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能源发布关于对相关客户采取限制开仓、限制出金监管措施的公告
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发现9组24名客户在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品种交易中涉嫌未申报实际控制关系,根据《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交易规则》《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实际控制关系账户管理细则》的相关规定,决定对上述客户在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品种上采取限制开仓1个月以及限制出金的监管措施。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十四年排名全球第一
上海港2023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900万TEU(标准箱)大关,连续第十四年蝉联全球第一。当前,上海航运枢纽港地位不断巩固,上海港集装箱航线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每周班轮进出超过320个班次,各类航运要素高度集聚,航运服务能级持续提升,上海成为全球首批具备LNG海上加注能力的港口,与洛杉矶港共同打造全球第一条跨太平洋绿色航运走廊。(央视新闻)
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欧洲航线)报1228.16点,与上期相比涨1.9%
据上海航运交易所数据,截至2024年1月1日,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欧洲航线)报1228.16点,与上期相比涨1.9%。
全球班轮公司运力百强最新排名(2024年1月)
根据Alphaliner最新公布的数据,截止1月1日,全球在运营集装箱船数量共计6781艘,总运力为285.19万TEU,折合约3.39亿载重吨。其中,前三大班轮公司总运力占全球市场的46.64%。全球班轮公司运力排名前三是地中海航运(560.82万TEU,占比19.66%)、马士基航运(411.56万TEU,占比14.43%)以及达飞轮船(357.81万TEU,占比12.55%)。(国际船舶网)
航运巨头马士基:将暂停通过红海的所有航行48小时
航运巨头马士基表示,将暂停通过红海的所有航行48小时。此前美国中央司令部12月31日发布消息称,当地时间31日6时30分左右,一艘丹麦运营、悬挂新加坡国旗的集装箱船在不到24小时内第二次发出求救信号。
美称拦截两枚从也门胡塞武装控制地区发射的导弹
美国中央司令部发表声明,当地时间12月30日,美国海军击落了两枚从也门胡塞武装控制地区向军舰发射的反舰弹道导弹。美国中央司令部还表示,一艘悬挂新加坡国旗由丹麦运营的集装箱船报告被导弹击中。美中央司令部称,这是自11月19日以来胡塞武装对国际航运的第23次非法袭击。胡塞武装方面对此暂无回应。(央视新闻)
上海航运交易所:地缘局势依然紧张本周集运市场运价大涨
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周度报告,本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继续受到地缘风险的考验,由于红海地区依然面临武装袭击的威胁,亚欧等航线运输市场受此影响,市场运价继续大涨,带动综合指数大幅上行。12月29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1759.57点,较上期大幅上涨40.2%。(证券时报)
报告称大量船只避开红海航线
近期,也门胡塞武装表示“支持巴勒斯坦”,并多次袭击红海及附近水域“关联以色列”的船只。克拉克森研究公司当地时间12月28日公布的研究数据显示,定期穿越红海的船只数量大幅下降。12月22日至26日期间,抵达亚丁湾的船只数量比12月上半月的平均水平下降了40%。其中,集装箱船抵达量下降了87%,油轮下降约30%,汽车运输船下降约25%。
据光大期货,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价格影响因素有哪些包括以下方面:
1. 供应端:主要是运力的变化,包括船队规模和船队周转以及集装箱规模等。
①运力的变化主要受到船队规模的影响,而船队规模变化关注的指标包括新船订单量、手持订单量、新船交付量和旧船拆解量。由于造船时间较长,一般需要2-3年,因此集装箱市场供应端弹性较低,通常滞后于需求波动。
②船队周转是影响短期运力的重要因素,船队可以通过调整航速、航线绕航和船舶停运等方式来进行运力管控。近年来全球集装箱船平均航速整体下降,今年上半年大箱船平均航速同比下降3-5%。
2. 需求端:和全球宏观紧密相关,居民收入与消费、通胀水平、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库存周期都会影响需求的变化。
