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欧佩克+代表本周将齐聚维也纳,就更新成员国产能估算的程序展开初步讨论。
这个由22国组成的联盟计划以产能评估结果为基础,确定新的生产基线,并据此制定2027年的产量目标。
知情人士透露,在定于9月18-19日举行的会议上,代表们希望就评估各成员国最大可持续原油产能的机制达成共识,秘书处则力争在年底前向欧佩克+部长们提交可行方案。
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欧佩克+加上墨西哥的最大可持续产能为4790万桶/日。根据阿格斯(Argus)等第三方机构的平均数据,该联盟8月原油产量环比增加50.9万桶/日,达4240万桶/日。
欧佩克+原本计划在2025年就启用新的生产基准线,但因内部对评估流程(包括睿斯塔德、伍德麦肯兹和IHS三家咨询公司的独立评估)存在分歧,这一计划先后推迟至2026年和2027年。
即便欧佩克+就产能评估新框架达成一致,具体实施仍面临挑战。伊拉克、尼日利亚等成员国已要求上调基线,但这些诉求是否反映实际产能增长尚不明确。安哥拉因2024年获得的产量目标低于预期,已于当年退出欧佩克。
近期,随着八个核心成员国逐步解除大规模减产,欧佩克+的闲置产能成为市场焦点。受上游和中游设施限制,俄罗斯、伊拉克等国未来数月能否恢复至减产前水平存疑。
自4月份以来,欧佩克一直在稳步提高产量,到9月份完全扭转了第一批250万桶/天的减产,相当于全球需求的2.4%左右。10月份的最新产量政策则通过解除第二批减产削减来延续这一趋势,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多。然而,实际产量增长往往达不到目标,因为大多数成员国的生产都接近产能极限。
合规问题使情况更加复杂。哈萨克斯坦、伊拉克和阿联酋等国产量已经超过了配额,这促使沙特主张更严格地遵守规定。欧佩克在声明中强调成员国应完全遵守《合作宣言》,并对2024年1月以来的生产过剩进行补偿,旨在恢复联盟内部的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