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巴西铁矿发运总量2522.4万吨,环比减少22.1万吨
3月4日-3月10日Mysteel澳洲巴西铁矿发运总量2522.4万吨,环比减少22.1万吨。澳洲发运量1895.6万吨,环比增加59.5万吨,其中澳洲发往中国的量1495.6万吨,环比增加44.8万吨。巴西发运量626.7万吨,环比减少81.7万吨。本期全球铁矿石发运总量3121.7万吨,环比减少4.0万吨。(Mysteel)
中国47港铁矿石到港总量2126.4万吨,环比减少398.0万吨
3月4日-3月10日中国47港到港总量2126.4万吨,环比减少398.0万吨;中国45港到港总量2024.7万吨,环比减少352.3万吨;北方六港到港总量为984.5万吨,环比减少257.1万吨。(Mysteel)
马钢股份发布线棒产线检修消息
自节后以来,下游需求低迷,建材价格一路下行;受制于成本限制,当前行业链亏损严重。为此,公司经研究后决定自即日起,三条线棒产线集中停产,减少市场投放资源,以稳定市场。同时,也呼吁各单位严格自律报价,共同维护行业平稳。(兰格钢铁)
SMM:一座1860m³高炉休风停产,日均影响铁水产量0.43万吨
周口安钢计划于3月13日对一座1860m³高炉休风停产,复产时间待定,日均影响铁水产量0.43万吨,同步对2条棒材线停产。(SMM)
Mysteel调研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75.19%,环比上周减少0.44%,同比去年减少5.88%;高炉炼铁产能利用率83.34%,环比减少0.25% ,同比减少3.81% ;钢厂盈利率27.27% ,环比增加2.59 ,同比减少15.59%;日均铁水产量222.86万吨,环比减少0.66万吨,同比减少11.50万吨。
据五矿期货研报,铁矿石在产业链中所处位置,大致可以由下图所示:
从产业链上游来看,铁矿石几乎只作为钢铁生产原材料使用,是钢铁生产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生产1吨生铁约需要1.6吨铁矿石,铁矿石在生铁成本中占比超过60%。上游供给主要依靠进口(进口占比超过80%),其中巴西和澳大利亚为重要供给方;国内铁矿石(10%-20%)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四川,山西,内蒙古等地,而其中辽宁鞍山矿区是最终要的供给方。
从产业链下游来看,下游需求主要是来取决于钢厂;终端消费需求主要包括房地产、基建、机械和汽车等,一般来说华东与华南地区是中国钢材需求的主要区域。
通常来说,下游需求旺季主要是3-6月和9-11月,而1-2月则属淡季。其中房地产有“金三银四”和“金九银十”关键时期。
据五矿期货研报,分析铁矿石基本面要从以下五个角度来看:
①国内宏观经济:房地产、基建等主要行业决定铁矿石需求。
②供给:中国超过八成铁矿石需要进口,其中四大矿山:巴西的淡水河谷(VALE),澳大利亚的力拓(RIO),必和必拓(BHP)以及福蒂斯丘(FMG)决定了而主要产量。
③需求:以日均铁水产量和港口疏港量为主,日均铁水产量是最直接可以体现钢厂当前对于铁矿石的需求水平,而疏港量则是体现现货市场的成交情况,从疏港量的高低可以较为准确的判断出钢厂的采购积极性。
④库存:以铁矿石的钢厂库存和港口库存为主,关注一些特殊时间点的钢厂补库动作,比如国庆前后,春节前后等,大幅的补库行为会极易拉动矿价上涨。而铁矿石港口库存则是关注它位置所处的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一般来说港口库存低位或者说是在去库过程中,比较容易支持矿价上涨,反之亦然。
⑤价差:铁矿石价差主要由高低品价差、基差和近远月价差。当中高品价差开始扩大,那么就可以推测出当前钢厂利润丰厚生产积极性旺盛,钢厂更倾向于采购高品矿;而中低品价差开始缩小,那么就可以推测出当前钢厂利润微薄甚至亏损,使得他们更加倾向于采购低品矿。铁矿石基差水平的高低,是企业进行套期保值或者基差交易的重要依据。
近远月价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市场交易者对未来铁矿石价格的看法,比如近强远弱,就表明市场不看好未来铁矿石价格。
据五矿期货研报,铁矿石价格有以下三个特点:
①铁矿石在发生大行情的时候,是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矿难。而钢厂利润则是决定这波行情铁矿石价格上下限的重要参考依据。在钢厂利润水平相对较高时,铁矿石价格更容易上涨,在钢厂利润水平相对较低时,铁矿石价格上涨阻力就比较大。
