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
1. 摩根大通:看好中国股市,将A股评级上调至“超配”
摩根大通策略师指出,中国股市明年实现大幅上涨的概率高于遭遇重挫的风险,因为“多重增量驱动因素正转向积极”。他们指出,明年将迎来多项增量支撑因素,例如人工智能的更广泛应用及刺激消费措施,因此将A股评级上调至“超配”。
2. 盛宝集团:进入年底,股市可能会横盘或小幅上涨
周四亚股因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上涨。盛宝集团首席投资策略师Charu Chanana表示,股市对美联储降息预期重燃做出了积极回应,这有助于冷却近期对人工智能泡沫的担忧。进入年底,市场可能会横盘或小幅上涨,美联储的降息预期和强劲的季节性因素使得12月很难看跌,“圣诞反弹”仍然很有可能。
3. 澳新银行:铜价继续受到避险情绪及供应紧张支撑
澳新银行分析师表示,铜价继续受到风险偏好情绪的支撑,因交易商押注美联储将在12月降息,与此同时,该金属也受益于供应紧张。分析师称,智利铜生产商Codelco正在推动将其2026年度合约的年度溢价(较LME价格)提高至每吨350美元,这远高于今年每吨89美元的价格。
4. 澳洲联邦银行:俄乌若停火,布油或较快跌至每桶60美元
市场预期乌克兰与俄罗斯将实现停火,可能为西方解除对俄罗斯供应的制裁铺平道路。"任何停火协议都将减少因美国制裁俄罗斯石油生产商俄油和卢克石油而带来的供应风险。"澳洲联邦银行(CBA)分析师Vivek Dhar在一份客户报告中说,这些于11月21日生效的制裁已经影响了俄罗斯的石油和成品油出口 。他表示, 乌克兰与俄罗斯达成协议后,布伦特原油油价应该会相对较快地跌至每桶60美元,停火也将使俄罗斯炼油厂的活动恢复正常,因为乌克兰的无人机袭击将会停止。
5. 荷兰银行:预算案公布后,英国央行更有可能在12月降息
荷兰银行的分析师Bill Diviney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英国央行更有可能在12月降息,因为周三公布的英国预算措施应该会降低通胀。他表示,燃油税的冻结和家庭能源账单的下降可能会推低通胀。荷兰银行预计,英国央行将在下个月将利率下调至3.75%,除非11月通胀数据出现意外大幅上升,该数据定于12月18日英国央行决议的前一天公布。
6. 潘森宏观:韩国央行维持利率不变的时间可能比先前预期更长
面对韩元的弱势和首尔房价不断攀升导致金融稳定风险增加,韩国央行将关键利率维持在2.50%不变。潘森宏观高级经济学家Kelvin Lam表示:“我们原本预测韩国央行降息将推迟至1月,但根据该行声明的新讯息,我们认为其维持利率不变的时间可能比先前预期更长。疲弱的韩元以及外汇市场震荡,本就不是降息的良好背景。”
国内
1. 开源证券:红利风格在2026年A股市场的表现有望优于2025年
近期,A股市场进入调整阶段。开源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韦冀星指出,自6月底以来,A股持续上行,当前的回调属于正常波动范畴。从调整的幅度与持续时间来看,仍处于历史上牛市调整的合理区间之内。回顾过往牛市行情,在上涨过程中常伴随风格切换与阶段性调整,而调整后原风格延续的概率略高于风格转换。若本轮调整结束后市场继续延续此前的成长风格,建议重点关注科技板块中潜在的“高低切换”机会,包括军工、传媒(游戏)、AI应用、港股互联网以及电力设备等领域。展望2026年,市场风格或将趋于均衡。一方面,科技主线仍具备中长期配置优势;另一方面,顺周期板块也将显现一定投资机会。同时,红利风格在2026年的表现有望优于2025年,值得关注。(证券时报)
2. 中信建投:对AI带动的算力需求以及应用非常乐观
