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专栏作家Clyde Russell撰文指出,在当前的全球原油市场上,如果说有一件事几乎可以肯定的话,那就是欧佩克+出口国增加供应的公开原因并不是真正的原因。
自愿减产的八个欧佩克+国家于5月3日举行会议,决定在6月份再次放宽减产限制,此次决定的增产幅度为41.1万桶/日。
根据路透社的计算,6月份的增产将使4月、5月和6月的总增产幅度达到96万桶/日,相当于恢复了总减产规模(220万桶/日)的44%。
欧佩克网站上发表的声明说,鉴于“当前健康的市场基本面,如低库存水平”,决定提高产量。
欧佩克+面临的问题是,几乎没有证据支持市场基本面健康的说法,虽然可见的原油库存略低于五年平均水平,但还远未低到足以引发任何担忧的程度。
欧佩克4月份的月度报告显示,截至2月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达经济体的商业原油库存为27.46亿桶,比上月减少1610万桶,比五年平均水平低7100万桶。
换句话说,经合组织的库存仅比五年平均水平低2.5%,考虑到去年9月至今年1月间原油价格不断上涨,以及特朗普重返美国总统宝座后全球经济放缓的风险不断上升,这似乎是合理的。
既然库存水平并不是原油市场的真正问题,欧佩克+关于“健康”基本面的说法又能说明什么呢?
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地区,也是全球海运原油量约60%的买家。
大宗商品分析公司Kpler的数据显示,亚洲的海运进口量在经历了2月份的疲软之后,在3月和4月分别恢复到了2527万桶/日和2528万桶/日。这一数字高于1月份的2331万桶/日和2月份的2394万桶/日。
然而,在2025年的前四个月,亚洲的海运进口量仍比2024年同期减少了28万桶/日,这很难表明需求是健康的。
另外,3月和4月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进口量的增加,而这反映的是暂时性因素。
未来几个月的原油需求前景也是喜忧参半。虽然5月至7月是夏季建筑和农业活动的传统需求旺季,但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开始抑制石油需求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特朗普的巨额关税已经导致集装箱航运减少,未来几周还可能影响航空货运。海运量减少将导致中国和美国的公路运输量下降,而消费者信心的动摇可能会损害航空和公路旅行。
即使贸易紧张局势有所缓和,在未来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内航运业的放缓也已锁定,因为供应链的恢复或重建需要时间。
那么,欧佩克+提高产量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答案有几种,可能都有一定的道理。
该集团的实际领导者沙特很可能正试图通过迫使其他成员接受更低的价格来鼓励它们提高遵守产量配额的程度。
沙特也可能试图在某种程度上满足特朗普降低油价的要求,这将有助于这位美国领导人实现降低能源成本的竞选承诺,尽管这也将以伤害他承诺提振的美国石油工业为代价。
鉴于美国和巴西等其他主要产油国的生产成本较高,欧佩克+还可能试图利用低价限制这些国家的石油产量。
最终结果是,至少在未来几个月内,很难对油价做出乐观的预测,因为供应不断增加,而需求下降的可能性也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