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月2日,A股市场整体下跌。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报3310.65点,下跌0.05%;深证成指收报11849.51点,下跌0.54%;创业板指收报2418.6点,下跌1.04%。
2、两市合计成交9334.71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45.41亿元。 两市全天资金净流出307.43亿元。传媒、通信、计算机获主力资金净买入金额居前;电气设备、医药生物、有色金属遭主力资金净卖出金额居前。
3、北向资金昨日净买入7.65亿元。汇川技术、泸州老窖、科大讯飞分别获净买入3.69亿元、2.81亿元、2.63亿元。隆基绿能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6.34亿元。
4、行业表现来看,船舶制造、游戏、文化传媒涨幅居前。
行业新闻
1、国务院副总理刘鹤2日调研集成电路企业发展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刘鹤强调,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必须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用好政府和市场两方面力量。政府要制定符合国情和新形势的集成电路产业政策,设定务实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帮助企业协调和解决困难,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好组织作用,引导长期投资,对国内人才给予一视同仁的优惠政策,对外籍专家给予真正的国民待遇,帮助企业加快引进和培养人才。(新华社)
2、小米、金山软件等拟成立集成电路相关领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100亿元。
3、据证券时报,近期国内肉鸡市场走势强劲。1-2月,毛鸡均价为4.43元/斤,环比涨幅15.97%,并在2月下旬突破“5元”大关。同时,在供需双重利多作用下,国内白羽肉鸡苗价格涨至近三年新高。鸡苗价由1.35元/羽涨至5.43元/羽,累计涨幅302.22%。
4、人社部:我国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达到峰值9.2亿之后开始下降,去年年末是8.76亿人。这种劳动力供给量的减少是在供给高位上的放缓,我们国家仍然是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公司新闻
1、京泉华: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5000万元–6000万元,同比增长386.02%-483.22%;受益于光伏储能、充电桩、汽车电子等下游新能源市场需求旺盛。
2、世纪天鸿:2022年净利润3560.6万元,同比增长2.78%。
3、联环药业:2022年度净利1.41亿元,同比增长18.96%。
4、老凤祥:业绩快报显示,2022年度扣非净利润17.27亿元,同比增长8.66%。
2、中银证券:云投集团拟减持不超过1.5%。
1、科大讯飞:2023年将正式发布软硬一体机器人产品。
2、景旺电子:公司批量供应车载雷达产品,包括4D毫米波雷达等。
3、通宇通讯:已在毫米波和6G天线领域进行战略部署和预研。
4、拓日新能:陕西拓日对光伏玻璃产线进行停产整改,预计停产1个月。
5、上机数控:子公司共签订136亿元单晶方棒、单晶硅片销售合同。
6、奇精机械:有几款工业机器人零部件尚处于打样阶段,暂未有量产的相关产品。
7、翔楼新材:暂时还未有产品应用在超临界发电,未有产品应用在机器人。
8、欣旺达:正在进行钠离子电池的开发工作,整体产品开发进度符合预期。
其他重要事项
1、汉王科技:要求详细说明近期接待机构、个人投资者调研以及在互动易回复投资者提问的情况,是否存在违反信息公平披露的情形。
2、苏州科达:在人工智能领域,公司将其应用在对音视频信息的提取、利用及呈现等方面。
3、吉利汽车:沙特阿美拟以现金投资获得吉利与雷诺合资公司少数股权。
4、Meta:公司内部公开了未来4年的AR/VR硬件发展路线图。计划在2025年发布首款带显示屏的智能眼镜,以及一款可用于控制这些眼镜的神经接口智能手表。另外,计划在2027年推出第一副成熟的AR眼镜。
5、亚马逊:云计算部门AWS计划到2037年在马来西亚投资60亿美元,推出云计算基础设施。
1、2023年将引来风电交付潮
2022年风电招标量大幅提升,考虑到交付周期为一年左右,风电行业在2023年将迎来交付潮。随着交付需求加大,风电产业链“绷紧”。有企业负责人表示,今年交付压力比较大,客户着急催货,我们正在全速前进。2020年是陆风抢装最后一年,陆风新增装机高达69GW;2021年海风抢装最后一年,海风新增装机高达16.9GW。机构指出,受2022年低基数的影响,2023年风电装机有望超过75GW,同比增长50%以上,其中陆风新增装机同比增长超60%,海风新增装机同比增长160%左右。
2、线下演出市场快速复苏
近期不少大型演唱会重启,各大剧场也迎来了久违的热闹。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秘书长潘燕表示,一些中心城市,一些主要的演出,市场比较发达的地区,现在大型的演出场馆,基本上排期都满了。所以今年整个大型演出,包括音乐节数量,可能会超过2019年。机构指出,伴随后续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居民的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有望保持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