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明年这个时候,美联储将迎来一位新主席,由特朗普任命,且大概率会获国会“欢呼雀跃的支持者”确认。鉴于特朗普一直施压美联储降息,接下来的剧情可想而知。
最新就业数据远超预期,这有力印证了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及其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11名成员的决策智慧——他们始终拒绝降息,直至确认通胀受控且经济放缓。
但这份智慧换来的只有白宫前所未有的辱骂与威胁。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指责他们“应该感到羞耻”,称鲍威尔“太迟了”,是“蠢货”和“失败者”,并宣称利率应降至“1%”甚至更低。
副总统J.D.万斯(J.D. Vance)指责美联储将短期利率维持在4.25%-4.5%属于“货币渎职”(monetary malpractice)。
当前美国通胀同比增速为2.4%,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且波动明显,而特朗普关税与销售税的通胀影响尚未显现。与此同时,最新数据显示经济仍维持充分就业的状态。债市仍预测未来五年通胀率平均达2.34%,持续高于目标。
特朗普之所以未能强行推行1%的利率,唯一的原因在于鲍威尔。鲍威尔无需向MAGA团队屈服:他已年过七旬,在华尔街等商界摸爬滚打一生,早已财务自由。特朗普能拿他怎样?阻碍其退休生活?命令IRS审计税表?
事实上,驳斥特朗普(和万斯)利率主张的不仅是鲍威尔等12位FOMC官员,更包括整个债市。
若白宫观点正确,长期美债收益率早该暴跌,全球数万亿美元规模的债券投资者会押注长期利率与通胀双双走低——但他们没有。10年期国债收益率当前为4.35%,与2-3月持平,略高于去年11月特朗普当选时。该收益率4-5月曾小幅上涨,6月回落,但暂无明确下行趋势。
特朗普将鲍威尔塑造成“全民公敌”,既满足了基本盘的情绪需求,又暗藏双重算计:一来为未来可能的政策失误找替罪羊(尤其在4月初“解放日”闹剧后),二来为明年MAGA主导的美联储铺路——也就是说,人们正被“煤气灯效应”洗脑,准备迎接椭圆形办公室操控的美联储时代。
特朗普正潜移默化地让投资者为MAGA版美联储做准备。本周共和党国会正推动特朗普所谓的“大而美法案”(OBBBA),而愤世嫉俗者称之为“美国破产法案”。
据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等机构测算,到2034年,该法案可能将美国国债推高至GDP的130%,这是美国历史上从未达到的债务水平,当前约100%,2001年克林顿卸任时仅33%。
债务压力绝非空谈:利息负担正飙升,就像付不起房贷的家庭,美国将不得不削减其他开支。CBO预测,到2035年联邦债务利息将接近翻倍,吞噬近25%的税收收入,远超医保或国防开支。
而摆脱困境的路径寥寥且可行性都较低,包括以下几种:
1、增长神话:特朗普鼓吹“增长”能解决问题,但CBO测算显示OBBBA未来十年仅能使GDP累计增长0.5%(年均0.09%)。
2、直接违约:若美国效仿阿根廷、希腊,全球经济体系将崩溃。美债收益率通常被定义为“无风险利率”,违约将导致收益率飙升、偿债更难。
3、增税偿债:由于“增税减少财政收入”的迷思盛行,因此加税可能性极低。
4、削减开支:社会保障、医保、国防和债务利息占美国联邦支出大头,再加上医疗补助和退伍军人福利,这些支出已经超过税收总额。公众对削减社保医保的抵制远超加税,虽然微调(如高收入者社保封顶、富裕老人医保溢价)是可能的,但政治风险极大且治标不治本。
然而,特朗普政府也并未毫无办法。如今经济学家热议的剩余方案也是终极法案,可称为“MAGA货币政策”:那就是,总统命令新美联储主席将短期利率降至1%以下,同时启动新一轮量化宽松,印钞购买长期国债,拉低长端利率。
这样一来,财政部每年支付的债务利息顷刻之间将下降,同时刻意释放通胀且美联储将对此视而不见,用贬值美元偿还债务,实为“隐性违约”。
这在历史已有先例:二战后数十年,通胀正是美国债务占GDP比例下降的关键,吉米·卡特任内这一占比甚至触底。通胀还能在社会保障方面也有助于联邦政府:社保工资税随通胀上涨,而给老年人的支付需一年后才按生活成本调整。
尽管未来难料,但数学与政治规律表明,MAGA版美联储就位后,“高通胀+人为低利率”是最可能的结局。忽视这一情景的投资者将自担风险。普通美债投资者的资金将被“征用”以弥补政府治理的失败(上世纪70年代高通胀国家的债券被称为“充公券”)。
好消息是,当前通胀保值国债(TIPS)价格低廉,投资者可锁定“通胀+2%”的年化回报。若债务危机引发恐慌,TIPS可能更便宜。无论如何,我们正亲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