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三的《彼得·希夫秀》节目中,知名经济学家彼得·希夫(Peter Schiff ) 深入剖析了美联储近期维持利率不变的决定,并拆解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最新新闻发布会中的矛盾言论及其与美国民众经济现实的脱节。他还批评了当前贸易政策的重大失误,警告政治作态可能将美国拖入严重经济衰退。
“果然不出所料(上周),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仍保持在4.25%至4.5%区间。但在我看来,这可能是鲍威尔参与过的最鹰派的新闻发布会之一——只不过从股市反应完全看不出来。股市基本无视了鲍威尔的发言,而债市则如预期般获得了提振。”
彼得指出美联储声明与实际通胀数据的严重背离,并驳斥鲍威尔关于“通胀预期依然稳定”的说法:
“鲍威尔在准备好的发言中称‘通胀预期依然稳固,美联储的任务就是保持这种状态’,这与其说是观点不如说是谎言。我真不知道鲍威尔活在哪个平行世界——就像海湾战争时期那个满嘴胡言的巴格达鲍勃,因为通胀预期早就脱离了2%的锚定目标。密歇根大学最新数据显示,一年期通胀预期已飙破6%,五年期预期也超过4%,我们离2%差远了!”
“巴格达鲍勃” (Baghdad Bob) 是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政权时期的新闻部长穆罕默德·赛义德·萨哈夫(Mohammed Saeed al-Sahhaf) 的绰号。他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因一系列荒诞离奇的战时发言而“闻名”全球,成为“睁眼说瞎话”的代名词。
彼得尖锐指出美联储对经济的乐观描述与潜在风险严重不符。他质问鲍威尔为何敢称现状“非常理想”,而真实经济指标却截然相反:
“鲍威尔凭什么说经济‘非常理想’?凭什么说通胀‘处于良境’?又凭什么断言劳动力市场‘状态绝佳’?在我看来根本糟透了!真正理想的状态应该是通胀上行概率下降,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概率持续攀升……如果连你都承认通胀风险在加剧,这还算哪门子的‘理想状态’? ”
彼得将话题从货币政策转向国际贸易,他认为其他国家早该降低对美国消费者的依赖——毕竟这群人越来越买不起进口商品了:
“最大的战略错误(我几十年来一直在强调)就是把经济马车拴在美国这匹病马上,妄想靠服务美国消费者来支撑经济,却忽视了他们早已破产、根本无力消费的现实。”
彼得最后以特朗普近期提案为例批判贸易保护主义,指出其对美国优势产业的致命反噬。他指出,对外国制造的电影征收100%关税的提议具有弄巧成拙的性质——这一举动威胁到美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电影行业。
“特朗普发文称:我要对在美国境外拍摄的电影征收100%关税。百分之百!但问题是:电影产业(尤其是好莱坞)恰恰是美国少数保持贸易顺差的领域,我们出口的电影远多于进口。这根本不是需要特朗普来‘修正’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