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在MarketWatch专栏作家布雷特·亚兰兹(Brett Arends)看来,美国总统特朗普着实是个“操盘高手”。就在他快要失去对杰弗里·爱泼斯坦(Jeffrey Epstein)事件的掌控时,白宫突然传出他准备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谣言。
于是,新闻头条来了,疯狂猜测来了,华尔街的紧张情绪也来了,爱泼斯坦事件被压下去了。在互联网时代,公众舆论的记忆像金鱼一样短暂,注意力像小狗一样易分散——如果这边有个光鲜的“新玩具”吸引他们,那边的“旧玩具”就没人看了。
如今的新闻管理太简单了。专业媒体早已不再扮演“守门人”角色,所以有公关天才之誉的特朗普可以轻而易举地一样操控公众舆论。
亚兰兹表示,特朗普之于互联网时代,就像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之于广播时代、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之于电视时代——他天生懂这个媒介。
爱泼斯坦事件对特朗普来说越来越棘手。过去,他乐于附和有关爱泼斯坦的阴谋论——即许多权贵卷入这位恋童癖的性丑闻,而爱泼斯坦可能在狱中被谋杀以掩盖丑闻。去年,特朗普似乎承诺,若当选就会公布所有“爱泼斯坦文件”,但现在他和政府却说“根本没有这些文件”。
这让他与一些最受关注的支持者(及前支持者)产生分歧,包括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Mike Johnson)、佐治亚州众议员玛乔丽·泰勒·格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和播客主持人乔·罗根(Joe Rogan)。
前政府官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内的一些人还认为,特朗普压制爱泼斯坦文件,是因为他自己也在牵连名单上。
为方便讨论,姑且特朗普没被“爱泼斯坦文件”牵连。但他仍无法证明这一点,毕竟“无风不起浪”。特朗普过去承认认识爱泼斯坦,2002年接受《纽约杂志》兰登·托马斯(Landon Thomas)采访时,他这样评价爱泼斯坦:“我认识杰夫15年了,他是个很棒的人,和他相处很有趣。据说他和我一样喜欢美女,而且很多都比较年轻。毫无疑问,杰弗里很享受社交生活。”
2017年,他任命的首任内阁成员中,就有那位10年前在佛罗里达州担任联邦检察官时,让爱泼斯坦逃脱联邦指控的人。所以,亚兰兹指出,特朗普有足够理由做点什么来压下爱泼斯坦事件。
当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解雇鲍威尔”的新谣言就是为了这个目的。但数月来,特朗普一直在煽风点火“要解雇鲍威尔”。亚兰兹表示,每次相关谣言出现时,有三个关键点值得关注,可能证明特朗普不是认真的。
特朗普早就用鲍威尔的新闻转移视线了。当初,特朗普拙劣的关税声明似乎可能让经济陷入衰退时,他就公开攻击鲍威尔。现在,他在爱泼斯坦事件上遭炮轰,又开始攻击鲍威尔。这难道不是套路?
鲍威尔已表态不会辞职,美联储理事会其他成员很可能支持他。特朗普若想让两党占微弱多数的国会两院支持自己,风险极大;想让法院支持,风险更大。不管怎样,结果肯定会一团糟,还会造成政治损害。
历史上,总统试图通过解雇“刺头官员”巩固权力,结果往往不妙:比如特朗普第一任期解雇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解雇水门事件特别检察官阿奇博尔德·考克斯(Archibald Cox)。
预测市场反应总是有风险,但多数人认为,解雇鲍威尔会让利率上升,而非下降。就算特朗普不懂这一点,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和经济顾问凯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肯定懂。
如果美联储不再独立于直接政治控制,美国国债的风险必然上升。这实在显而易见,几乎是废话。各国设立独立于政治的央行,正是为了降低国债风险,从而以更低成本借贷。
所以,若特朗普解雇鲍威尔,中长期美国国债价格会下跌(利率与价格反向变动),利率会上升。解雇鲍威尔不会降低利率(或许短期联邦基金利率除外),反而会推高利率。结果就是:抵押贷款利率上升,企业借贷成本增加,经济放缓甚至更糟。
因此,亚兰兹的结论是,虽然不能百分百肯定特朗普“说要解雇鲍威尔”只是转移爱泼斯坦事件焦点的新闻噱头,但这是最可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