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
1. 法兴银行:全球和国内风险上升之下,英国央行立场向鹰派靠拢
法兴银行表示,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以8比1的投票结果维持银行利率在4.50%不变,因此相对于前两次会议,此次会议变得更加鹰派。这种鹰派的投票转变主要是由于全球不确定性上升,国内数据未能澄清供需情况,以及更高的通胀预期对未来薪酬动态构成上行风险。我们认为,即将公布的数据应该会显示出在反通胀方面取得了足够的进展,从而促使货币政策委员会在今年5月、8月和11月再降息三次,每次25个基点,不过我们同意货币政策委员会的观点,即存在一些双向风险。
2. 丹斯克银行:未来一年欧元兑美元可能下跌
丹斯克银行分析师穆罕默德•萨拉夫说,未来一年欧元兑美元可能下跌,因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似乎过头了,而欧洲财政刺激措施的好处在一段时间内不会被感受到。他说,美国经济“仍然具有弹性”,2月份的就业报告显示,劳动力市场仍然健康。由于公共投资的执行滞后,德国和欧盟的财政转变至少在一年内不太可能生效。预计欧元区经济复苏将缓慢,通胀压力似乎得到控制,这就要求欧洲央行进一步降息。该行预计欧元将在12个月后从目前的1.0840跌至1.06。
3. 野村证券:做空日元交叉盘正当时
野村证券全球外汇策略部门的四名成员在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在当前环境下,日元交叉盘下行头寸可能会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交易机会。瑞郎/日元空头头寸“看起来特别有吸引力,尤其是现在它终于提供了正利差,因为瑞士央行的政策利率现在低于日本央行”。此外,野村证券继续建议做空英镑/日元,因为英国看起来很难推出与德国类似的财政方案,这意味着英国不太可能在下周的春季预算中宣布大规模的财政支出。
4. 摩根士丹利:短期风险料有利于欧元区政府债券多头
摩根士丹利研究部策略师洛伦佐·斯塔和玛丽亚·基娅拉·鲁索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欧元区的短期风险和市场定价倾向于做多政府债券。财政风险已被充分消化,因此,如果欧洲央行的最终利率没有被大幅调高,则不太可能因期限溢价上升而出现进一步的抛售。摩根士丹利研究部门青睐收益率曲线的中间部分。
国内
1. 中金公司:消费领域有望逐步迎来趋势性行情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数据显示年初以来消费、大消费指数上涨0.5%、1.4%,在科技成长领域广受关注背景下,其整体表现相对温和,略好于市场整体(沪深300指数同期微跌0.5%)。近期伴随消费领域政策红利及我国经济增长预期边际改善,消费板块关注度有所提升但行情波动仍大。结合目前宏观环境,对消费板块的整体配置可能仍处于偏左侧阶段,中短期(3—6月)或仍呈现为阶段性、结构性机会,建议关注细分景气行业;中期(6—12月)伴随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加码、有效需求回升,消费领域有望逐步迎来趋势性行情。
2. 华泰证券A股策略:整固期聚焦低位+景气韧性方向
华泰证券发布A股策略称,上周,A股市场缩量调整。A股自1月下旬起的反弹中,资金参与程度渐深,整体浮盈可观,AI及机器人等主线方向浮盈较厚,阶段性止盈的出现并非不可预期。出现在上周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科技大厂财报等催化均已落地,而国内数据验证期到来、海外扰动窗口期渐近。“四月决断”中,A股的盈利结构,国内经济、地产等数据,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焦点,指数在这一期间可能迎来一段“整固期”,配置建议是:增加对大盘风格,红利风格的暴露;增配低位+景气有韧性的高性价比方向,如白电、航空、电池、工程机械等;泛科技中期大概率仍是主线,配置存储、端侧AI等品种以保持仓位。
