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价格有望再创15年来新高,可能在亚洲和非洲引发更多对粮食安全的焦虑,因为大米在这些地区是数十亿人的主食。
5%碎米率的泰国大米价格是亚洲的基准价,在经历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时期后,过去两周上涨了57美元,达到每吨640美元,使价格涨至略低于2008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印度全面实施出口限制后,大米价格在8月初也曾触及这个价格里程碑附近。
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名誉主席Chookiat Ophaswongse表示,巴西和菲律宾等意想不到的买家对泰国大米的需求增加,推动了价格上涨。他补充说,国内价格上涨和泰铢走强也加剧了大米价格的上涨,“我们现在卖得很好,因为越南的库存很低。”
由于印度总理莫迪寻求在大选前控制国内价格,印度于今年7月下旬加大了大米出口限制力度,预计这些限制措施将持续到明年。
惠誉集团子公司BMI称,“我们认为,印度的大米出口限制将持续有效,直到明年4月至5月立法选举之后,这将支撑近期大米价格的表现,厄尔尼诺现象的风险也将如此。”这家全球数据和研究公司预计,印度的出口禁令将保持到明年下半年,因为该国不会在选举前冒引发通胀飙升的风险。
大米对数十亿人的饮食至关重要,占东南亚和非洲部分地区人们总卡路里摄入量的60%。物价上涨加剧了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主要买家的通胀。主要消费国担心大米供应安全,因此这些措施也导致了一系列供应交易和外交谈判。
BMI表示:“短期内,来自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预期进口需求将支撑价格,而泰国东北部的作物状况(10月底降级为较差)也将继续受到密切监测。”
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通常会给亚洲的大米种植地区带来更加干燥的环境,这可能会进一步抑制供应。由于气候现象原因,泰国的大米产量预计在2023-24年下降6%,而越南则发布干旱风险预警,指示一些农民种植其它新作物。报告补充称,在印度大米出口缺失的情况下,预计泰国和越南将在全球大米交付中占据相当大的份额,这将使贸易价格对两个市场的天气条件都很敏感。
BMI指出,根据美国气象部门的最新更新,厄尔尼诺现象将持续到明年4月至6月,11月至明年1月之间的干旱有35%的可能成为“历史性严重”事件。该研究公司表示,长期预测表明,从2024年2月开始,从泰国东北部经老挝、柬埔寨和越南一直延伸到菲律宾的地带,降雨量将长期低于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