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化学矿业公司(SQM)称,根据市场情况,预计2024年锂的销量将增长约5-10%。今年锂市场可能会再增长20%。预计全年市场仍将供过于求,价格将保持相对稳定,根据新供应的时间和现有参与者减产的范围,价格有可能上涨。
智利矿业部长奥罗拉·威廉姆斯当地时间2月28日表示,锂业公司的目光将超越近期的价格暴跌,保持对智利新项目的兴趣。“从我们的接触来看,我们看到兴趣依然存在。”她说,“除了价格,世界在能源转型和气候变化方面面临的挑战仍悬而未决。”
据外媒消息,玻利维亚碳氢化合物和能源部示,该国2023年的锂产量与2022年相比增加了54%。玻利维亚部长富兰克林·莫利纳·奥尔蒂斯表示,玻利维亚在2023年生产了94.5吨碳酸锂,高于2022年的616.7吨。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玻利维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锂资源,估计资源量超过2100万吨,是“锂三角”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包括智利和阿根廷在内的锂金属丰富地区。奥尔蒂斯说,该国目前估计锂资源为2300万吨。她强调了政府和国际公司在开采金属方面达成的一些协议的重要性。
海南矿业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氢氧化锂项目与马里锂矿项目将陆续于2024年内建成投产,其中锂矿项目预计将在2025年为海南矿业贡献业绩。(财联社)
据外媒报道,澳洲矿业和勘探公司协会(AMEC)首席执行官Warren Pearce周三表示,澳大利亚政府正考虑对建造加工设施的企业实施税收减免,以提高镍、锂等绿色能源矿产的价值。澳大利亚政府正在认真考虑实施10%的生产税抵免政策,该抵免将适用于开发关键矿产加工设施的企业。税收抵免将扩大到澳大利亚镍行业以外的公司,包括锂、钒、钴、石墨和稀土生产商。当被问及政府是否采纳了AMEC的建议时,他说,“我们知道,在制定2024年预算的过程中,政府正在认真考虑这一建议。”2024年联邦预算预计将于5月公布。
湖南裕能近期接受投资者调研时称,短期内碳酸锂价格主要受到春节、期货等因素影响存在波动的风险。公司原材料保持在正常库存水平,适量库存有利于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
据广期所报告,碳酸锂在产业链中所处位置,大致可以由下图所示:
在锂产业链上游,锂矿石或盐湖卤水形式的锂资源经提取后,在各环节分别经加工制得一次锂盐(如碳酸锂、氢氧化锂、氯化锂)、二次/多次锂盐(如氟化锂、溴化锂)、金属锂等多种形式产品。
碳酸锂产业链中游主要是对由盐湖卤水或锂矿石生产的初级碳酸锂产品进行再加工,进而生产电池级碳酸锂及其他锂产品。目前,由于初级碳酸锂再加工的技术已十分成熟,锂矿冶炼企业基本上均能完成由锂矿生产电池级碳酸锂的全过程。盐湖提锂企业由于提纯技术、成本考量等原因大多产品为工业级碳酸锂,下游正极材料企业则会根据产品需要,委托加工企业进行提纯除杂。
在产业链下游,碳酸锂主要用于制造锂电池的正极材料,还可用于电解质溶质、玻璃、陶瓷、空调制冷剂、稀土电解添加剂等多种产品。
据广期所报告,
1. 碳酸锂生产周期有一定季节性:1至2月由于青海盐湖结冰、企业例行装备检修、春节放假等因素,国内盐湖产量普遍下降30—40%。3月后随着气温升高,碳酸锂产量迅速回升,直到6月开工率达到顶峰。7月后由于夏季高温限电限产,碳酸锂产量小幅下降,但仍保持较高产量直到12月。
2. 碳酸锂产量提升周期较长:锂资源原材料的勘探开发是碳酸锂产能提升的基础,新矿山和新盐湖的开发需要经历以下五个步骤:勘探、可研、采矿权审批、生产工厂建设、产能爬坡。前三个步骤为前期准备阶段,不同资源类型、不同国家的审批流程区别较大,时间较为不确定。一般而言,新建锂辉石、锂云母冶炼工厂需要2至3年左右,产能爬坡至满产又需要1至2年左右;新建盐湖提锂工厂整个过程则需要5至7年。相比之下,碳酸锂下游正极材料企业扩产最短仅需6—10个月。
据广期所报告,碳酸锂价格影响因素可从供给、需求、成本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1. 供给:包括原料供应、产能利用率及新增产能释放、碳酸锂进口量、库存情况等四个方面
原料供应:锂辉石、锂云母及卤水等原料供给是否充足是碳酸锂供给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变化将直接影响碳酸锂的生产。我国锂辉石多为进口,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海外锂矿企业产能释放速度及疫情等影响进口的因素等。
产能利用率及新增产能释放:国内碳酸锂企业新建产能投产、产能利用率(如检修、限电限产影响等)对碳酸锂的价格造成影响。当产能集中释放时,碳酸锂市场供给大幅增长,足以满足下游需求,碳酸锂价格倾向于下跌。
碳酸锂进口量:现阶段我国仍需依赖进口满足碳酸锂部分需求,故碳酸锂进口量的变化会影响碳酸锂供给。碳酸锂进口量主要受疫情通关、海外假期等因素影响。
库存情况:上下游企业通过调节库存情况,调控碳酸锂现货市场流通量,从而影响碳酸锂价格。
2. 需求:包括政策驱动和市场驱动两方面
政策驱动:国家为了促进节能减排、推动绿色经济,不断颁布新政策支持汽车产业的电动化转型,激励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过去支持政策以补贴政策为代表,近几年主要政策有“双积分”政策和“绿牌”政策。
