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拓集团(RIO.US)和嘉能可公司(GLNCY.US)一直在讨论业务合并,如果成功,这将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矿业交易,并创造一个可以与长期领先的必和必拓集团(BHP)相抗衡的巨头。
据知情人士透露,力拓和嘉能可最近就一项交易进行了初步谈判。目前尚不清楚谈判是否仍在进行中。
力拓是全球第二大矿业公司,截至周四伦敦收盘时市值约为1030亿美元,而嘉能可的市值约为550亿美元。必和必拓的市值约为1260亿美元。
力拓和嘉能可的代表均拒绝置评。在周五早盘交易中,力拓在悉尼的股价一度下跌1.8%,而嘉能可的美国存托凭证一度上涨8.7%。
任何交易都会很复杂,并面临多重潜在障碍。嘉能可的大型煤炭业务将是一个障碍。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这部分业务可能会被剥离,而从哈萨克斯坦到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小型矿商资产可能对力拓没有吸引力。
这些公司在文化和历史上也截然不同。
过去几年中,采矿业因一系列交易活动而备受推动,这主要是由于最大的生产商们渴望在铜领域扩展——一种对全球脱碳努力至关重要的金属。嘉能可和力拓都拥有世界上一些最优质的铜矿。然而,力拓与必和必拓类似,仍然严重依赖铁矿石来推动利润增长,而铁矿石市场似乎正步入一个长期疲软的时期。
嘉能可曾于2014年提议与力拓合并,是该行业内最激进的交易推动者之一。其前首席执行官伊凡·格拉森伯格(Ivan Glasenberg)主导了当时对力拓的尝试,目前仍持有公司近10%的股份。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真有趣,”RBC资本市场分析师本·戴维斯(Ben Davis)说道。“尤其是从那以后,他们选择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在过去的十年里,力拓一直寻求摆脱化石燃料的依赖。它已完全退出煤矿开采,并转而致力于扩大铜和锂的业务。相比之下,嘉能可则增加了更多的煤炭业务,包括从力拓购买矿山。
嘉能可在2023年曾试图收购泰克资源有限公司(Teck Resources),但未成功,转而收购了该公司的煤炭部门。必和必拓去年试图以490亿美元收购英美资源公司(Anglo American Plc),迫使英美资源公司加速进行业务改革作为其防御策略的一部分,但最终空手而归。
在横扫该行业的交易浪潮中,核心是铜。最大的矿商渴望在投资者青睐的大宗商品中扩展规模,但现有矿山正在老化且品位下降,而新的矿山则难以发现且成本高昂。
收购嘉能可将使力拓获得智利Collahuasi矿的股权,这是公司十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一个最富饶的矿藏之一。英美资源公司在同一矿山的股份是去年必和必拓收购提案的主要吸引力,而据彭博社此前报道,力拓在2015年大宗商品低迷期间曾向嘉能可和英美资源公司提出收购其在该矿山股份的报价。
根据彭博情报分析师格兰特·斯珀尔(Grant Sporre)的说法,两家公司的合并将创造出全球第一的铜矿开采公司。
然而,也存在非常明显的障碍。嘉能可是全球最大的煤炭运输商,该公司最近在听取投资者的反馈意见后决定不分拆这一高度盈利的部门。它开采镍和锌——力拓没有涉及的商品,并且在刚果民主共和国拥有铜矿和钴矿——这是一个力拓长期回避的难以运营的地方。
嘉能可还经营着世界上最大的商品交易业务之一——购买、销售和运输大量的金属、煤炭和石油。与力拓合并将引发关于嘉能可煤炭采矿资产的疑问,这是力拓几年前退出的业务。嘉能可是全球最大的动力煤运输商,也是顶级的炼焦煤生产商。
任何合并也可能引起监管机构的反垄断审查。
最显而易见的障碍之一是两家公司之间的文化冲突。嘉能可以其强硬、充满冒险精神的经营方式而闻名,作为一家大宗商品交易商成名后才涉足矿业。该公司于2011年在前任老板格拉森伯格的领导下上市,此后他将职务移交给南非培养的会计师加里·纳格尔(Gary Nagle)。纳格尔在公司内部逐步晋升,以运营煤矿和交易其生产的燃料而闻名。
力拓对并购一直保持警惕。
然而,力拓首席执行官雅各布·斯陶斯霍姆(Jakob Stausholm)对大型交易及股东可能的强烈反应公开持怀疑态度。他上个月刚表示,投资者可能会看到获得更多铜资源的巨型交易的弊端。
力拓还经历了一场彻底的文化变革,因为它试图从摧毁澳大利亚一个古老的土著遗址的事件中走出来,该事件最终导致其首席执行官和董事长双双丢掉了工作。在斯陶斯霍姆的领导下,公司努力重建声誉,并积极应对其矿场中关于欺凌、性骚扰和种族主义的问题。
嘉能可也面临自身的声誉挑战,近年来为解决围绕全球贿赂和腐败的一系列调查支付了超过15亿美元。
两家公司都有大型股东基础。据彭博社的数据显示,在格拉森伯格之后,嘉能可的第二大股东是卡塔尔主权财富基金,而中国铝业公司持有力拓超过14%的股份。
会谈也正值力拓处于高位。与大多数竞争对手相比,公司拥有无与伦比的增长计划,铜、铁矿石和锂项目都将在不久的将来投产。
“鉴于这两家公司之间的战略分歧,目前尚不清楚力拓的动机是什么,”RBC资本市场分析师戴维斯说。“对于嘉能可来说,这可能给他们的大股东提供一条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