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买房可享“准户口”待遇广州一区重磅官宣,专家:打响一线城市“购房落户”第一枪
广州市花都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此次通知引发广泛关注,其中提到了买房享“准户口”待遇。中指研究院华南分院研究主管陈雪强认为,此次广州花都区发布购房享“准户口”待遇的政策,率先在一线城市打响了“购房落户”第一枪,同时也体现了因区施策的理念。
2. “恶意降价”成往事,多地取消新房销售限价:房企可根据市场自主确定售价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一个名为“万和光谷”项目房价因降幅近万,引发购房者质疑此举为“恶意降价”。东湖新区管委会表示,商品房价格由开发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进行自主定价,同时与购房人通过合同约定最终成交价格,但不得超过预售方案备案价。企业根据市场状况调整商品房住房价格属于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范畴,并不违背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梳理发现,多地购房者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称,房地产开发企业“恶意降价”要求赔偿,多地政府表态:房企可自主确定售价。(澎湃)
3. 以旧换新,北京新房房源突破万套
北京商品房“以旧换新”首单成交,参与活动新房房源已超万套。“北京商品房‘以旧换新’活动近日迎来首单成交,业主已与开发商完成草签,预计9月中旬进行网签。”北京房地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业主“一买一卖”的速度很快,从看新房到卖出旧房再到完成新房草签,只用了10天左右时间。(北京发布)
4. 广州拟出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单套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两居室、三居室为主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广州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公众意见的公告,征求意见时间为2024年8月6日至2024年8月15日(共10日)。新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单套建筑面积原则上控制在90平方米以下,存量转化房源面积可适当放宽。面向高层次人才等特定群体供应的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单套建筑面积参照有关规定执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户型以实用紧凑型的两居室、三居室成套住房为主。户型面积比例依具体项目区位、价格、需求设定。(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5. 上半年香港2000万港元以上住宅成交创两年半新高:撤辣和开发商促销刺激资金流向豪宅
香港宣布全面撤销楼市辣招后,多项楼市数据创新高。机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香港2000万港元以上住宅买卖整体增长1.3倍,且录得宗数创两年半以来新高。8月5日,中原地产研究部高级联席董事杨明仪指出,2024年上半年,香港价值2000万港元以上的私人住宅(包括一手及二手)买卖合约登记录得1577宗,总金额706.51亿港元,较2023年下半年分别增长1.3倍及53.5%。根据中原地产研究部的监测数据,今年上半年录得宗数创两年半以来新高,并已占2023年全年1982宗登记的近八成。杨明仪提到,政府撤辣及开发商低价促销豪宅新盘,刺激资金流向豪宅市场,带动上半年整体豪宅交投畅旺。(澎湃)
6. 买房可享“准户口”待遇,广州一区重磅官宣,专家:打响一线城市“购房落户”第一枪
广州市花都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此次通知引发广泛关注,其中提到了买房享“准户口”待遇。中指研究院华南分院研究主管陈雪强认为,此次广州花都区发布购房享“准户口”待遇的政策,率先在一线城市打响了“购房落户”第一枪,同时也体现了因区施策的理念。(券商中国)
7. 2024年上半年,全国已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12.8万套(间)
住房城乡建设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各项支持政策,组织召开现场会,加强政策培训,指导督促各地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2024年,全国计划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70.4万套(间)。截至6月底,全国已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12.8万套(间),占年度计划的66.2%,完成投资1183亿元。下一步,住房城乡建设部将继续督促各地落实好具体项目、净地位置和项目资金,推动项目加快开工,确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中国建设报)
8. 旭辉集团承诺宽限期内完成1000万元债券本息偿付,资金积极筹措中
8月7日,旭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其将于8月14日支付“22旭辉集团MTN001”债券的本金1,000万元及相应利息。根据公司202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2024年第一次持有人会议的决议,债券在存续期内的本息兑付日起有2个自然月的宽限期。若公司在宽限期内完成足额偿付,则不视为违约。截至公告日,旭辉集团正在积极筹措资金,但因资金调拨等因素,偿债资金尚未完全到位。公司将另行公告具体的偿付时间。
9. 香港房产市场遇冷:7月份未见新预售楼花项目申请
8月6日,香港房产市场出现新动态。根据美联物业研究中心综合香港地政总署资料,7月份香港未有新申请预售楼花同意书的住宅项目,这是继今年1月后再次出现的情况。若单以私人住宅及扣除被拒绝的安达臣道项目后,今年首7个月新申请预售楼花的单位数量为4440伙,与去年同期的6072伙相比,下降约26.9%。香港房地产市场当前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经济环境、政策调控以及市场供需关系等。近期,香港政府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这可能对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房地产开发商在推进新项目方面表现出更多的谨慎态度,这可能是新申请预售楼花项目数量减少的原因之一。
10. 绿城中国:前七月总合同销售额为1475亿元代建方面销售额为511亿
8月6日,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绿城中国)发布公告,披露截至2024年7月31日止七个月的未经审核营运数据。根据公告,绿城中国7月份单月实现销售套数2826套,销售面积约36万平方米,当月销售额达到106亿元,销售均价约为每平方米29755元。2024年1-7月,绿城中国累计合同销售面积为320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额为964亿元,其中归属于绿城集团的权益金额为679亿元。截至7月31日,绿城中国累计已签认购协议但未转销售合同金额为40亿元,归属于绿城集团的权益金额为25亿元。在代建项目管理项目方面,2024年7月,绿城中国合同销售面积约为73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额为100亿元。1-7月累计合同销售面积为384万平方米,累计合同销售额为511亿元。截至2024年7月31日,绿城中国累计总合同销售面积达到约704万平方米,总合同销售额为1475亿元。
11. 香港置业:7月香港二手住宅注册达3356宗,环比下跌约1.5%
8月6日,香港置业研究部董事王品弟根据香港土地注册处资料指出,7月香港二手住宅注册量为3356宗,较6月的3407宗下降1.5%。尽管连续三个月出现下降,但注册量仍高于今年政策调整前的水平。7月的注册数据主要反映了6月的市场情况。香港房地产市场近期受到经济环境和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尽管二手住宅注册量有所减少,但市场整体表现保持稳定。市场分析显示,未来香港房地产市场的走向将受到全球经济环境和本地政策调整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