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二表示,2024年全球经常账户失衡急剧扩大,逆转了自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收窄趋势。该机构警告称,关税并非解决之道。
在这份评估30个最大经济体失衡状况的《外部部门报告》中,IMF指出外部盈余或赤字本身未必构成问题,但若过度则可能引发风险。
报告强调,长期国内失衡、持续的财政政策不确定性以及不断升级的贸易紧张局势,可能恶化全球风险情绪并加剧金融压力,最终使债务国与债权国双双受损。
报告特别批评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几乎所有贸易伙伴加征高额进口关税的举措——尽管美国政府声称此举旨在增加财政收入并纠正长期贸易逆差。“贸易冲突的进一步升级将产生重大宏观经济影响”,报告指出,更高的关税将在短期内抑制全球需求,并通过推高进口价格加剧通胀压力。
报告还警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可能引发国际货币体系变革,进而动摇金融稳定。
IMF首席经济学家古兰沙(Pierre-Olivier Gourinchas)指出,过度盈余或赤字源于国内政策扭曲:赤字国实施过于宽松的财政政策,而盈余国因社会保障不足导致预防性储蓄过高。他强调改革必须针对这些国内驱动因素而非依赖关税——美国必须削减巨额财政赤字并控制支出。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数据采集于美国大规模减税和支出法案通过之前。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周一测算,该法案将在未来10年使美国财政赤字增加3.4万亿美元。“美国公共赤字仍处于危险高位,”古兰沙写道。
报告认为,关税上升对全球失衡影响有限,因其会同步降低征税国的投资与储蓄。但关税不确定性可能削弱消费者和企业信心,加剧金融市场波动,并导致美元持续升值。不过报告也指出,美元指数自1月以来已下跌8%,创1973年以来最大半年跌幅。
IMF承认美元仍保持主导地位,但警告地缘经济碎片化可能在未来构成风险,近期美债需求减弱已反映出市场对美国财政轨迹的担忧。随着人民币在国际贸易金融中的使用增加、美国“作为世界银行家和保险商的角色弱化”,以及替代支付系统和私人数字资产的涌现,国际货币体系或迎来深刻变革。
“虽然国际货币体系发生严重混乱的风险仍属中等,但全球失衡的快速大幅扩大可能产生重大负面跨境溢出效应。”
古兰沙写道,“全球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各国可能通过进一步提高贸易壁垒来应对失衡,导致地缘经济碎片化加剧——尽管对全球失衡的影响有限,但对世界经济的伤害将是持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