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多晶硅期货震荡上行,盘中触及9月9日以来高位,主力合约收涨2.73%,报56410元/吨。
光大期货表示,多晶硅N型复投硅料价格涨至52500元/吨,最低交割品硅料价格在52500元/吨,现货贴水收至490元/吨。西南减产在即,硅厂持货挺价,硅煤及电价成本上行,工业硅运行重心向上拾升。因行业协会配额安排,11月后硅片减产基本确定,周内硅片排产大幅提升,当前的高产出更倾向于企业配额前集中抢产阶段,并不能确认为需求实际改善信号。10月尾周或成为产业抢产冲刺阶段。近日行业放出产能收储平台已达成17家企业签字结果,叠加当前下游采购首度超过上游产出,支撑多晶硅延续偏强运行。
国信期货认为,供给端,多晶硅周度产量减少,头部企业西南产能逐步减产,西北企业复产情况尚不确定。下游需求方面,硅片价格、电池片价格持稳,企业库存维持在略增,生产利润下滑,开工率持稳;终端组件价格维持在低位,近期部分省市装机量上行,组件企业前期减产计划规模缩减。多晶硅基本面未有太大变化,收储平台成立预期仍然主导盘面走势,多晶硅期货价格或维持偏强震荡。
创元期货指出,多晶硅呈现强预期弱现实季节性转强的格局。受季节性减产预期影响,市场对多晶硅结束累库存在较乐观的预期,叠加近期公布的未来五年发展中对光伏新能源产业链和电力市场的发展计划影响。在此背景下多晶硅价格大幅反弹。但仍需注意近端下游需求较弱,价格承接能力不足导致从价格层面呈现阻力。虽市场对供给端反内卷和近端枯水期排产具有信心,但明年表需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需要注意。
今日碳酸锂高开低走,尾盘跌幅扩大,主力合约收跌3.42%,报80780元/吨。
一德期货分析表示,供应看,澳矿CIF报价上涨至985美元/吨。根据SMM数据,由于辉石开工不断攀爬,碳酸锂月度排产维持高位,碳酸锂周度产量增加,其中云母、盐湖以及辉石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需求方面,正极材料排产三元与磷酸铁锂环比、同比均增,供需格局边际好转。库存方面,周度库存继续去化,明细看,冶炼厂以及下游库存去化,其中下游库存去化明显,贸易商库存增加。利润情况,矿价与盐价联动紧密,当前外采辉石以及云母冶炼均已亏损。近期锂电产业链企业集中公布三季度报,财务指标多有好转,资金情绪高涨,日内盘面继续向上,短期内盘面偏强运行,注意防范资金情绪褪去后的回落风险,后期关注消费增速的可持续性。
东吴期货表示,碳酸锂下游需求进入传统的旺季叠加新能源汽车补贴明年退坡,订单旺盛,碳酸锂价格持续去库,驱动锂价上涨,预计短期仍然偏强。关注产业链政策变化
光大期货认为,供应预计整体仍然环比小幅下降,周度产量环比下降228吨至21080吨,其中锂辉石提锂环比下降270吨至12904吨,锂云母提锂环比下降10吨至2881吨,盐湖提锂环比增加20吨至3247吨,回收提锂环比增加32吨至2048吨。需求端,周度三元材料产量环比增加802吨至18568吨,周度三元材料库存环比增加298吨至18890吨。库存端,周度库存环比减少3007吨至127359吨,其中下游环比减少1987吨至53288吨,中间环节环比增加610吨至42020吨,上游环比减少1630吨至32051吨。宏观情绪回暖,周度库存去库速度仍在加速,市场消息锂矿拍卖价格走强,抬升底部价格,短期仍或偏强运行,但需谨慎看涨,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仍存在项目复产预期。
供需两端预期不佳,今日玻璃期货主力合约震荡走低,最终收跌1.9%,报1083元/吨。
国泰君安期货认为,短期据行业人士反馈,行业会议不及预期,市场对后期玻璃行业供应端收缩预期大大下降,在需求端房地产市场未见大幅好转,市场在供需两端预期不佳,价格偏弱。后期市场需要注意近期玻璃现货成交相对稳定,资讯公司公布库存下降,但近期玻璃价格趋势略偏弱,存在一定程度期现背离。在持仓方面,目前玻璃主力合约持仓规模超过此前5月底主力合约持仓高峰,但是当前主力合约价格较5月底09合约高10%左右。从中长期来看,“反通缩、反内卷”是趋势,玻璃期货远期也以升水表达了这种乐观预期,而减产预期未能兑现则市场会逐步压制期货升水,甚至跌至期货贴水。中期市场或将在这种情况下反反复复震荡。总之,短期玻璃虽偏弱,中期或是震荡市。
东吴期货表示,玻璃库存延续高位且持续增加,供应端维持平稳,需求端近期多地产销好转,但需要关注持续性。虽然有“反内卷”政策预期和“沙河改⽓事件”引发供应端收缩预期扰动,但是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尚未明显扭转,建议逢⾼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