市场驱动: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市场驱动的新阶段。补贴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的促进作用正逐步消退,个人出于市场动机的购车比例已上升至接近75%。这一转变主要源于新能源电池技术提高及新能源汽车成本下降两大因素。
3. 成本:碳酸锂的成本主要包含采矿成本和加工成本
其中采矿成本与上游锂资源的类型、品位以及所采用的采矿技术等有关。一般来说,提锂成本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锂辉石、锂云母、国内盐湖、南美盐湖。国内外相比而言,南美的盐湖资源、澳大利亚的锂辉石资源等国外锂资源品位普遍优于国内,故我国锂资源开采成本相对较高。
富宝锂电网发布数据显示,今日富宝碳酸锂指数报97333元/吨,上涨1166元/吨;电池级碳酸锂报100500元/吨,上涨150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综合)报95000元/吨,上涨1000元/吨;电池级碳酸锂长协均价91750元/吨,上涨150元/吨。氢氧化锂指数报88000元/吨,上涨1000元/吨。锂辉石(非洲SC 5%)报430美元/吨,上涨30美元/吨;锂辉石(中国CIF 6%)报935美元/吨,上涨30美元/吨;锂辉石指数(5%≤ Li2O <6%)报7950元/吨,上涨275元/吨;锂云母指数(2%≤ Li2O <4%)报2825元/吨,上涨250元/吨;磷锂铝石(7%≤ Li2O <8%)报8500元/吨,上涨100元/吨;富锂铝电解质指数(1.5%≤Li2O<5%)报2640元/吨,上涨200元/吨。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日均基差(对LC2407)走弱,日均报价-7000元/吨。
据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指数98816元/吨,环比上一工作日上涨1761元/吨;电池级碳酸锂9.65-10.25万元/吨,均价9.95万元/吨,较上一工作日上涨150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9.05-9.55万元/吨,均价9.30万元/吨,较上一工作日上涨1200元/吨。今日碳酸锂价格继续维持涨势。从市场供需来看,近期随着江西环保督察事件影响持续发酵,后续锂盐供应不确定性较大,致使碳酸锂市场看涨情绪浓重,多数锂盐厂延续了此前的挺价策略,报价上行。而下游正极厂商的对高价锂盐的抵触情绪有所松动,个别企业逐步与盐企、贸易商接触,备采拿货,下游对锂盐承接力度有所增强,推动市场成交重心上移。
截至2月29日15点收盘,广期所碳酸锂主力合约LC2407收涨9.21%,报119200元/吨。
前20席期货公司持仓数据显示: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今日净持仓-25133手,处于净空头状态,较前一交易日的-30437手有所减少。前20席多头增持10069手,前20席空头增持7104手。值得注意的是,位列前五多空共增仓7329手,其中多头增仓7683手,空头减仓354手。
需求端:新能源汽车产销环比持续改善,储能板块增长迅猛,3C略显不佳,正极材料整体开工产量持续下滑,上周磷酸铁锂厂开工小幅回升。整体仍处于低位,正极材料目前仍以去库为主,对上游锂盐采购不佳。供给端:海外矿价仍在下跌,部分外购辉石企业成本倒挂结束,一体化企业仍在减产,目前矿价相对坚挺,澳矿下调24年矿石产量预期,短期内锂盐厂利润走阔可能性较低.。节后关注下游订单情况和投产进度,整体格局仍显宽松,近期供给端因环保问题扰动盘面波动较大,预期尚未证实,中期来看偏弱。
工碳显著供应吃紧。矿端报价和现货报价已经止跌,与去年下半年现货几乎每天下跌的情况差别很大,价格运行主要围绕着预期的变化进行。市场情绪受到供应扰动增多和需求不确定性的影响在明显回暖,围绕着旺季预期和供应扰动进一步增多进行的博弈在增强,过剩带来的压力在上半年影响不明显。技术上看,碳酸锂反弹超预期,短线谨慎做多。
基本面上,锂矿价格基本持稳,散单市场多以询价为主,观望情绪偏浓,外购矿冶炼厂心理价位或与实际报价。现货价格重心略有下移,供给方面,假期结束初周,部分盐厂仍处于复工初期,整体现货市场供给表现仍然偏弱。需求端,下游采购意愿比较低迷,由于个别盐厂有调低销售价的意愿,致使现货报价有所下行。终端消费方面,近日部分新能源汽车车企有降价促销推出,加之2024年1月新能源汽车出口及销售数据表现较为强劲,对碳酸锂的需求预期有一定提振作用。总体来看,碳酸锂现货基本面仍呈现供需两端偏弱局面,但需求端预期有转好迹象。
供应端,锂矿市场多传出澳矿减产消息,锂矿持货商挺价情绪不减,外采锂矿锂盐厂迫于成本压力,对原料采购心理价也较为坚挺。近日期现联动上涨,锂盐厂开始挺价。近期盐端整体节后开工恢复较为缓慢,春节附近检修和减产而维持低开工率运行;需求端,认为后续二季度市场需求会有季节性回暖。综合来看,长期的地位震荡使得盘面对利多消息尤为敏感,目前消息面扰动及基本面预期转换使得盘面价格持续抬升。操作上,建议轻仓试多,lc2407参考支撑位100000。
矿端减产和环保检查带来的扰动,引发市场对后续供应风险的担忧,叠加产业端对下游补库的预期,短期碳酸锂期货可能仍有一定的上行动能。操作上,环保检查对供应的影响还没有定论,消息面扰动较多,建议投资者暂时观望为主。
1. 节前补库情况;
2. 矿端到港情况;
3. 企业开工情况;
4. 原料供应稳定情况;
5. 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
6. 锂矿项目投产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