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广州:不得向购房人变相收取预定款
近日,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品房市场经营行为的通知》,从预售、营销、样板房等方面规范房地产市场交易行为: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通过诱导、教唆、协助购房人伪造证明材料等方式骗取购房资格,不得向不具备购房资格的购房人销售商品房。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商品房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进行预售,不得以认购、认筹、预订、排号、售卡、VIP入会基金等方式向购房人收取或变相收取诚意金、订金、定金、预订款等费用,严格执行预售制度,依法依规开展经营。
2. 广州提出探索房票安置政策机制,为首个提出房票安置政策的一线城市
《广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2021-2035年)》日前经第四届广州市规划委员会地区规划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提出“优化成本核算与征拆标准,探索房票安置政策机制,拓宽城中村改造资金支持渠道等策略,破解城中村改造难题,提升改造效率”。据了解,广州此前城中村改造的补偿方式,主要以回迁房补偿为主,现金补偿为辅,“房票安置”是第一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由此,广州也成为首个明确提出“探索房票安置政策机制”的一线城市。(中国新闻周刊)
3. 深圳二手房银行评估价普遍下调?业内:二手房市场正悄然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这一年深圳二手房价格普遍下调,有银行也会顺应房价的变化而调整评估价。”有银行个贷经理表示。也有银行个贷部负责人表示,由于市场价格在下跌,银行合作的评估公司会根据市场价格给银行估价,所以价格下跌在所难免。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认为,过去二手房市场处于“不愁卖”阶段,因为当时市场需求总体处于上升阶段。而今年上半年则处于“愁卖”阶段。这一重大变化或风险需要关注,这也意味着当前二手房市场正悄然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后续对二手房的刺激政策,不应简单停留在短期政策松绑的视角,而要从中长期二手房盘活和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进行。(证券时报)
4. 广西首套住房贷款首付比例统一为20%
据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区分行消息,近期该行大力推动中国人民银行等有关部委出台的优化个人住房贷款政策相关文件落地生效,对广西个人住房信贷政策进行积极调整,将全区首套住房贷款首付比例统一为20%,并进一步下调各设区市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至历史低位。
5. 四川宜宾:拟采取多项措施鼓励住房消费
四川省宜宾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近日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征求意见稿) 》意见建议的通告。2024年3月31日之前,在主城区范围内(三江新区、翠屏区、叙州区)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给予购房补贴:对于农村人员、产业工人、新就业大学生等新市民、青年人群体,按200元/平方米给予补贴,每套最高不超过3万元;对于教师、医护工作者、现役或退役军人、优抚对象、劳动模范等群体,按250元/平方米给予补贴,每套最高不超过3.75万元;符合政策生育二孩家庭,单户补助3万元;符合政策生育三孩家庭,单户补助6万元。
6. 重庆发放全国首笔灵活就业人员异地缴存住房公积金贷款
近日,重庆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成功发放全国首笔灵活就业人员异地缴存住房公积金贷款。目前,重庆已受理发放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贷款117笔5200万元,试点规模持续位居全国第一。
7. 一线城市“认房不认贷”落地约两月:买卖双方都怕“踩空”
北上广深相继执行“认房不认贷”已经过去约两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一线城市楼市政策也发出更多放松信号,如北京放松二手房指导价限制、深圳调整房贷利率下限、广州解除对部分区域的限购、上海金山区楼市解除单身限购等。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市场需要更强有力的组合政策来重建信心。(证券时报)
8. 10月北京二手房成交放缓,挂牌量创新高
继“认房不认贷”政策快速释放既有需求、成交激增之后,进入10月份,北京二手房市场恢复平静,市场有所降温。截至26日,北京10月二手房成交8478套,同比下降3.5%,环比上月同期下降28.6%。10月北京二手房挂牌量和9月相比增加3%,但第四周挂牌量较第三周有所回落。