①集装箱市场的需求与宏观经济周期密切相关,财政和货币政策通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通胀水平来影响居民实际购买力,从而传导至集装箱贸易需求。
②库存周期也强化了集运需求的变化。随着需求的逐渐放缓,欧美进入库存周期的主动去库阶段,目前美国零售商库存总量、同比增速以及库销比均处于历史高位,意味着企业面临较大的去库压力,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消费动能的恢复。
③集运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季节性表现,欧美9月返校季和11-12月感恩节和圣诞节假期是欧美集装箱需求的旺季,对于贸易量有显著边际提升。
④运距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需求。运距短期可能会受到政治因素、极端天气以及运河搁浅/拥堵等各种突发事件的影响,长期来看主要跟随产业链转移和贸易格局的改变而变化。一般而言,平均航距的拉升会有效支撑运输需求,从而推升运价水平。
红海局势持续升级,马士基暂停复航动作,截止2024年1月2日15点收盘,集运指数(欧线)主力合约封涨停板,涨幅为20%,报1924.8点,其主力合约2404合约日内持仓减少588手,至5.7万手。
前20席期货公司持仓数据显示: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主力合约今日净持仓330手,处于净多头状态,较前一交易日的268手有所增加。前20席多头减持170手,前20席空头减持179手。值得注意的是,位列前五多空共减仓32手,其中多头增仓27手,空头减仓59手。
新湖期货:马士基复航红海失败短期运价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中性)
马士基在上周宣称逐渐恢复红海航线后,班轮在红海遭遇连续追击,不得不再度宣布暂停红海的航行。此外,别的班轮公司巨头也均表示会继续绕行好望角,避开苏伊士运河。红海危机的持续,使得运输时间延长,运价连续上涨,港口拥堵,甚至会引发集装箱空箱的短缺。在传统意义上的航运淡季中,12月的集运市场运价反常的飙升,12月欧线的运价暴涨,最新公布的SCFI欧线冲上2649美元/TEU,相比上周上涨近80%。红海危机的持续,将导致运价持续上涨,因此短期内运价依旧会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1月1日最新公布的SCFIS欧线小幅上涨1.9%至1228.16点;SCFIS美西线环比上涨1.3%至1095.06点。欧线集运价格预计维持宽幅震荡态势。
国投安信期货:即期运价的涨幅兑现和红海复航受阻预计将给市场注入利好情绪(看多)
元旦假期期间,集装箱船"Maersk Hangzhou"在红海冲突焦点区域两度遇袭,该船是马士基宣布复航后欧线西向首艘进入该区域的集装箱船。随后马士基宣布将暂停船只通过红海48小时,且旗下复航红海的欧线船只有掉头航行的情况,红海复航再遇波折。上周五SCFI欧洲航线报$2694/TEU,周度涨幅高达$1197/TEU,即期运价的涨幅兑现和红海复航受阻预计将给市场注入利好情绪。考虑到标的指数滞后现货报价的特点,预计该指数将在本周出现大幅上涨。
光大期货:集运指数仍是市场焦点,风险较大加仓需谨慎(中性)
红海危机给全球贸易蒙上阴影,集装箱船转向绕非洲航行,以避开风险地区。上周,马士基宣布逐渐恢复红海通航,12月30日马士基集装船在通过红海时遭受袭击。随后冲突升级,先是胡塞武装包围船只意图登船,之后美国海军赶来交战,并导致胡塞武装人员伤亡。马士基宣布暂停通航红海48小时,市场认为一旦时间再度延长,会引发其他航运公司效仿,运力短缺和运费抬升将支撑集运指数。现货指数继续上涨,上周五公布的SCFI欧线环比大涨79.96%,本周一公布结算价格指数SCFIS指数涨幅收窄至1.9%,运价短期已触及高位。地缘冲突不确定性凸显,胡塞武装是否发动反攻尚不可知,集运指数仍是市场焦点,风险较大加仓需谨慎。
南华期货:短期内期价仍有较强力的支撑(中性)
当前交易所对多组客户在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品种上采取限制开仓和限制出金措施,限制了资金面对整体盘面的扰动,使得原本价格虚高的主力合约价格有了一定的回落。但目前红海事件对于运价来说仍是支撑因素,除马士基外,其余船公司要么完全绕航好望角,要么只有较少比例尝试,使得现货运价维持大涨——上周五公布的SCFI欧线环比大涨79.96%,收于2694美元/TEU。而即使是马士基,其旗下的集装箱船也在上周周末再次受到袭击!短期内,期价仍有较强力的支撑。后续走势还要看巴以冲突是否和缓,马士基首批复航红海船舶的实际执行情况及胡塞武装的后续动作。毕竟美军多次拦截也门胡塞武装的无人机和反舰弹道导弹,削弱了华赛武装的袭击能力,胡塞武装的海上袭击能力是否因此升级还未可知。
1. 运力变化。
2. 船运周转:调整航速、航线绕航和船舶停运等。
3. 船队规模:新船订单量、手持订单量、新船交付量和旧船拆解量。
4. 需求端:和全球宏观紧密相关,居民收入与消费、通胀水平、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库存周期都会影响需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