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交激增后回归平静,10月北京二手房网签量环比下降25%
在经历“认房不认贷”带动的需求快速释放、成交激增之后,进入10月份,北京二手房市场恢复平静,整体有所降温。根据北京住建委官网数据统计,10月北京二手住宅网签10653套,同比下降5.0%、环比下降25.3%。目前买方的观望情绪明显增加,对于想要快速卖房的业主来说,不得不在成交时作出更多的价格让步。(新京报)
2. 北京:房地产广告不得含有“买房即落户”等承诺内容
据新华社,房地产广告中不得出现“投资收益保持在XX%以上”“XX分钟到达某地标建筑”“买房能落户”等承诺内容。为进一步激发广告经营主体活力,发挥商业广告对实体经济的助推作用,促进广告行业、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日前发布《北京市房地产广告发布指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将持续至11月13日。
3. 楼市“金九银十”高开低走,上海再度释放限购放松信号
受商业贷款“认房不认贷”政策影响,上海楼市成交量在“金九”画出了“上扬曲线”,成交量创今年以来新高。不过,进入“银十”后,上海楼市并未能延续上行趋势。上海中原地产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0月,上海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56.2万平方米,环比减少27.9%,这一成交量和今年7月、8月的淡季相当。正因如此,上海市又开始着手优化调整楼市政策。10月18日,上海市率先拉开了一线城市公积金政策“认房不认贷”的序幕;不到一周,金山区对于特定人才有条件放松限购;随后,上海市人大又通过决定,赋予“五个新城”更大的发展自主权。与此同时,房企也在加快冲刺销售去化。(中国经营网)
4. 广州10月新房成交量创近5个月新高,有公寓网签均价超22万元/平米
受9月底的限购优化政策利好影响,广州10月一二手房市场回暖明显。广州中原研究发展部统计显示,10月广州新房成交量超6500宗,创近5个月以来新高,摆脱了今年6-8月的成交颓势。二手房方面,10月成交量达9361宗,市场活跃度有明显提高,成交量迎来“三连升”。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广州千万级豪宅市场成交依旧火热。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广州总价1000万元以上豪宅共成交3817套,创历史新高,较2022年全年增加22.5%。(每经网)
5. 安徽马鞍山购房补贴政策再延一年,购买商品住房可补贴总价1%
据公众号“马鞍山发布”,近日,马鞍山市房地产产权市场管理处发布公告,《关于支持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的通知》文件继续执行,时间自2023年11月1日至2024年10月31日止。对于在马鞍山市市区(花山区、雨山区、博望区、马鞍山经开区、慈湖高新区)购买商品住房(含二手住房,不含公寓)的购房人可获得购房补贴。补贴标准为商品住房合同价款(不含车库、车位、储藏室等附属设施)或存量房(二手房)核价单核定价值1%。享受补贴自2022年11月1日起至2024年10月31日止。
6. 福州16宗地将按“价高者得”原则出让,总起始价123亿元
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关于2023年第七次公开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公告。根据公告,此次共出让16宗地块,总土地面积约46.7万平方米,总起始价约123.14亿元。从地理位置上看,这16宗地块中,晋安区14宗,鼓楼区和仓山区各1宗。其中,起始价最高的是2023-54地块,具体为晋安区晋安中路东侧、福新支路北侧出让地块,土地面积约为50.82亩,土地用途为住宅用地和商服用地,起始价约为22.98亿元。
7. 珠海优化住房信贷政策,住房公积金最高可贷90万元
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六部门日前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涉及优化住房信贷政策等六大方面。其中提到,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在资金流动性控制指标范围内,实施合理的配贷系数,单缴职工贷款最高限额保持不变,双缴职工贷款最高限额调整为90万元。
8. 10月百城房价“分化”,新房价涨,二手房价跌
10月份,全国百城房价呈现分化态势。记者从中指研究院获悉,2023年10月份,中国百城新建住宅均价为每平方米16195元,环比上涨0.07%。这是百城新房价格自9月以来连续2个月保持环比上涨。与此同时,10月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5486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45%。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认为,10月份百城新房价格环比保持上涨主要是受优质改善性项目入市带动,属于结构性因素,总体而言,市场预期依然偏弱。(上证报)
9. 沪农商行:总体来看存量房贷利率下调预计对今年集团净息差影响不大
沪农商行近期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虽然公司存量零售按揭贷款中首套住房贷款占比较高,但公司按揭贷款业务主要集中在上海,上海地区的首套住房贷款利率在较长时间内均按照政策下限利率执行。总体来看,存量房贷利率下调预计对今年集团净息差影响不大,对2024年净息差的影响幅度也较小。
10. 证监会:全力做好房地产、城投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 把公开市场债券和非标债务“防爆雷”作为重中之重
证监会债券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激发债券市场活力。坚持底线思维,全力做好房地产、城投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继续抓好资本市场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保持房企股债融资渠道总体稳定,支持正常经营房企合理融资需求。坚持“一企一策”,稳妥化解大型房企债券违约风险。强化城投债券风险监测预警,把公开市场债券和非标债务“防爆雷”作为重中之重,全力维护债券市场平稳运行。(中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