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R橡胶今日午后跳水,重挫3%,收跌10360元/吨,续创上市新低。
东吴期货表示,目前全球天然橡胶供应进入高产期;国内丁二烯橡胶装置开工率明显回落,四川石化开始停车检修,上游丁二烯装置开工率有所回升。国内轮胎开工率继续微幅回升。青岛地区天然橡胶总库存继续下降至43.22万吨,当前中国顺丁橡胶社会库存继续增加至1.48万吨,上游中国丁二烯港口库存大幅回升至3.2万吨。综合来看,需求缓慢回暖,供应压力趋缓,天然橡胶去库,合成橡胶累库。板块内走势恐将分化。
广发期货认为,成本端东北及山东均有装置恢复,预计产量有所提升,同时主力下游顺丁及丁苯橡胶产能利用率预计有所下行需求面难有明显支撑。丁二烯供需预期偏弱供应端中石化顺丁装置集中检修,且11—12月国内顺丁装置检修增多,供应趋紧。震荡需求端近期轮胎开工率已恢复到常规水平,需求端平稳运行。总体来看,成本支撑走弱,但供应趋紧,预计BR跟随天胶波动。
周一纯碱市场偏弱震荡,空头大幅增仓,主力合约跌破1200关口,最终收跌2.51%,报1202元/吨。
创元期货分析表示,供应持续恢复。期货市场在低位波动偏弱运行为主。受到动力煤价格持续上涨影响,盘面从低位小幅上行。现货承压,月差没有走强。整体维持偏弱对待。风险点:关注动力煤价格,近期动力煤价格持续拉涨,煤炭价格走高,关注成本端上移幅度。
光大期货表示,10月纯碱供需存都未发生超预期变化,盘面运行趋势相对温和。11月宏观等外围因素影响减弱,市场交易逻辑或将回归基本面。在供应提升预期、需求弱稳运行情况下,企业库存及出货压力依旧较大,纯碱期、现价格承压运行概率较大。关注新增产能出产品节奏、原料及能源价格走势、下游产能变化、纯碱库存变化。
国信期货认为,供给端,纯碱厂家周度产量75.76万吨,环比增加1.7万吨;氨碱企业平均生产利润-41.7元/吨,联碱企业平均生产利润-165元/吨(双吨)。下游浮法玻璃开工率持稳、光伏玻璃开工率略跌,重碱现货需求一般。截至2025年10月30日,国内纯碱厂家总库存170.20万吨,较上周四下降0.01万吨,跌幅0.01%。其中,轻质纯碱81.56万吨,环比增加4.80万吨;重质纯碱88.64万吨,环比下降4.81万吨。纯碱基本面偏弱,保持逢高做空的策略。
今日菜粕强势上涨,主力合约收涨4.23%,强势突破2400关口,报收2491元/吨。
东吴期货认为,中美达成扩大农产品贸易共识后,美国财政部长表示,中国已同意在本季采购1200万吨美国大豆,并在未来三年每年至少采购2500万吨美国大豆。一方面,国内三季度大豆大量到港,进口大豆库存维持在高位,此前大量采购南美尤其是阿根廷大豆,我国10-11月大豆到港量依旧可观,此次采购美豆弥补了次年一季度大豆供应缺口,国内大豆供应转为宽松,限制豆粕上涨空间;另一方面,美豆需求好转将推升其出口价格,我国进口美豆成本或逐步攀升,为豆粕期价提供成本端支撑。市场整体多空交织,国内豆类市场叙事由贸易博弈转回全球及国内供需,但当前中方发言和纰漏事项缺乏细节,仍给盘面带来不确定性,由于此前市场消化利空因素豆粕期价一度触底,预计近日粕类期价将震荡回升,需关注后续美豆实际采购进度及美政府恢复运作后美豆相关数据。
中信建投期货表示,尽管部分美豆或先行入储,但考虑到储备的不定时拍卖,国内在明年南美新季大豆到港前原料供应整体无忧,将限制粕价上方空间,进一步向上突破需要看到今年12月至明年2月期间南美出现显著减产担忧,并重塑全球大豆供需格局。反之,在缺乏新的供应冲击前,连盘豆粕或在成本驱动框架下演绎,同时受到总量供应的限制,单边空间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