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盘收盘,国内期货主力合约跌多涨少。橡胶跌超4%,20号胶(NR)跌超3%,碳酸锂跌超2%,沪银、沪镍、豆二、豆粕、菜粕、红枣、工业硅跌超1.5%。涨幅方面,焦煤涨超2%,铁矿石涨超1%。
截至3月22日15:15,国内期货主力合约资金流入方面,沪深300 2404流入16.47亿,上证50 2404流入9.45亿,中证1000 2404流入9.36亿;资金流出方面,沪银2406流出13.5亿,沪铜2405流出11.15亿,沪金2406流出6.52亿。
截至3月22日15:00,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成交方面 ,螺纹主力成交180.88万手,豆粕主力成交149.84万手, 玻璃主力成交107万手 ;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持仓量方面,螺纹钢主力持仓173.99万手,豆粕主力持仓137.92万手,玉米主力持仓90.44万手。
文华商品指数跌0.53%,国内期货主力合约跌多涨少。
农产品板块跌0.71%,红枣加权跌1.82%。
有色板块跌0.46%,沪镍加权跌1.63%。
化工板块跌1.04%,橡胶加权跌4.21%。
黑链指数涨0.73%,焦煤加权涨2.05%。
橡胶主力合约震荡下行,一度逼近跌停,最低报14310元/吨,随后小幅回升,收跌4.57%,报收14510元/吨。
国投安信期货表示,目前东南亚天然橡胶供应处于低产期,本周国内丁二烯橡胶装置开工率回落。本周国内全钢胎开工率重新回落,半钢胎开工率进一步上升至历史高位。本周青岛地区天然橡胶总库存回升至65.62万吨,保税区库存继续下滑而一般贸易库存回升。综合来看,橡胶供应压力不大,下游需求尚可,成本面支撑走弱,市场情绪走差,策略上观望。
中泰期货认为,目前国内外产区处于淡产季,青岛深色胶持续处于去库状态,国内下游节后开工恢复较快,轮胎厂短期订单充足,下游整体需求表现较好,沪胶基本面同比明显好于去年同期,但经过前期主力连续拉涨,期货短期出现回调,同时过高的现货和原料价格也使得橡胶开割初期增产的预期加大,操作上建议保持谨慎,短期观望为主。
光大期货指出,橡胶原料价格走高,国内产区临近开割,目前橡胶树长势良好,物侯条件存降雨预期,白粉病程度低,下游需求表现尚可,轮胎开工继续维稳,短期多头盈利离场胶价阶段回调,继续关注产区气候变化。
焦煤主力合约领涨期市,日内震荡,午后走高,最终收涨2.37%,报收1665.5元/吨。
金瑞期货指出,焦煤上涨驱动来自:
(1)铁水复产,止降回升。钢联最新数据显示,本周铁水日均产量221.39万吨,环比增加0.57万吨,结束春节后以来持续减产局面。
(2)本周热卷表需创近两年同期新高,强化制造业用钢需求向好预期。
(3)投资加速预期提振钢材需求前景。周四上午国家发改委表示将加快中央预算类投资计划的下达进度,加快审核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
但是,当前焦煤现实供需仍较弱,铁水复产力度不大,焦化厂继续减产,矿山持续垒库。目前焦煤下游需求释放有限,中上游库存高企,供大于求的矛盾将压制价格反弹空间。
兴业期货指出,需求预期改善推动焦煤期价上涨,但原煤生产存在边际增量,政策端对供应节奏的扰动减弱,而下游产业利润并未得到修复,压价情绪渐浓,库存压力集中于矿端,焦煤现货市场依然承压,期价上行驱动或受此削弱,关注终端需求兑现程度及传导效率。
西南期货认为,煤焦现货市场延续弱势但供需矛盾不太明显,近期期货盘面的下跌与反弹受产业链其他品种走势影响较大。此外,仍需注意的是,突发因素对煤焦价格影响权重较高,建议投资者在参与煤焦期货时注意仓位管理。从技术面来看,焦煤焦炭期货主力合约短期内或延续反弹格局。
玻璃主力合约早盘开盘走高,随后震荡有所回落,午盘尾盘加速下跌,日内转跌,最终收跌1.16%,报收1531元/吨。
银河期货表示,现货方面,近期各地陆续下调价格,沙河部分厂家开启保价政策,带动华北产销显著提升,华中库存压力较大,报价松动,厂家以去库思路为主。供应端,玻璃产量行至历史高位,预计利润可观情况下,供应端高产量仍将维持。而终端需求仍表现较弱,回款不佳,预期悲观下采购情绪仍较为谨慎,厂库仍有继续累库预期。当前盘面跌至以天然气为原料制玻璃的成本下方,产销若能维持好转,价格继续向下空间有限。当前未见明显利好驱动,预计期价震荡运行为主。
华泰期货认为,本周玻璃库存再度累库,供应量持续走高,产销在部分地区保价后又开始持续走弱,销售价格小幅下调。后续关注玻璃产销、成本端价格变动数据,谨慎对待当前价格,预计短期价格震荡偏弱。
弘业期货指出,当前浮法玻璃供应高位,库存持续累库,真实需求欠佳,此外原料端纯碱大幅下跌后带动成本下移。要想看到转势只有两个路径,要么需求有明显恢复,产销持续走强;要么供应端给出明显损失,以目前的供给水平预计很难看到。由此判断短期盘面或维持弱震荡,等待需求数据翻牌。若需求持续低迷,供给持续走高,或将迎来新一轮的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