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洪观世界
“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
这是我一个朋友对最近商品行情走势的总结。
最近的行情走势实在有太多的没想到。此前基本面一直坚挺的纯碱,最近几个交易日却成了市场上跌势最凶狠的品种之一。跌势之急,调整幅度之深,让很多看多基本面的人措手不及。
1
很多人将这次暴跌归因于煤炭的暴跌,引爆市场的恐慌情绪。当然,这是最直接的诱因,但我认为,并不是根本原因。你看同样作为基本面偏强,也对宏观比较敏感的油脂,虽然也受情绪的影响大幅回调,但幅度远远不能与纯碱相比。而且油脂已经率先企稳了,但纯碱还没看到企稳的迹象。
很多人将暴跌归因于资金控盘,但在基本面偏强的情况下,连续几天都是三四万手空单封死跌停板,空头哪里来的底气?
还有很多人认为,纯碱现货已经普遍报在3600-3800左右,而01盘面最低时跌到了2740的跌停板,期货贴水现货将近1000元,贴水幅度接近30%,这不是妥妥的送钱的机会吗?
但我认为,难道空头看不到这样的机会吗?贴水这个已经是明牌了,为什么空头还敢大单封死一个又一个跌停板?
这里面是不是有一些致命的逻辑被多头忽视了,而空头正是抓住了这个“命门”来发起一轮又一轮的攻击?
这个世界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对手知道你的想法,而你不知道对手的想法。
此前,我对这个问题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昨天夜里,睡到半夜醒来,想着这个事情,忽然灵光一现,再把前因后果一对照,似乎想明白了。
我认为,这个问题的根源是出在纯碱的仓单规则上。
我们先看一看纯碱的仓单规则,其中有两点是关键。
1、纯碱仓单有效期最长为2个月。具体规定为:每年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第12个交易日(不含该日)之前注册的标准仓单,应在当月的第15个交易日(含该日)之前全部注销。
2.仓单注册时纯碱生产日期超过90个自然日的货物不允许入库,保证出库纯碱最长存储时间为5个月,最大程度降低存储质量风险。
也就是说,理论上,盘面价格最远可以对应到5个月前的现货价格。
我们以01合约为例,理论上,8月底9月初生产的纯碱,完全可以注册仓单抛在01上,只是时间点要灵活处理,可以先把货物拉到交割库,等11合约的仓单全部注销之后,再拿这批货注册仓单抛01,时间点正好来得及。
2
那8月底9月初的纯碱现货是什么价格呢?很遗憾地告诉各位,是2500。
也就是说,如果此前期现商以2500的价格购买了现货,后来在盘面3600的时候全部抛盘面,那理论上他们是稳赚了1000个点的基差。
所以,我们一般的人老是喜欢拿现在纯碱厂报的价格作为现货价格来对应盘面,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
我们一定要明白一点,期货盘面交易的通常是现货市场上能够交割的最低价的货物。而对于纯碱01来说,能够交割的货物的最低成本大概在2500附近。
那既然是这样,为什么纯碱能够从8月底的2500涨到此前的3600以上呢?这里面就涉及到了交易逻辑的问题。
近一个多月,市场交易的主逻辑是“能耗双控”对生产端的巨大影响,盘面在资金和乐观预期的推动下,走出了非常极端的上涨行情。
而国庆假期过后,特别是十月底以来,限电因素大幅减弱,纯碱也出现了小幅的累库势头,再加上煤炭成本崩塌,市场又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所以,我在上一篇文章也提到,7月份的时候预期到了纯碱的上涨行情,后来确实是上涨了,这只是我们看到了这个逻辑,而市场正好交易了这个逻辑,仅此而已。这真的不是一句谦虚的话。
当然,这一波的快速下跌,我也不认为我们此前的逻辑就是错的,只是短期内市场交易了另外一个逻辑而已。现货的基本面只是有了一些变化,但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逆势。
现在回过头来看,此前盘面涨到3600之后,期现商其实是有非常非常充足的理由进行套保的。
在确认了盘面的顶部之后,对于期现商来说,最优的操作方法是这样:
趁目前现货市场价格高,大量在市场上抛货,将此前现货的利润兑现。同时,现货市场上的大量抛压,也势必带动期货盘面下跌,期货盘面又能赚一笔。因此,这一波期现同步上涨,如果套保的节点把握得好的话,他们的收益是非常丰厚的,甚至仅此一波操作,今年的目标就能实现了。
因此,我们看到这一波下跌抛压这么大,估计这里面期现商贡献了大量的力量,再加上投机资金的推波助澜,甚至一些量化CTA策略或触碰了止损机制,或触碰了空单入场点,也会加剧行情的走势。
现在做基本面分析真的感觉越来越难了,也越来越吃力不讨好了,一方面是资金的优势地位更加明显,另一方面是量化CTA策略的推波助澜,通常会让行情走得很极端。可以说,更进一步加大了普通投资者获利的难度。
3
说了这么多,说一说未来的趋势预判吧。当然,只是个人的一些浅显看法,仅供参考而已。
我认为,2500附近应该是01合约的铁底了,因为市场上最便宜的货物都要这个成本以上,再往下跌,估计就没有人交仓单了。那期货上没有仓单,不就被多头逼仓了吗?因此,个人认为,在市场极端的情况下,背靠2500做多应该还是相对安全的。当然,不是说市场一定会打到2500,只是分析这个成本逻辑。
而明年的情况,我认为,之前供需的两条主线,一是连云港碱厂停产,供应端这两年没有什么增量,明年的产量甚至要低于今年,这一块的支撑因素应该继续存在。另一个是需求方面,光伏玻璃的增量预期也继续存在。
这两大逻辑都是继续有效的,加上限电的节奏性干扰,明年总体供应还是偏紧的。
当然这里面也有变数,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于浮法玻璃的检修。当前玻璃价格大幅下跌,玻璃生产利润已经从高位的1500元滑落到目前的500元左右,甚至有些生产线的已经接近成本线。
考虑到有15%以上的在产生产线已经服役超过10年,如果利润进一步下滑,叠加冬奥会的影响,不排除有集中冷修的可能性。届时是光伏玻璃产能增量更大,还是浮法玻璃冷修的产能减量更大,将是决定明年纯碱价格的重要因素。
总体来说,我对浮法玻璃大规模冷修还是抱着比较保守的态度,而对光伏玻璃的预期则相对乐观。所以,大方向上还是保持原来的观点,也即对于纯碱中长线继续保持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