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2024年,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在时隔17年后宣布加息,这一举动标志着长期由超宽松货币政策倡导者主导的央行发生了重大转变。然而,如今的植田却已成为政策委员会中“最不鹰派”的成员之一。
本周,这位73岁的行长将出席美联储在杰克逊霍尔举行的年度研讨会,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美国经济的评估以及关于下一次降息的暗示,也将成为日本自身政策讨论的重要参考。
若美联储降息,日元可能对美元走强,这有助于缓解日元疲软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但也可能因升值过快而损害出口企业的利润。
近几个月来,植田逐渐成为九人政策委员会中较为谨慎的一位,他对美国关税冲击经济的担忧,预计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那些呼吁进一步加息的委员们。日本央行最新前景报告中的分析部分凸显了这种谨慎态度,认为关税带来的冲击可能会使加息时机的选择更为复杂。
“日美贸易协议减少了,但并未消除关税的不确定性,”一位熟悉央行思路的消息人士称,另一位消息人士也持相同观点,“现在对日本经济持乐观态度还为时过早。”
与此同时,植田也面临来自内部越来越多的加息呼声,要求他更加关注日本经济中不断上升的通胀压力。
居高不下的食品通胀令部分日本央行委员警告,可能会出现第二轮价格效应,从而需要再次加息。该央行7月会议纪要也显示了这样的担忧。但植田在会后仍强调,考虑到国内需求和工资增速有限,核心通胀依然低于目标,因此加息应当谨慎推进。
“植田行长似乎特别关注美国经济,”前日本央行委员木内登英表示,“如果他更加确信美国经济趋于稳定,日本央行今年可能会考虑加息。”
表面上看,鹰派力量似乎正在占据上风。现任委员中,田村直树、高田创和小枝淳子因近期不断警告食品价格上涨可能引发广泛且持续的通胀,被市场视为鹰派代表。副行长冰见野良三也被认为是鹰派最强硬的一位,他曾警告长期维持负实际利率将是“不正常”的。
相比之下,鸽派的影响力已不如黑田东彦时期。反对1月加息的委员中村丰明已于6月退休,由政策立场中性的增一正之(Kazuyuki Masu)接任。曾支持大规模货币宽松的野口朝日,如今也趋于中立,并在1月投票赞成加息。
这些变化使得植田与副行长内田真一更多站在鸽派阵营,他们的发言仍聚焦日本脆弱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
央行的谨慎反映出其希望等待更多数据,以判断包括日本在内的全球经济能否承受美方关税冲击。同时,央行内部也担心未来几个月出口和企业资本支出可能进一步受损。
日本央行经济学家在7月季度展望中警告,由于关税影响,今年企业利润大概率下降,从而拖累投资。尽管日美贸易协议削减了部分汽车关税,但美国并未明确给出降税的时间表。
多数分析师预计,今年下半年出口可能失去动能,加深对日本经济的拖累。即便是鹰派委员也承认,这样的风险值得在加息上保持谨慎。委员高田在7月3日的演讲中就表示:“我们需要仔细检视美国关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尽管委员会整体偏向鹰派,但由于行长在决策中的核心地位,植田的谨慎立场很可能最终占据上风。在央行的决策流程中,行长及其团队会提出政策和利率方案供委员会表决,而自1998年现行框架建立以来,行长提案从未被否决。
前日本央行官员、曾为鹰派委员须田美矢子服务的安达伸明指出:“我没看到现任委员会里有能够发起挑战的强硬谈判者。鹰派不太可能在行长反对的情况下提出加息。”他补充说:“植田行长在委员会中的领导力依然非常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