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MF警告:美国商业地产暴跌11%,为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下跌
1月2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出警告,指出美国商业地产市场正面临严重风险,目前正处于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下跌阶段。据IMF经济学家在博客文章中的分析,此次跌幅远超以往加息周期的影响。自2022年3月美联储启动加息以来,美国商业地产价格已下跌超过11%,完全抹去了过去两年的涨幅。IMF强调,金融监管机构必须保持高度警惕。随着拖欠率和违约率的上升,贷款可能受到限制,进而引发恶性循环:融资条件收紧、商业地产价格进一步下跌、金融中介机构受损,最终对经济其他领域产生负面溢出效应。
2. 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设城市扩围,可享受专项债、PSL等政策支持
记者从权威渠道了解到,近期监管部门明确,纳入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设的城市扩围,由城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城市分别扩围至省会城市或城区常住人口超过200万的城市,省会城市或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按照相关指标推算,纳入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设的城市将由35个分别扩大至52个、106个。此外,这些城市申报的相关项目还需满足资金收支能够平衡或者项目收益与融资能够平衡等条件。(21财经)
3. 中办、国办:深化浦东新区户籍制度改革,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方案》提出,为各类人才安居乐业提供良好环境。健全人力资源综合服务体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完善居住证制度,鼓励根据实际扩大公共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标准,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完善适应新就业形态的社会保障政策,做好劳动权益保障工作。开展外籍人员医疗、教育、金融、出行、住宿等服务便利化改革。加强人才住房保障,统筹使用土地指标,优化房源供给机制。(新华社)
4. 湖南湘潭:允许办理土地分割、转让手续,支持“商改居”
湖南省湘潭市日前印发《湘潭市加强土地利用推进城市更新的若干措施(试行)》。《措施》支持开发改善性住房,支持土地分割转让,支持“商改居”。湘潭市将引导房地产企业提供多元化产品,加大品质型、绿色生态型、康养型住房开发比例,将改善性住房项目优先纳入年度土地供应计划。鼓励推出大平层、第四代住宅、低层低密度住宅等改善性住宅产品,放宽住宅建筑面宽控制要求,鼓励建筑内部创新设计,取消高低配限制,可建设除独栋独院低层建筑外的住宅产品。
5. 地方政府提前还债了:北京提前还债节约七成利息
老百姓提前还房贷节约利息已不新鲜,但地方政府提前还债还比较少见。2023年8月,北京市财政局成功提前偿还了3900万元专项债券。偿还对象是2020年2月北京发行的20年期北京市政府专项债券(五期),该债券发行总规模为83.59亿元,票面利率为3.42%。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温来成告诉记者,北京上述20年期的专项债,提前16年偿还了3900万元,节省了可观的利息支出。地方提前还债,一方面需要地方有足够的财政实力可以提前偿还,北京显然财力比较雄厚。另一方面,近些年地方债发行利率下行,尤其是发达地区利率更低,因此提前还债也可明显降低筹资成本。(一财)
6. 杭州2024年首批住宅用地清单公布,8宗地块总面积27.25公顷
2024年度第一批杭州市本级住宅用地拟出让地块清单公布,拟出让时间段为2024年1月18日-4月18日。首批清单共8宗地块,地块分别位于拱墅区(2宗)、上城区(2宗)、滨江区(1宗)、西湖区(3宗),8宗地块合计面积27.25公顷。(中国土地市场网)
7. 深圳二手房交易量波动回落,单周交易量955套
据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统计,2024年第3周(1月15日-1月21日)深圳全市二手房(含自助)录得955套,环比下降7.5%,二手房录得量波动回落。二手房市场活跃度未能延续前2周提升势头,出现小幅回调。根据公开在售二手房源量数据统计,2024年1月22日,深圳全市共有57580套有效二手房源在售,较上周减少178套。
8. 浙江金华:2024年首季市区购买新房按合同成交金额补贴1%
1月22日,据微信公众号“金华发布”,日前浙江省金华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通知,对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期间在金华市区购买新建商品住宅的购房人,按合同成交金额1%给予补贴。
9. 北京2023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122.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9%
1月22日,2023年北京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正式披露。据悉,于2023年,北京市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面积为1257.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9.2%。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为715.1万平方米,下降26.9%;办公楼为73.2万平方米,增长13.6%;商业营业用房为59.2万平方米,下降17.6%。此外,北京市房屋竣工面积2042.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4%。其中,住宅竣工面积为1135.9万平方米,增长3.6%;办公楼为161.6万平方米,下降9.1%;商业营业用房为69.9万平方米,下降34.5%。2023年,北京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122.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为811.1万平方米,增长9.3%;办公楼为75.7万平方米,增长1.2%;商业营业用房为51.8万平方米,下降19.7%。另悉,2023年,北京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为5822.8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定金及预收款为2850.3亿元,增长2.9%;自筹资金为1250.6亿元,增长10%;国内贷款为739.8亿元,下降29.3%。
10. 深圳今年首批推出公租房项目,共计提供房源1447套
深圳市住房保障署于1月19日发布通告,公布了葵安雅居和鹏隽雅苑两个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的配租细节。这是今年首批推出的公租房项目,共计提供房源1447套。根据通告,葵安雅居位于大鹏新区大鹏街道葵兴西路以南,提供984套房源,包括936套二房户型和48套三房户型。鹏隽雅苑位于大鹏新区大鹏街道布新社区水贝村东北侧,提供463套房源,其中213套为二房户型,250套为三房户型。有意认租的家庭需在2024年2月3日18:00前提交申请。认租条件方面,3人家庭可认租建筑面积不超过70平方米的二房户型房源;4人及以上家庭可认租所有房源。建筑面积超过70平方米的房源将优先面向5人及以上家庭配租,根据供需情况也可以面向4人家庭配租。
11. 传城中村改造保障房扩围至百城,提振地产投资促经济增长
1月23日,据报道,中国内地的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房建设城市范围有所扩大,旨在提振地产投资。此前,只有城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城市才能进行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房建设,现在范围扩大至省会城市或城区常住人口超过200万的城市,以及常住人口超过100万的省会城市或城区。根据相关指标推算,纳入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房建设的城市数量将分别从35个扩大至52个和106个。报道指出,这些城市申报的相关项目需要满足资金收支平衡或项目收益与融资平衡等条件。政策重点是包括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在内的“三大工程”建设,监管部门已推出多项支持措施,如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抵押补充贷款PSL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