②在铁矿石处于行情上涨或者下跌趋势中,周四的钢联库存数据很难对价格走势造成较大影响。而在处于行情震荡期间,周四的钢联库存数据若有超出市场预期的表现,更容易造成价格波动。
③当国家出台重大行业政策或者发生突发性事件时,对铁矿石价格的影响往往会大于基本面。短期行情或处于相对不理性的状态。
截至3月11日15点收盘,大商所铁矿石期货多数下跌,其中主力2405合约跌5.41%,报收831元/吨。
前20席期货公司持仓数据显示: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今日净持仓7979手,处于净多头状态,较前一交易日的16603手有所减少。前20席多头减持7013手,前20席空头增持5584手。值得注意的是,位列前五多空共减仓2731手,其中多头减仓1843手,空头减仓888手。
光大期货:供给高企、终端需求不振,弱现实逻辑主导盘面,料短期铁矿维持偏弱运行
供给方面,上周外矿供给再度上行,澳洲和巴西铁矿发运量共增加466万吨,约占发运总量的18%,海外供给维持强势,国内进口增速较高。港口库存同比上行,累库趋势延续,供给端施压明显。需求方面,铁水产量延续跌势,螺纹钢长流程利润再度紧缩,钢厂徘徊于盈亏平衡点附近,利润不佳负传导至原材料端压制铁矿石价格走势。地产销售复苏不及预期,钢材多以按需采购为主,地产支撑力度羸弱。 此外,两会再提房住不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指出对于严重资不抵债、失去经营能力的房企,要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该破产破产、该重组重组,市场多头难寻信心支点。综合来看,供给高企、终端需求不振,弱现实逻辑主导盘面,料短期铁矿维持偏弱运行,关注金三银四旺季成材需求恢复情况。
从基本面看,节后铁矿石维持供强需弱格局。虽然一季度属于外矿发运淡季阶段,但同比上看,发运和到港量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而需求端对应的日均铁水产量(222万吨)远低于去年同期(236万吨),铁矿石供需格局相对宽松。当下,成材处于需求验证阶段,黑色系多空双方博弈的关键点仍在旺季终端需求力度上。成材需求疲弱最终将传导至原料端,近期钢厂迫于亏损压力,挺价消息频出,云南钢协呼吁省内钢厂协同减产;从产业链角度看,钢厂利润无法靠终端需求回升来修复的情况下,只能靠原料端继续让利,因此,对于铁矿石短期我们仍是震荡偏弱的思路对待,空单可适量继续持有。需要注意的是,成材旺季阶段,需求回升的态势不变,高炉复产进度虽不及预期,但终会复产,还需密切关注成材需求释放以及钢厂补库力度。
国贸期货:基本面偏空,建议是中性看待盘面,持观望态度
近期铁矿基本面仍然呈现出供强需弱,供给端,非主流矿山的发运继续维持高位,整体供给量高于去年同期。需求端,节后钢材需求弱于预期,不论是周度数据还是高频成交数据,都没有给到很好的表现,即便到3月初,整个需求表现还是一般,铁水产量继续超预期下降,但库存仍然继续累高,目前来看基本面是偏空,盘面也确实走弱。不过需要关注的是RB2405超季节性的持仓,临近换月期间如此高的持仓量容易引发较大行情,多空双方各执一词,因此目前建议是中性看待盘面,持观望态度。套利的话,整个盘面波动加剧,5-9价差走缩,主要是大家认为短期内难以见到铁矿去库,05合约相对过剩,所以出现5-9走缩的情况,短期来看,走扩压力较大。
根林大华期货:需求改善预期迟迟未兑现,价格呈现震荡偏弱格局
四大矿山发货节奏控制相对较好,供应暂时压力可控,但是港口库存快速增加,库存压力逐步凸显。目前钢铁企业对于铁矿石需求韧性较强,但是改善预期迟迟未兑现,价格呈现震荡偏弱格局。中期等待钢铁行业利润改善后,铁水产量回升,对矿石价格形成向上驱动。
新湖期货:“旺季”铁水产量不增反降,铁矿石基本面恶化导致价格大幅下跌
春节后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成材价格下跌导致钢厂实际利润亏损加剧。3月7日,云南钢厂发布文件表示计划联合减产50万吨,随后山东、湖南、安徽等多地钢厂陆续跟进检修计划。“旺季”铁水产量不增反降,叠加港口库存已达去年同期峰值且有继续累库预期,铁矿石基本面恶化导致价格大幅下跌。后续来看,钢厂利润持续亏损,减产规模或将进一步扩大,若下游钢材需求仍无起色,成本支撑坍塌将使得“负反馈”逻辑将更加顺畅,因此,短期仍然不建议入场抄底。
1. 国外生产及出口销售;
2. 澳洲巴西19港铁矿发运总量;
3. 日均铁水产量情况;
4. 中国47港铁矿石到港总量;
5. 房地产供销比情况;
6. 废钢成交情况;
7. 国内外宏观经济的影响;
8. 下游成交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