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改委回应大宗商品上涨:受投资炒作影响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包括流动性宽裕和投资炒作等多因素,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今后一个时期物价将保持在合理区间内,CPI能够保持在全年调控的目标之内。
2、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发言汇总
①抓紧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二是大力调整能源结构,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三是坚持和完善能耗双控制度,狠抓重点领域节能。四是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五是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和市场化机制。六是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七是推动全民节约,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八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进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和环境治理。
②总的看,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向好。一方面,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较强。自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另一方面,储备流通体系安全可靠。我国粮食库存数量充足、质量良好、储备安全,特别是稻谷和小麦两个口粮品种库存能够满足一年以上消费需求,36个大中城市主城区及市场易波动地区的地方成品粮油储备达到15天及以上市场供应量。
③深入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切实履行相关职责,深入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聚焦耕地和种子推进项目建设。二是加强大型灌区建设与改造。三是积极谋划推进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此外,我们还将会同有关部门,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推动相关领域科技突破,进一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网)
3、中国3月份未锻轧铜及铜材出口同比减少23.9%
中国3月份未锻轧铜及铜材出口为71182吨,同比减少23.9%。1—3月份未锻轧铜及铜材出口为214051吨,同比减少3.9%。中国3月份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量为552317吨,同比增25.2%。1—3月份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量为1435971吨,同比增11.7%。(海关总署)
4、中国3月份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量同比减少14.5%
中国3月份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量为443484吨,同比减少14.5%。1—3月份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量为1285526吨,同比增8.3%。(海关总署)
5、USDA参赞:2021/22年度巴西大豆产量预计为1.41亿吨
美国农业部参赞报告显示,2021/22年度巴西农户将把大豆播种面积提高到4000万公顷,高于2020/21年度的3850万公顷。参赞预计2021/22年度巴西大豆产量将达到1.41亿吨,高于本年度的1.34亿吨。参赞指出,根据目前的市场状况以及趋势——包括需求旺盛、价格高企以及汇率良好,大豆播种面积预期增加。所有这些利好因素将持续到2021/22年度。本年度大豆出口量预计达到创纪录的8500万吨,2021/22年度的出口量将增至8700万吨。
6、USDA参赞:2021/22年度巴西玉米产量预计为1.14亿吨
美国农业参赞报告显示,2020/21年度巴西玉米产量预计为1.05亿吨,与早先预测值一致,因为头季玉米产量低于预期,二季玉米播种工作出现大范围的耽搁。2021/22年度,参赞预计巴西玉米产量将达到1.14亿吨。参赞预计2021/22年度巴西小麦播种面积为260万公顷。考虑到趋线单产,2021/22年度巴西小麦产量预计达到705万吨,这将是历史新高。
7、工信部部长肖亚庆: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
肖亚庆今日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要实施制造业强链补链行动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聚焦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工业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关键瓶颈,全面加大科技创新和进口替代力度,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持续增强高铁、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有序推动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的建设部署和创新应用,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
8、机构分析:油价下跌,印度等国新冠病例激增打压需求前景
油价周一下跌,因市场日益担心印度和其他地区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激增,恐将导致采取更强力的抗疫措施,从而打击经济活动以及对原油等商品的需求。Axi首席市场策略师Stephen Innes称,随着印度和日本的新冠病例再度激增,油价上行的努力继续遭获利了结操作挫败。部分日本公司在一份路透调查中写道,日本与其他七国集团成员相比接种推进缓慢,而且公众缺乏危机意识,将引发新一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