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
1. 高盛:将2025年年末10年期美债收益率的预期下调至4.00%,此前预测为4.35%
高盛研究团队在一份报告中表示,高盛将其对2025年底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的预测1从此前的1.60%下调至1.50%,以反映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升高。高盛称,出现这种结果的风险上升,可能会影响市场对日本央行持续收紧政策的定价。高盛表示:“股市下行和相对较低的美国经济增速也使风险向日元走强倾斜。”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下跌1个基点,至1.490%。
2. 高盛:日元是对冲美国经济衰退和关税风险的首选货币
高盛集团预计,由于对美国经济增长和贸易关税的不安情绪提振了对最安全资产的需求,日元兑美元汇率今年将攀升至140区间的底部。高盛全球外汇、利率和新兴市场策略主管Kamakshya Trivedi表示,如果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增加,日元将为投资者提供最佳的货币对冲工具。达到140水平意味着比当前水平上涨7%,而且该行的预测比机构对分析师的调查中值145更为乐观。Trivedi表示,“当美国实际利率和美国股市同时下跌时,日元往往表现最佳。”
3. 德银:对报复性关税的担忧加剧了通胀预期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Jim Reid在一份报告中表示,特朗普总统将于当地时间周三宣布征收高额关税,其他国家可能以自己的报复性措施作为回应,这一前景加剧了人们对通胀的担忧。投资者的一大担忧是,美国的关税将遭到报复性举措的回应,随着美国寻求回应,这反过来可能导致进一步的升级。除了作为对冲通胀的传统工具的黄金价格创下历史新高外,美国1年期通胀掉期也在周一触及3.25%的两年高点。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周二表示,欧盟有一个“强有力的计划”,“如有必要”对特朗普的关税进行报复。
4. 巴克莱:特朗普政府可能用汇率操纵为由为关税政策正名
巴克莱经济学家在一份报告中说,虽然去年亚洲似乎没有任何国家操纵汇率,但这可能不会阻止美国瞄准亚洲的外汇政策。巴克莱对外汇储备变化的计算表明,2月份美元疲软导致亚洲地区出现美元买盘,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到3月份。美元承受压力的时间越长,亚洲各国央行就越倾向于在贸易压力加剧时进行干预,以防止本币走强。该行补充称:“在我们看来,美国政府有可能利用汇率操纵来为包括关税在内的各种行动辩护。”
5. 德商银行:随着核心通胀降温,欧洲央行可能再次降息
德国商业银行分析师Vincent Stamer表示,随着物价压力降温的迹象越来越多,欧元区降息的可能性似乎越来越大。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的年通胀率从2月份的2.3%降至2.2%,更接近欧洲央行设定的2%的目标,受到密切关注的核心通胀也在降温。这将为欧洲央行决策者提供帮助,使他们在经济增长缓慢的情况下更愿意削减利率。这使得4月份下调关键利率的可能性比暂停降息要大得多。LSEG的数据显示,欧元区货币市场预计欧洲央行将在4月17日降息的可能性超过80%。
6. 荷兰国际:关税令欧元区通胀降温蒙上阴影
荷兰国际集团经济学家Bert Colijn表示,由于贸易动荡可能会破坏稳定物价的努力,欧洲政策制定者难以评估通胀前景。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上个月欧元区通胀有所降温,接近欧洲央行2%的目标。这可能会导致本月晚些时候央行会议上再次降息。但由于特朗普的关税即将公布,欧盟可能采取同样的报复措施,欧元区通胀的方向很难预测。美国的关税可能会给欧元区市场带来通缩压力,因为它们会抑制出口,从而抑制增长。然而,欧盟委员会的报复性措施可能会推高欧元区的通胀。
7. 荷兰银行:欧洲央行必须保护经济复苏不受鹰派影响
