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菜粕期货市场迎来罕见大涨行情,主力合约2509日内飙升6.00%,而RM2511、RM2601、RM2603合约均触及涨停板,豆粕主力合约亦跟涨超3%。核心导火索是中国商务部对加拿大油菜籽加征临时反倾销税的裁定,叠加USDA 8月供需报告超预期利好,共同点燃市场做多情绪。
8月12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原产于加拿大的进口油菜籽存在倾销,中国国内油菜籽产业受到实质损害,而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根据《反倾销条例》第二十八条和第二十九条的规定,调查机关决定采用保证金形式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初步裁定,自2025年8月14日起,进口经营者在进口被调查产品时,应依据本初裁决定所确定的各公司的保证金比率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提供相应的保证金,对所有加拿大公司征收的保证金比率为75.8%。对此,平安期货农产品首席研究员麦家亮表示,此次裁定是2024年9月反倾销立案的后续,叠加2025年3月我国对加拿大菜籽油、油渣饼等已加征的100%关税,对加拿大油菜籽全链贸易形成限制。这将导致供应缺口扩大,菜籽原料短缺将传导至下游菜油、菜粕的供应,从而推动其价格上涨。
菜粕市场的强势也受到外盘大豆市场的强劲支撑。美国农业部(USDA)8月月度供需报告意外下调2025/26年度美国大豆种植面积250万英亩至8090万英亩。尽管基于7月良好天气将单产预估上调至创纪录的53.6蒲式耳/英亩,但面积的大幅削减最终导致产量预估下调至42.92亿蒲式耳,期末库存更是被调降至2.90亿蒲式耳的三年低位。报告整体呈现显著利多,推动美豆延续涨势。金源期货分析指出,未来两周美国主产区累计降水预计低于均值,中西部更为干旱的天气或对正处于关键生长期的大豆作物产生不利影响,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供应的担忧情绪。美豆的强势通过豆粕传导至国内粕类市场,为菜粕上涨提供了协同效应。
中辉期货分析认为,远月合约走强主要基于三大因素:低进口预期,中国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高额关税将导致后续进口量同比大幅下滑;成本支撑强化,100%的菜粕进口关税直接抬升了成本中枢。减产预期,市场普遍预期USDA可能在后续报告中调减2025/26年度加拿大菜籽产量。然而,近月合约则面临巨大的现实库存压力,自中国去年发起反倾销调查以来,国内进口颗粒菜粕库存持续累积,虽在3月后有所去化,但绝对值仍处历史高位。截至8月1日,港口菜粕库存量高达61万吨,远超去年同期的29.13万吨。同时,截至8月11日,菜粕注册仓单量处于十年来同期最高水平。
银河期货补充道,菜粕期货近月合约前期涨势较强,对利多因素体现得比较充分。在前期中加贸易摩擦影响下,中国进口加拿大菜籽、菜粕数量明显减少,使菜粕供应偏紧。因此,前期菜粕近月合约明显上涨。不过,当前豆粕市场供需宽松,且后续大豆到港量有望持续维持高位,供需宽松的情况将延续。这对菜粕具有明显的压力,按照当前豆粕与菜粕的价差看,虽然菜粕后续供应偏紧张,但需求一般,近月合约回落的压力明显。
平安期货分析师表示,当前菜粕市场处于“高库存、弱现实”与“减产强预期”的博弈节点。短期交易需紧盯USDA报告对美豆的定调;中期需关注四季度缺口预期能否兑现,建议采取“近月反套、远月逢低多配”的组合策略。
国泰君安期货指出,市场担心后续加拿大菜籽的进口将继续减少,而年底之前其他来源的菜籽进口相对有限,四季度国内菜粕和菜油供应将趋紧。另外,油脂油料板块近期整体走势偏强,也对菜系商品构成支撑。在出现新的供应来源之前,预计菜系商品将维持相对偏强的走势,特别是菜粕。由于菜系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供应不确定性仍然较大,所以需要注意中加关系的发展,以及豆粕和其他油脂的走势。
光大期货分析指出,中国对加菜籽反倾销调查初查结果公布,存在反倾销性质,需要征收75.8%保证金。这将限制加菜籽进口。远期供应担忧叠加进口成本走高,均推动蛋白粕期价上涨。策略上,单边多头思路,月间正套参与。
南华期货分析指出,菜粕近月仓单问题缓解使得近月回落,远月由于菜系供应不确定性问题而使得边际去库加速,盘面大幅拉升;商务部公布文件表示,对所有加拿大公司征收的保证金比率75.8%,相当于直接进口成本上升75.8%,即使后续关税确定后前期缴纳保证金会退还部分,但仍旧对于后续菜系整体供应产生较大影响。内盘菜系由于中加反倾销关税影响,短期内存在冲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