铁矿石库存总量13203.47万吨,环比上周一减少223万吨,47港库存总量13837.47万吨,环比减少288万吨。分区域来看,本期各地区覆盖港口进口矿库存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沿江区域受铁矿石到港减量明显影响,叠加区域内个别港口因大风天气影响卸货进度,综合导致区域内库存减量相对明显。
海外七港铁矿石库存情况
根据Mysteel卫星数据显示,2022年12月19日-12月25日期间,澳大利亚、巴西七个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总量1040.2万吨,周环比下降87.3万吨,略低于今年均值。
2022/23年度全球葵花籽出口将创下历史最高
总部设在汉堡的分析机构《油世界》预计2022/23年度全球葵花籽出口量超过500万吨,创下历史新高,高于上年的220万吨。葵花籽出口显著增长的原因在于乌克兰出口结构出现变化。由于国内电力供应危机影响到压榨厂运营,促使乌克兰将2022/23年度出口重点从葵花籽产品(油和粕)改为出口原料(葵花籽)。初步预测显示,2022/23年度乌克兰将出口270万吨葵花籽,远高于2021/22年度的10万吨以及2020/21年度的20万吨。乌克兰的葵花籽主要出口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和土耳其,这使得2022/23年度欧盟葵花籽进口量将达到220万吨,同比翻倍。
2023年俄罗斯远东将向中国出口多达50万吨谷物,主要为玉米
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援引俄罗斯远东发展部新闻处的消息说,俄罗斯远东联邦区(滨海边疆区和阿穆尔州)将向中国出口多达50万吨谷物,主要是玉米,这也相当于该地区的粮食剩余量。11月俄罗斯海关小组委员会开会分配2550万吨的谷物出口配额时,将远东地区的出口配额定为50万吨。该出口配额将在2023年2月15日至6月30日有效。配额适用于对欧亚经济联盟以外国家出口的小麦、玉米、大麦和黑麦。2023年的出口配额要比2022年度1100万吨高出一倍以上。今年出口配额不再按照谷物类型区分。
我国建成首个年产500亿立方米特大型产气区
27日上午10时,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年产天然气产量达到500.6亿立方米,标志着我国建成首个年产500亿立方米特大型产气区。作为我国国内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长庆油田生产的天然气承担着上百个大中城市用气和调峰作用。今年,长庆油田建成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气田产能,全年投产气井2338口,新增日产天然气3100万立方米,确保今冬明春高峰供气日产气达到1.6亿立方米以上水平运行。
预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将于今日下午3:00举行新闻发布会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将于12月27日(周二)下午3:00举行新闻发布会,主题为“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措施”。
国内是否仍有德尔塔毒株流行?抗新冠病毒药物怎么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表示,根据实时动态监测,国内没有发现德尔塔变异株在流行,也没有发现德尔塔变异株与奥密克戎变异株重组。从12月初至今,国内监测到9个流行的新冠病毒亚分支,都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疫情监测方案》等5个文件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疫情监测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检测方案》《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防控指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个人防护指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防控培训方案》。(详情查看)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各地要每日收集和逐级报告人群核酸检测和居民自行抗原检测数及阳性数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疫情监测方案》,其中提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按照现行规定开展病例诊断报告,按照要求做好重症、危重症和死亡病例的报告与订正。根据病情变化24小时内订正临床分型,病例出院后24小时内填报出院日期,病例死亡后24小时内填报死亡日期和死因诊断。动态分析病例,特别是重症、危重症和死亡病例变化趋势。对发现的重症、危重症、死亡病例和其他特殊病例,疾控机构要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按要求上传相关流调报告。各地要利用属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信息系统和居民自行测定抗原信息收集渠道(平台),每日收集和逐级报告人群核酸检测和居民自行抗原检测数及阳性数。动态分析人群感染和发病情况。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流行期间核酸检测应以“单采单检”为主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检测方案》,其中提到,社区居民根据需要“愿检尽检”,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对不同群体分类采取抗原和核酸检测策略,及时发现重症高风险人群中的感染者。疫情流行期间,核酸检测应以“单采单检”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