中信建投证券近日发布研报称,目前世界正处于AI产业革命中,类比工业革命,影响深远,不能简单对比近几年的云计算、新能源等,需要以更长期的视角、更高的视野去观察。中信建投表示,对AI带动的算力需求以及应用非常乐观。其中,AI算力板块涉及先进制程、GPU/ASIC、光模块、PCB、服务器、交换机、光器件、铜连接、IDC及其配套(液冷、电源、电力、综合布线等)等,市值仍有空间。此外,AI大模型及应用也应高度关注。中信建投认为,AI算力大投入的背后需要大模型实现商业变现和闭环,建议要关注核心大模型公司。
3. 银河证券:2026年聚焦军工产业链上游、军贸、两机和装备智能化机会
银河证券研报认为,2026年聚焦军工产业链上游、军贸、两机和装备智能化机会。短期看,2026年作为“十五五”首年,主机端有望开启新一轮备货周期,军工产业链上游或将率先受益,订单端牵引最早于2025年末启动。中期看,军贸需求迎重大拐点,带动装备总需求“量价”齐升,主机和关键分系统厂商显著获益。AI对发电侧的强劲需求有望带动燃机产业链持续强势。长期看,聚焦2027年建军百年重要节点,国防开支有望维持7%左右的较高增速,叠加新一代主战装备迭代加速和新质战斗力需求跃升,行业高景气有望延续。
4. 中泰证券:市场没有大级别风格切换的条件
中泰证券研报称,延续上一期金股报告中的判断,仍然认为市场没有大级别风格切换的条件;经过10月以来的调整,A股科技风格整体拥挤度进一步改善,AI债务驱动担忧的影响下,可以关注科技内部低拥挤度的赛道(恒科、游戏、传媒、计算机)。海外降息和财政扩张的背景下,关注全球定价资源品,主要是黄金和铜。左侧关注受益于海外信用周期重启的外需制造业。
5. 华泰证券:卫星产业链相关标的有望迎来快速成长期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随着我国可回收火箭逐渐成熟,发射运力提升的同时带来发射成本持续下降,有利于卫星公司提升产能进而加速组网进度,缩短卫星的生产和发射入轨周期,因此卫星产业链相关标的有望迎来快速成长期。
6. 中信建投:机器人技术路线持续迭代,看好三类标的配置价值
中信建投研报表示,机器人技术路线仍在持续迭代、产业链新进入者络绎不绝,市场更关注产品性能、客户送样等实质进展,尤其Optimus定型有望推动硬件技术路线边际收敛,深度配套甚至能直接拿到订单的标的将直接受益,当前特斯拉供应链将进入去伪存真的验证期。看好三类标的配置价值,包括特斯拉链高胜率、技术迭代升级方向的增量环节、具备预期差的绩优低估值;其他具备放量能力的国产链。
7. 华泰证券:预计2026年必选消费温和复苏,把握底部布局机会
华泰证券认为,地产周期尤其是地产价格变化仍然是判断2026年消费复苏力度与速度的胜负手,在2026年房价结构性企稳的预期下,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有望带动消费倾向边际改善;同时,可能的供给与需求政策刺激将提振居民消费意愿。必选消费公司国内结构性升级与出海空间仍然广阔,同时近年来龙头分红率不断提升,在低利率环境下具备股息率打底、长期成长性较高、低估值具备弹性的三重优势。当前必选消费行业配置比例及估值分位数处于历史低位,已经步入胜率较高的左侧底部区间,建议积极把握板块布局机会。
8. 中信证券:国内具身智能板块总市值已突破3万亿元
中信证券研报称,随着头部厂商相继获得亿元级订单,2025年已成为具身智能商业化的关键节点。然而在商业化向规模化落地的进程中,阶段性瓶颈与下游工厂的订单审慎态度依然存在。在OEM、供应链及科技巨头的协同推进下,机器替代人力的效率提升、供应链产能布局及多维技术赋能正加速产业升级,驱动商业模式创新与竞争格局重构。国内具身智能板块总市值已突破3万亿元,伴随国产新势力资本化加速,板块规模有望持续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