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
1. 德银:对美联储缩减货币互换额度的担忧或使美元地位受威胁
德意志银行外汇研究主管萨拉韦洛斯表示,消息人士本周称,欧洲央行和监管官员已就特朗普政府可能推动美联储在市场压力时期退出全球投融资市场的可能性进行了非正式讨论。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特朗普政府希望美联储缩减在过去危机中提供的货币互换额度。但就在美国开始“疏远”欧洲盟友之际,欧洲的这些讨论引发了关注。即使美联储不采取行动,对互换额度可靠性的任何担忧都可能对美元的地位造成损害。如果这种担忧在美国的西方盟友中普遍存在,它可能会创造出自二战后全球金融架构建立以来全球去美元化最重大的推动力。
2. 德银:美元有望在月底受益,尤其是兑挪威克朗
德意志银行称,美元有望在月底前受益,尤其是兑挪威克朗。德意志银行认为,在月底交易日前,美元/挪威克朗的任何疲软都将消退,因为仓位流动可能导致该货币对的大幅波动。他们指出,挪威OBX指数的强劲表现,以及月末交易日本身非常强烈的季节性因素,是美元兑挪威克朗出现买盘的两个关键因素。除此之外,德意志银行还表示,其10年季节性因素表明,美元兑澳元和纽元的需求在月末交易日也是如此。
3. 瑞银:不断升级的关税威胁不太可能使美国陷入衰退
瑞银全球财富管理公司的马克・哈费勒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不断升级的关税威胁不太可能使美国陷入衰退。这番评论是在特朗普总统表示其政府将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之后发表的。这位财富管理公司的首席投资官称:“在我们的基本设想中,一系列广泛的选择性关税措施以及相应的反制措施,可能会导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相较于去年有所放缓,但这些措施应该不会阻碍美国经济在今年实现约2%的增长——这是其历史趋势增长率。”不过,他也指出,关税进一步升级的威胁仍是投资者的主要担忧。
4. 高盛:预计全球通货膨胀将持续回落
高盛集团亚太区(除日本外)总裁施南德3月27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在不稳定世界中寻找货币与金融稳定”分论坛上表示,预计全球通货膨胀将持续回落,发达经济体较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更快速地回到通胀目标水平。而亚太地区,通胀整体接近或低于央行目标水平或历史区间。施南德表示,需要采取降低利率水平,增强审慎管理的政策组合,以稳定债务水平、支持经济增长、避免在利率下行阶段债务增长过快。近十年,政策制定者更为关注金融领域新的风险因素。流动性从公开市场到私募市场的转变、非银行金融机构重要性的提升,是各国监管机构密切关注的趋势。此外,气候变化、数字资产、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也为金融市场监管提出了新的课题方向。(中证金牛座)
5. 法兴银行:加元很大程度上消化了关税不确定性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进口到美国的全球汽车征收25%的关税后,加元仅小幅下跌。法国兴业银行的基特・朱克斯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这表明加元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消化了围绕关税的担忧和不确定性。特朗普的最新声明浇灭了人们对于关税威胁可能缓解的希望。朱克斯称:“值得注意的是,最新的关税举措对加元的影响微乎其微,这继续给人一种加元已经消化了大量关税相关消息的印象。”
6. 法兴银行:美国经济与德国财政不确定性笼罩,美元波动受限
法国兴业银行外汇策略师基特・朱克斯在一份报告中表示,美国经济前景和德国财政支出方面的不确定性,正阻碍美元出现任何重大波动。他称,目前尚不清楚德国是否会将其新的财政空间全部投入使用,以及美国消费者是否会受到特朗普政策的不利影响。由于无法对这两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给出近乎100%确定的答案,我们目前处于观望状态。如果有证据表明,美国的贸易伙伴因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所受的伤害比美国自身更大,那么美元可能会升值。目前,市场参与者似乎处于“观望模式”。
7. 荷兰国际:英国年内税收或上调,降息预期需随之调整
荷兰国际集团分析师克里斯・特纳在一份报告中称,英镑在周三英国预算案公布后大体上未受冲击,随后出现上涨。这份预算案对英镑影响甚微。特纳表示,英国预算案并未给英镑带来沉重打击,但财政支出计划也未必就是一个绝对的利好因素。荷兰国际集团认为今年晚些时候英国有可能会提高税收,这意味着市场对于英国央行今年降息的预期可能还不够充分。
8. 荷兰国际:日本通胀数据走强,为日央行5月加息提供支撑
荷兰国际集团表示,东京的通胀数据强于预期,加强了日本央行最早将于5月加息的理由。有迹象表明,商品和服务领域的价格压力都在扩大。日本3月东京CPI年率录得2.9%,高于2月份修正后的2.8%,也高于市场预期的2.7%。核心通胀率也上升至2.4%,超过了2.2%的普遍预期。荷兰国际集团分析师指出,尽管当月生鲜食品和水电费价格略有下降,但更广泛的通胀压力依然存在。“这一趋势强化了我们长期以来的观点,即日本央行将在5月加息,”荷兰国际集团在数据发布后的一份报告中表示。
