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植物油市场显著分化,棕榈油强势创新高,主力合约收涨0.87%,刷新阶段高点,领涨油脂板块;豆油稳步上行,主力合约上涨0.50%,期价触及3周高点;菜油弱势震荡,受中澳贸易协议预期冲击,早盘一度跌至逾2周新低,尾盘空头减仓令跌幅收窄至0.14%。
美国混合额度提升: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6月的可再生燃料混合信用额度较5月有所增加。数据显示,6月乙醇(D6)混合信用额度约为12.5亿加仑,高于5月的12.2亿加仑。此外,生物柴油(D4)混合产生的信用额度从上个月的6.02亿加仑增加到6月的6.29亿加仑,显示燃料市场整体活跃度提升,这对农产品副产品需求构成利好。
印尼推进B50计划:印尼能源部高级官员Eniya Listiani Dewi周四在生物柴油研讨会上表示,印尼正在研究如何将生物柴油掺混比例提高至50%,相关研究预计年底完成。"我们正在筹备B50测试工作,年底前将完成全部研究。是否在2026年实施B50尚未确定。"Eniya补充称,政府需核算棕榈油需求量和资金支持方案。
马来西亚出口税上调: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官网公告显示,马来西亚8月毛棕榈油参考价格为每吨3864.12林吉特(约合910.28美元),较7月的3730.48林吉特/吨显著上涨,此举将使出口税从7月的8.5%提升至9%。马来西亚实行阶梯式出口征税制度:当棕榈油价格处于2250至2400林吉特/吨区间时,税率为3%;当价格突破4050林吉特/吨时,将触发最高10%的税率上限。
根据Afrinvest最新报告,全球棕榈油价格预计将大幅上涨,到2025年底可能达到每吨1200美元,较当前900美元的价格上涨33%。价格上涨主要归因于全球两大主产国印尼和马来西亚供应收紧,以及生物燃料政策推动的全球需求增长。地缘政治动荡导致葵花籽油供应减少也加剧了这一趋势。报告指出,原油价格上涨、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缓和,以及东南亚生物燃料强制政策导致的供应削减,共同推动了本轮棕榈油价格上涨。数据显示,受厄尔尼诺现象和俄乌冲突影响,2024年棕榈油价格同比已上涨36%,后者导致葵花籽油出口大幅减少。对此,尼日利亚国内呼吁扩大本土棕榈油生产规模,业内人士警告不应继续依赖亚洲进口。
中金财富期货表示,产地棕榈油可能因出口下降而涨势受阻,国内棕榈油市场追涨动力有所下降,但技术上维持强势震荡状态,仍有蓄势突破的可能。国内大豆压榨量保持高位,豆油库存持续攀升,不支持豆油价格过度上涨。隔夜加拿大油菜籽期货下跌,中澳接近达成油菜籽进口协议引发抛压,国内菜油供给前景改善,菜油期货市场涨势依旧受限。
金源期货表示,宏观方面,美国6月PPI同比创一年新低,商品温和上涨,美元指数震荡收跌;油价偏震荡运行。基本面上,数据显示马棕油7月上半月产量增幅明显,需求环比走弱,或限制上方空间。短期棕榈油或震荡调整运行。
国投期货指出,棕榈油价格表现为调整状态。国内大部分工业品表现为调整态势。欧洲产区和黑海产区仍然要注意高温风险。从长期趋势看,生物柴油的发展容易给植物油托底,长期思路需要对植物油维持逢低多配的思路。短期继续关注政策端和产区天气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