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盘收盘,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不一,集运欧线涨超5%,硅铁涨超3%,纯碱、氧化铝、棕榈油、铁矿、鸡蛋涨超2%,生猪涨近2%。跌幅方面,沪铅跌超3%,沪铜、国际铜跌近2%。
截至8月2日15:15,国内期货主力合约资金流入方面,棕榈油2409流入9.85亿,沪金2410流入4.51亿,沪深300 2408流入4.15亿;资金流出方面,纯碱2409流出3.72亿,中证1000 2408流出3.2亿,焦煤2409流出2.89亿。
截至8月2日15:15,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成交方面 ,沪银主力成交149.49万手,螺纹主力成交143.44万手,纯碱主力成交142.59万手;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持仓量方面,螺纹钢主力持仓217.69万手,热卷主力持仓117.77万手,豆粕主力持仓117.14万手。
文华商品指数涨0.14%,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不一 。
石油板块跌0.42%,SC原油加权跌0.92%。
钢铁板块涨1.13%,铁矿2.32加权涨1.95%。
有色板块跌0.74%,沪铅加权跌3.61%。
油脂板块涨0.74%,棕榈油加权涨1.89%。
沪铅主力合约收跌3.69%,报18165元/吨。
国泰君安期货分析指出,前期沪铅持续偏强于伦铅,大幅修复进口亏损,随后打开进口窗口,铅锭恢复净进口格局,市场上进口货源流通量增加,铅价承压回调。下跌行情中,废电池抛售现象明显,再生铅原料库存增加驱动再生供应回升,螺旋向下挤压价格。此前安徽、江西等多地再生铅冶炼厂受益于地方性退税政策而具备低成本优势,2024年第783号令《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于8月1日起正式实施,长期抬升企业生产成本,短期内存在部分再生铅炼厂选择暂停采购原料、减停产短期观望,供应所受的阶段性影响预计将率先于成本路径体现在价格中。
光大期货分析指出,产业层面来看,5-6月期间,铅价持续走高,两个月内铅价涨幅超过13%,近期再生铅企业计划复产,叠加进口利润窗口打开后,进口铅陆续到港,国内供应紧张局面有所缓和,铅锭库存小幅增加。下游电动自行车与汽车蓄电池市场更换需求暂无较大改善,铅蓄电池企业基本维持以销定产模式。基本面边际宽松转向令短期铅价承压。 宏观层面来看,美国7月ISM制造业指数46.8,预期48.8,6月前值为48.5,数据严重低于市场预期,新订单和产出下滑,就业人口创下四年来的最大降幅;美国7月27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24.9万人,超过预期的23.6万人,高于前值的23.5万人,糟糕的经济和就业数据,使得市场重回衰退交易。后续还需关注非农数据对盘面的扰动,若衰退交易进一步升温,铅价或将维持弱势运行。
集运欧线主力合约收涨5.04%,报3653点。
弘业期货分析指出,EC期货近远月合约走势分化的主要原因是两者的交易逻辑不同:近月合约交易围绕现货价格,运价出现松动导致盘面空配情绪加重;远月合约受巴以冲突和美国选情等地缘政治方面因素影响较大。后市来看,主力合约EC2410短期将在2900~3800点区间震荡,关注3200点附近的支撑位以及3800点附近的压力位,不宜过分看空;而远月合约受资金情绪影响较大且地缘不确定因素较多,包括未来中欧贸易面临考验可能会对集运市场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欧美对中国的出口限制或将在中长期利空集运欧线运价。
一德期货分析指出,近月合约走跌主要受近期船司调降8月部分航线即期运价的驱动,远月合约更多受到地缘局势的影响。后续EC盘面交易将继续围绕供需基本面演绎,即期市场下游货量变化将成为关键。现货端方面,在本轮运价飙涨过程中,船司并未将长协舱位放出,即期舱位安排在可控范围内,随着港口拥堵改善以及新船交付运力供应增加,旺季过后即期市场货量减少,船司挺价的效果将随之减弱。
焦煤主力合约收跌1.52%,报1426元/吨。
华泰期货分析指出,钢材价格持续走弱,本周焦炭首轮降价快速落地,焦煤现货价格承压下跌。焦煤供应逐渐宽松,需求方面,铁水产量高位回落,焦炭产量微降,焦煤需求有所回落。库存端矛盾不突出,预计短期内煤焦价格仍将震荡偏弱运行。
光大期货分析指出,供应方面,产地煤矿多正常运行,焦煤供应小幅宽松,降价预期下市场成交有所转弱,部分煤企库存小幅累库。需求端,唐山一些钢企对焦炭提出第二轮提降,钢厂利润亏损加大负反馈上游,焦企也趁势压低焦煤采购价格,负反馈持续进行,预计短期焦煤盘面震荡偏弱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