9. 道明证券:预计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将使澳元重回0.62的区间低点
道明证券表示,澳洲联储的4月声明不太可能影响澳元的市场走势,因为该行基调预计不会发生变化。策略师Prashant Newnaha和Alex Loo在一份报告中说,澳洲联储不太可能改变其“鹰派”立场,也不太可能最早在5月就发出降息的信号。他们认为,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是更能影响市场的事件,预计将对亚洲地区造成严重影响,因为美国对亚洲的贸易逆差占美国贸易逆差的25%。他们指出,澳大利亚与亚洲的紧密贸易关系使其脆弱,并预计澳元兑美元走势将受不利影响,到第二季度末或将重新回到0.62的区间低点。
国内
1. 中金:基准情形下,美国有效关税率将从2.4%上升13.9个百分点
中金研报称,特朗普宣布汽车关税,并预计将在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Reciprocal Tariff)。特朗普将此称为“解放日”。我们认为,对等关税有三方面值得关注,一是征税国家范围,二是税率,三是有无豁免。我们的基准情形是,特朗普将聚焦美国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地,税率包含一部分增值税,墨加两国或能得到一些豁免。基准情形下,我们预测美国有效关税率将从2.4%上升13.9个百分点,至16.3%。温和情形下,有效关税率将上升至13.3%;极端情形下,将上升至20.2%。关税将推高美国通胀,降低增长。若美元升值,对通胀和增长的影响将减小,反之,将加剧影响。
2. 中信证券:大类资产配置仍将以资本中介业务为主要配置方向
中信证券举办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谈及2025年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中信证券管理层表示,近期也看到了中国资产在全球大类资产中表现十分亮眼,资本市场交易活跃度明显提升,国际资金流动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迹象。在此背景下,中信证券将努力抓住市场机会,加大客户市场开发和业务投入。大类资产配置仍将以客户市场需求为主,以固定收益、股权、衍生品、融资类等资本中介业务为主要的配置方向,继续做好跨境客户投融资交易服务和相关的衍生服务,助力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3. 中信证券:2025年布伦特原油价格有望小幅上涨至70~75美元/桶波动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综合来看,考虑到近期美国对伊朗、委内瑞拉制裁及地缘扰动等多重因素影响,2025年布伦特原油价格有望小幅上涨至70~75美元/桶波动。
4. 中信建投:持续看好创新药行业
中信建投研报称,在政策上,集采与医保谈判常态化,商保带来潜在增量,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有望进一步增加。在技术上,全球ADC药物2023年销售额达104亿美元,中国相关公司加速ADC布局与推进,逐渐迎来收获期;GLP-1减重赛道发展成熟,竞争从单一减重升级到多重获益,新靶点存在潜在出海机会;IO多抗赛道AK112率先实现突破,TCE技术从血液瘤走向实体瘤和自免。我国创新药全球竞争力持续增强,NewCo模式成为创新药出海新选择。国家政策鼓励创新药发展,新技术推动行业快速发展,出海迎来新机会,持续看好创新药行业。
5. 中信建投:机器人是本轮科技变革、AI变革的交汇点,回调依然是买入机会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当前机器人存在技术、量产、应用等多方面迭代进程,产业趋势未变,机器人依然是本轮科技变革、AI变革的交汇点,回调依然是买入机会。现在已经看到机器人的应用环节正在爆发,从产业边际角度看将是今年增量最大的方向。关注三类公司:1)头部本体厂商,技术领先和规模降本,将出现显著的马太效应;2)零部件层面具备持续降本的公司(尤其是灵巧手、电子皮肤、轻量化、电控、大模型)。技术能够带来机器人性能突破的公司,比如视触觉电子皮肤等;3)本体百花齐放下,本身就具备应用场景的环节。类比AI,入口会具备持续价值,比如工厂、矿山等。
6. 海通证券:AI在各领域的落地有望持续加速
海通证券研报称,新版DeepSeek-V3的发布,代表DeepSeek目前仍在稳定的更新迭代当中,这说明目前AI的发展远远没有到停滞的阶段。伴随各大科技公司对AI技术的持续投入,AI模型也有望持续发展,从而带来更强的能力和更好的落地性。DeepSeek API的错峰优惠政策进一步助推了AI的落地,使得用户能够以更加便宜、更加有性价比的价格,使用到最先进的大模型之一。未来AI在各领域的落地有望持续加速。
7. 中信证券:2025年布伦特原油价格有望小幅上涨至70~75美元/桶波动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综合来看,考虑到近期美国对伊朗、委内瑞拉制裁及地缘扰动等多重因素影响,2025年布伦特原油价格有望小幅上涨至70~75美元/桶波动。
8. 天风证券:AI应用商业化2025年将快速落地,软件公司有望释放业绩
天风证券研报指出,AI应用商业化2025年将快速落地,成本结构有望向研发支出倾斜,软件公司有望释放业绩。建议关注:企业级AI软件;内容创作工具;营销与客户服务平台;AI有望赋能教育、金融和医疗等垂直场景实现客户规模增长、付费渗透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