荷兰银行分析师Christophe Boucher表示,欧洲央行不应让鹰派人士利用刚刚出现的经济反弹。欧元区3月通胀年率再次放缓,达到2.2%,接近欧洲央行2%的目标。贸易关税可能会导致通胀飙升,但这种影响只是暂时的。虽然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市场出现了积极的迹象,但欧洲央行可能需要继续降息,以减轻欧元区经济的政策负担。欧洲央行不应像一些鹰派官员建议的那样,将此视为停止降息周期的理由。Boucher警告称,欧洲央行基调收紧可能会影响信心,最终影响需求。
8. 丰业银行:即使征收关税,美国也很难实现将制造业产能迁回国内的目标
丰业银行分析师John McNally写道,美国关税政策的既定目标之一是将制造业产能迁回国内,但由于美国经济的结构性因素,即使有可能实现,也将是困难而昂贵的。分析显示,要想在美国替代进口制成品,需要将产量提高约36%,具体数字因行业而异,同时不考虑可能限制国内同类替代品供应的专利或知识产权规则问题。这将需要在制造业增加61%的工人,相当于雇佣美国私人劳动力总数的5.7%。乐观地说,假设生产率翻倍,总体招聘需求将接近400万名额外员工,这仍需要数年时间。对于一个表现超出潜力、面临人口下降的经济体来说,这也将给工资和通胀带来巨大的上行压力。
国内
1. 中信证券:白酒业绩增长继续降速,期待动销逐步改善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今年春节及节后白酒实际动销降幅收窄延续环比改善趋势,考虑到2024年四季度开始酒企主动控货减轻渠道负担,部分任务量考核计入今年,以及龙头企业对2025年的底线都将是“正增长即可”,我们预计2025Q1行业增速持续放缓但有望保持正增长。延续对白酒行业的观点,建议在行业底部区间增加优质资产配置。
2. 中信建投:二季度铜、金价格大致分两步走
中信信建投研报称,1月初涨价行情启动以来,铜、金各自攀至历史极高位置,然铜金比却降至历史偏低水平,如何理解?铜、金共同定价两条宏观线索,即关税博弈不确定性以及美国流动性转宽松,这是铜金共涨原因。只不过铜的供给不如去年紧张,而年初黄金背后的避险属性较强,故铜金比不如历史往期水平。二季度铜、金价格大致分两步走。抢出口减弱之后,“囤货”逻辑弱化,铜和金价格短期或有调整压力。随后全球关税浪潮持续演绎,铜和金联动性减弱,关注避险需求扩容对金价尚存支撑。金价偏复杂,关键在于未来避险属性走势,可分两种情景分析。情景一,关税博弈温和收敛。黄金避险需求(尤其北美地区)降温。情景二,关税博弈加剧。黄金避险属性抬升,金价仍有上涨驱动力。
3. 中信证券:聚变领域技术进展,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近期我国可控核聚变项目进展迅速,环流三号挺进燃烧实验,星火一号混合堆项目通过环评。2024年美国、中国、德国等主要国家加速落地可控核聚变研究并逐步推进商业化项目,短期实验堆投资推动相关公司业绩增长,中期看好混合堆商业化进展,长期聚变技术将成为终极能源解决方案,建议围绕核聚变产业链关键材料及装置环节进行布局。
4. 中金公司:AI玩具行业正逐步向“情感服务终端”变革
中金公司研报表示,AI玩具以“人机共情”与“IP生态矩阵”为核心,实现线下场域内的“AI陪伴”,打造“沉浸式陪伴”新范式。当前,国内外已有多家厂商入局,各项科技、消费展会上的AI玩具出现频次逐步提升。在AI+IP赋能下,AI玩具行业正逐步向“情感服务终端”变革。中金公司表示,未来AI玩具市场的发展,关键在于人群渗透与拓展,仍需关注儿童隐私、使用安全等风险。挑战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技术能否进一步升级融合,提升交互流畅度、情感响应精度等;往更远的未来看,赛道是否会被更大容量的全屋智能家居、通用家庭机器人等替代。
5. 中信建投:关注避险需求扩容对金价的支撑
中信建投证券研报表示,1月初涨价行情启动以来,铜、金价格均攀至历史极高位置,但铜金比却降至历史偏低水平。铜、金共同定价有两条宏观线索:关税博弈不确定性以及美国流动性转宽松,这是铜金共涨原因。只不过铜的供给不如去年紧张,而年初黄金背后的避险属性较强,故铜金比不如历史往期水平。二季度,铜、金价格大致分两步走。抢出口减弱之后,“囤货”逻辑弱化,铜、金价格短期或有调整压力。随后全球关税浪潮持续演绎,铜和金联动性减弱,关注避险需求扩容对金价支撑。金价偏复杂,关键在于未来避险属性走势:若关税博弈温和收敛,黄金避险需求(尤其北美地区)降温;若关税博弈加剧,黄金避险属性抬升,金价仍有上涨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