3. 中信证券:年内还有两个关键时点:4月初外部风险落地;年中中美经济和政策周期再次同频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年内还有两个关键时点:一是4月初外部风险落地后带来的交易性机会,二是年中中美经济和政策周期同频后带来的配置性机会。第一个关键时点是4月初外部风险落地。这些外部风险包括了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备忘录调查结果公布以及“对等关税”的加征方式和范围明朗;从风险落地后的进攻方向上看,经过3月大幅调整且后期有催化的科技主题,因其弱宏观关联和强产业催化,预计会成为4~5月最好的方向。第二个关键时点是年中中美经济和政策周期再次同频。预计二季度美国经济走弱叠加关税压力加大,可能会催生2013年以来中国出现的第四轮总量经济刺激,美国也会推动减税以及降息。
4. 中信证券:中药成本端显著改善,一季度动销有望加速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中药材价格进入下行通道,后续工业端成本改善值得期待。2025年1月份起,中药企业渠道库存陆续清理完毕,春节期间电商活动频出,消费者购买力较强,电商平台中药品类销售额普遍实现同比高增速。受益于政策扶持和人口老龄化加速,预期未来整体中药行业需求仍持续向好,行业整合加速,龙头有望强者恒强。
5. 光大证券:有机硅下游需求稳步增长,行业供需格局有望好转
光大证券研报称,随着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快速增长,对应有机硅材料的需求也将迅速提升。同时,考虑到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品迭代对于材料性能要求的提升,其对于高端有机硅材料的需求也将同步增长,进而进一步拓宽有机硅材料在这些新兴领域的市场空间。
6. 广发证券:流动性折价的消除是进一步收敛AH溢价的关键
广发策略团队发布研报对AH溢价进行初步探讨,围绕整体和结构溢价决定因素,该团队发现,2021年至今,AH溢价率与沪深300走势负相关,即AH溢价收敛区间主要发生在上行阶段。2021年之后港股市场相对波动放大,猜测之一,可能与相对流动性折价扭转有关。股息率水平越高的公司,两地价差越收敛。因为持续稳定的高股息更具买入和持有价值,从而部分抵消了流动性折价。未来要进一步收敛AH溢价最直接的因素仍在于流动性折价的消除。
7. 海通证券:消费贷新政落地,收单行业有望受益消费复苏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近日下发《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海通证券研报认为,收单机构的收单流水与线下消费总量直接挂钩,收单行业有望充分受益于消费政策带来的线下消费复苏。消费贷新政落地,有望刺激个人消费增长,带动线下消费场景修复,使第三方支付收单流水加速上修,且有望带动部分收单公司信贷业务规模增长,直接增厚业绩。
8. 中信证券:关注4月初外部风险落地、年中中美经济和政策周期同频两个关键时点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年内还有两个关键时点:一是4月初外部风险落地后带来的交易性机会,二是年中中美经济和政策周期同频后带来的配置性机会。第一个关键时点是4月初外部风险落地。这些外部风险包括了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备忘录调查结果公布以及“对等关税”的加征方式和范围明朗;从风险落地后的进攻方向上看,经过3月大幅调整且后期有催化的科技主题,因其弱宏观关联和强产业催化,预计会成为4~5月最好的方向;从资金面来看,增量资金或来自前期高切低回补、仓位回补以及部分追逐港股的趋势资金回流。第二个关键时点是年中中美经济和政策周期再次同频。我们预计二季度美国经济走弱叠加关税压力加大,可能会催生2013年以来中国出现的第四轮总量经济刺激,美国也会推动减税以及降息;在此之后,预计中美经济和政策周期将迎来2021年后的首次同步共振上行,这有利于打开内需叙事的向上空间,解除中国核心资产的估值压制,并且随着更多传统核心资产走出业绩拐点,市场将迎来2021年以来最重要的一次风格切换。
9. 中信证券:物理AI推动军事仿真智能化加速,建议关注物理AI及军工仿真等相关标的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物理AI能够理解物理规则、生成海量训练集,是继生成式AI、AI Agent之后的下一代AI,有望落地智能驾驶、机器人、军工等严肃场景。英伟达通过Omniverse构建虚拟环境+Cosmos合成训练数据,构筑端到端的物理AI实践。从我国军工领域来看,“十四五”收官,景气度修复,军工AI有望迎来结构性反转。物理AI推动军事仿真智能化加速,索辰引领国内物理AI新模式。建议关注物理AI及军工仿真、军工应用端产品的相关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