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多晶硅、工业硅主力合约跳空高开,强势上涨,多晶硅现涨超5%,创5月30日以来新高,工业硅涨超2%,收回昨日全部跌幅。
6月初,工业硅价格持续上涨,近日价格波动加剧,昨日明显回落,今日期货迎来价格大幅反弹,引发市场关注。虽然行业基本面整体疲弱,但两大特殊因素正在为市场注入短期情绪支撑。
行业整体形势依然严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葛红林会长警示,当前晶硅全产业链价格深陷成本倒挂泥潭。多晶硅均价连续12个月低于成本线,5月中旬更跌至3.8万元/吨;工业硅均价跌破成本已逾2个月。严峻形势导致全链开工率低迷——上半年多晶硅平均开工率创下38.6%的历史新低,工业硅、硅片开工也跌至41.9%和44.3%。这种“饮鸩止渴”的内卷已引发牺牲质量的恶性循环。对此国投期货指出,“反内卷”主题推动下,市场对供给侧改革政策的期待显著增强,为期货价格提供了底部支撑。
引发此前反弹的直接导火索来自供应端突发收缩。此前新疆某大型厂家意外停产且复产时间未定,造成短期供给收缩。这一扰动在库存高企的背景下尤为显眼——当前多晶硅库存总量仍维持在27万吨高位。尽管SMM报告揭示6月全国产量环比增5.2%,丰水期下四川、新疆地区头部基地产量提升,且7月西南地区仍存增量预期,但突发停产事件暂时打断了供应增长势头,为超跌价格注入反弹契机。
但需警惕反弹的脆弱性。需求端疲软态势未有改观,瑞达期货指出,随着光伏组件排产缩减,终端采购积极性持续低迷。新湖期货补充道,拉晶厂刚需采购、市场交投清淡、硅片与电池环节继续减产,使得库存去化困难,价格下行趋势难言逆转。光大期货也强调库存高压未解,硅价“易跌难涨”态势不改。
行业供需失衡、高库存压力及全链亏损的“弱现实”仍是市场主基调。市场参与者普遍看空中长期走势,如新湖期货维持“空配”建议,瑞达期货也认为可保留“高位做空”策略。市场分析认为,未来市场波动核心仍在于政策调控力度——若供给侧改革政策落地效果显著削弱过剩压力,方可能扭转市场预期;否则,短暂的复产干扰消退后,期价仍将回归基本面主导的下行通道。
基本面方面:工业硅产量72480吨,环比-0.34%;总库存404100吨,环比-0.12%;行业平均成本新疆地区10376.92元/吨,四川地区11325元/吨;综合毛利新疆地区-284.62元/吨,四川地区-750元/吨;较前期行业生产利润持平。短期去库速度放缓,总库存仍在高位,下游采购心态保持谨慎。策略:现货市场整体仍偏弱,关注丰水季西南增产情况。中期则关注光伏出口情况。
基本面看,多晶硅复产预期提振工业硅需求,然而工业硅库存高位一定程度上压制价格上涨空间;技术面看,工业硅回落至40日均线之上,预计近期将处于震荡状态,震荡区间:7000-8500。多晶硅供强需弱,技术面触及40日线,后续关注产业整合动态,短期震荡区间:30000-34000。
供应方面,随着云南进入丰水期,今日多家工业硅厂启动复产,同时新疆大厂继减产传闻后再现复产预期,供应端扰动频现。近期反内卷主题再度引发热议,市场对供给侧调控政策预期升温。需求方面,7月硅料端可能将增产,但硅料整体库存仍呈增长趋势,硅料企业库存压力将增大,硅片厂持续向硅料厂压价。总体而言,前期工业硅上涨后部分套保资金或有入场,多头资金追涨动能回落,短期走势或震荡波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