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亚洲的外汇储备已飙升至接近8万亿美元,为从东京到孟买的各国当局在需要加强捍卫本币时,提供了充足的“弹药”。
根据彭博汇编的数据,今年该地区主要央行共增加了逾4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目前11个最大的货币当局所持外储总量接近8万亿美元。这一增长得益于美元今年的走弱,以及金价的上涨。
纽约梅隆银行(BNY)驻香港亚太区宏观策略师庄伟坤(Wee Khoon Chong音译)表示:“尽管部分国家因平抑汇率而动用了储备,但亚太国家整体外储仍然充裕。目前该地区国家的进口覆盖率处于非常充足的水平。”
随着全球股市波动加剧,自9月以来美元反弹,亚洲汇率普遍承压,央行干预再次成为焦点。过去两个月,印度卢比和菲律宾比索均创下历史新低,而韩元则逼近16年来的最弱水平。
今年外储增长的最大贡献者是中国和日本:中国增加了1410亿美元,日本增加了1160亿美元。美元在今年前九个月走弱,使非美元资产的估值上升,从而推高外储规模;与此同时,金价上涨也进一步提升了外储的整体价值。
印度卢比今年已下跌逾3%,原因包括美国对其出口征收50%的关税,以及本地股市资金外流。为阻止卢比跌破9月底创下的1美元兑88.80的历史低点,印度央行近几周在在岸与离岸市场均积极干预。
韩元在过去一个月下跌了3.2%,促使韩国官员表示将与包括国营机构——国民年金公团(National Pension Service)在内的主要市场参与者合作捍卫汇率。与此同时,日本财政大臣片山皋月在日元兑美元跌至10个月低位后,加大了对日元下跌的警告力度。
虽然遏制货币贬值的行动被视为必要,但这可能带来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摩擦风险——特朗普曾将汇率干预视为加征关税的理由之一。
三菱日联银行(MUFG)驻新加坡的高级外汇策略师万迈可(Michael Wan)表示:“一些迹象显示,亚洲央行对于本币疲软的担忧正在上升。外储仍会作为温和的第一道防线,但各国央行也会谨慎考虑美国财政部对‘操纵汇率’的看法,这可能影响未来贸易协议的走向。”
在美国财政部今年6月发布的半年度汇率政策报告中,没有将任何国家列为“汇率操纵国”。被美国列入重点观察名单的贸易伙伴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越南等多个亚洲经济体。
除了不断上升的外汇储备,各国当局还可采用其他工具,例如日本常用的“口头干预”,以及马来西亚鼓励企业汇回海外收益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