9. 北京9月末存量房贷加权平均利率创近五年最低至4.44%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举行2023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的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北京地区信贷总量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10178亿元,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继续下降。随着降低存量首套房贷款利率政策效果开始显现,9月末,存量个人房贷加权平均利率为4.44%,创近五年以来最低水平。
10. 河北秦皇岛:二孩、三孩家庭首次申请住房公积金,最高可贷100万元
河北省秦皇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十六部门印发《大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举措》的通知。其中提出,对于单缴职工贷款额度上限调整为60万元,双缴职工家庭贷款额度上限调整为80万元。符合河北省和秦皇岛市人才引进政策的缴存职工,首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单缴职工家庭最高贷款额度为80万元;双缴职工家庭最高贷款额度为100万元。符合河北省和秦皇岛市人才引进政策的缴存职工第二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单缴职工家庭最高贷款额度为70万元;双缴职工家庭最高贷款额度为90万元。
11. 多位购房者称收到链家退还中介费差额的通知,北京链家回应称“属实”
多位购房者在社交平台发布消息称,被链家方面的置业顾问告知可以按2%的中介费收取,多余的退费。记者向北京链家方面核实,对方表示情况属实,并表示,“北京链家针对2023年以来签约且9月26日零点前尚未过户的在途单客户,按照2%的标准收取佣金,在途单客户实际缴纳超过2%的部分将进行退费处理。”据此前报道,9月26日,有消息称北京链家将中介费收取标准统一下调至2%。同时,收费模式从购房一方单边支付中介费改为买卖双方共同承担,买卖双方各承担1%。(每经)
12. 农行:存量房贷利率平均下调73个基点,客户提前还款动力下降
10月27日,中国农业银行个人信贷部总经理查成伟在农行2023年三季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农行为符合条件的存量首套房贷实施利率下调,共惠及730多万客户,平均下调幅度73个基点。存量首套房贷利率下调政策落地实施后,房贷客户利息负担减少,提前还款动力下降。今年三季度,农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提前还款金额环比二季度下降20%以上。(澎湃)
13. 云南昭通: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增值税
据微信公众号“昭通市人民政府”10月26日消息,云南省昭通市发布《昭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23年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本意见自10月25日起施行,有效期1年。其中提到,优化增值税减免政策执行。促进二手住房市场交易,通过一二手住房市场联动,提升市场交易活力。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增值税。
14. 中指研究院:前三季度全国法拍房挂拍量58.4万套创新高,成交率不及同期
中指研究院最新报告显示,根据中指法拍数据,截至2023年9月,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法拍市场挂拍各类法拍房源58.4万套,相比2022年前三季度的44.1万套增长了32.3%,法拍房市场供给端升温显著。从各城市法拍住宅房源挂拍量、成交量来看,法拍房市场主要集中于高能级城市。挂拍量的大幅增加带动绝对成交量的提升,但成交率略有下滑。2023年1-9月,成交量TOP50城市中台州成交率最高,为64.1%,此外仅金华、宁波两个城市成交率高于60%;北京2023年前三季度中挂拍2537套,成交1488套,成交率58.7%,较上一年明显走低。
15. 中指研究院:10月楼市成交量整体同环比均下降,宅地供求同比下滑
中指研究院报告显示,10月楼市成交量整体同环比均下降。一线城市成交面积环比下降11.51%,深圳本月涨幅最大,为38.0%,上海跌幅最大为25.8%。二线城市整体环比小幅下降1.75%,其中温州跌幅显著,为44.84%。库存面积总量略有下降,杭州涨幅最高,为2.93%。土地方面,10月,监测城市总体供求同比下滑,宅地推出量同比降逾四成,整体成交方面量跌价涨,一线城市成交量增近一成;房企融资类型以中期票据为主,房企拿地城市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等城市。
16. “二套转首套”存量房贷利率批量下调,提前还贷有望“退潮”
日前,多位符合“二套转首套”条件的存量房贷贷款人表示,前期提交材料申请后,10月25日后房贷利率已陆续下调,下调幅度与此前首套房贷利率下调幅度相差不大,多降至4.3%或4.2%,部分贷款人下调至4%,也有部分北京地区贷款人则降至4.85%。存量房贷下调稳步推进,不少贷款人表示减轻了月供和整体利息负担后,将考虑推迟或取消此前的提前还贷计划。多位分析人士认为,对符合“二套转首套”要求的存量房贷利率进行调整,能够有效扩大政策受益覆盖面与减负效应,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提前还贷”热度,主要受益群体为历史上房贷被认定为二套房贷款,当前因各地执行“认房不认贷”等政策又符合首套房标准的贷款人。(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