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FOMC票委、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周二发出警告:“若消费者因不确定性停止支出,或企业暂停投资,经济将陷入混乱”。这位美联储官员指出,理论上关税对物价的影响应是暂时性的,但考虑到报复性关税及中间品征税等因素,实际影响可能更为持久。
古尔斯比强调,尽管调查显示企业和消费者信心“几乎跌至谷底”,但实体数据仍表明美国经济增长稳健。他维持此前判断,预计未来12-18个月内将会降息。
美联储在3月会议上连续第二次维持利率不变,鲍威尔在会后记者会上称关税的通胀影响“可能是暂时的”,暗示政策制定者可暂时忽略其价格效应。这番“暂时性”表述令许多观察人士惊讶——该词汇曾在2021年被用于误判疫情通胀,最终被证明严重失准。
最新数据显示,3月美国小微企业裁员约9.8万人,环比下降0.82%。2月职位空缺减少、裁员微增,员工离职率接近2010年代中期就业市场低迷时的水平。Indeed Hiring Lab经济学家艾莉森·什里瓦斯塔瓦(Allison Shrivastava)分析称:“市场信号更指向收缩而非扩张”。
与此同时,供应管理协会制造业指数呈现矛盾走势:活动指数下滑,但企业支付价格指数却创下2022年中以来最快增速。“制造业正显现滞胀向整体经济蔓延的初期迹象”,Inflation Insights总裁奥马尔·谢里夫(Omair Sharif)指出。这种“经济放缓+物价上涨”的组合令美联储陷入两难——既难以通过降息刺激经济,又无法通过加息抑制通胀。
亚特兰大联储最新调查显示,约半数受访企业从中国、加拿大或墨西哥进口原材料,这些公司普遍“下调营收预期,同时预计价格和成本上升”。调查主管丹尼尔·韦茨(Daniel Weitz)描述受影响企业正陷入“涨价保利”与“压缩利润”的两难抉择,最终可能被迫取消投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