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英伟达(NVDA.O)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宣布了一系列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并驳斥了外界关于“AI泡沫”的担忧,称公司最新芯片有望创造高达五千亿美元的营收。
黄仁勋在周二于华盛顿举行的公司发布会上表示,英伟达的旗舰AI加速器“Blackwell”处理器及其更新型号“Rubin”,将推动公司销售额在2026年前迎来前所未有的增长。
此次活动是英伟达首次在美国首都举办GTC大会,重点展示了公司在行业内不断扩展的合作网络。英伟达正与Uber、Palantir、CrowdStrike等企业携手合作,以确保其技术始终处于AI浪潮的核心。同时,公司还发布了一套新的系统,用于将量子计算机与AI芯片连接。
英伟达的合作计划也反映出其日益全球化的雄心。公司计划与德国电信共同在德国投资建设一座价值10亿欧元(约12亿美元)的数据中心,并刚刚与诺基亚达成投资协议。本周,黄仁勋还将访问韩国,预计届时会宣布与三星电子和现代汽车集团的新合作。
“我们已经到达了良性循环的拐点。”黄仁勋在距离白宫仅数个街区的会展中心对数千名与会者表示,“这非常了不起。”他还强调,公司正在为特朗普总统推进美国制造业振兴的经济议程作出贡献。
不过,发布会的重点仍是AI产业正迎来“临界点”。黄仁勋指出,如今AI模型的能力已足够强大,客户愿意为之付费,这也为高昂的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提供了合理性。
这一表态缓解了市场对AI投资泡沫的担忧,推动英伟达股价周二上涨5%,收于创纪录的201.03美元。
“我不认为我们正处在AI泡沫之中。”黄仁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正在使用各种AI模型,也在为这些服务付费,而且付得很开心。”
英伟达预计其最新一代芯片的出货量将达到两千万枚,而上一代“Hopper”芯片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仅售出四百万枚。
此次被称为“AI超级碗”的GTC大会亮点包括:
作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英伟达无疑是AI算力浪潮的最大受益者。然而,它的主要收入仍依赖于少数几家大型数据中心客户,如微软、亚马逊和谷歌。本次为期三天的华盛顿活动旨在吸引更广泛的客户群体。
尽管英伟达在AI加速芯片市场仍占据主导地位,但竞争正日益激烈。AMD(AMD.O)和博通(AVGO.O)正加速进入该领域,而包括ChatGPT开发商OpenAI在内的公司也在寻求自研芯片。本周,手机芯片巨头高通(QCOM.O)也宣布将进军AI加速器市场。
AMD股价今年以来已上涨一倍多,显示投资者普遍看好其成为英伟达的重要竞争对手。相比之下,英伟达股价截至周一仅上涨43%。
此外,外界也担忧AI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正在超过其实际经济效益。对此,黄仁勋与同行们坚称,AI将重塑全球经济,当前的算力投入是值得的。
此次英伟达面向华盛顿观众的演讲更具爱国色彩,频繁强调公司作为美国科技代表的角色,以及其推动制造业回流国内的努力。黄仁勋甚至在结束时引用了特朗普的口号,感谢听众“让美国再次伟大”。
与此同时,他也在欧洲及其他地区签署协议,巩固英伟达作为各国构建“主权AI系统”,即不依赖美国科技巨头的AI基础设施的重要供应商地位。
不过,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是:总部位于加州圣克拉拉的英伟达仍在寻求白宫和国会的帮助,以恢复对中国市场的AI芯片出口。出口限制已让公司损失了数十亿美元的营收。
黄仁勋表示,其对Blackwell和Rubin芯片的营收预测并未包含来自中国的销售。
在正式演讲开始前,黄仁勋在一次即兴亮相中透露,他将在首尔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与特朗普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