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DA 11月月报出炉,数据基本符合预期,数据公布后CBOT大豆、玉米、豆油、豆粕短线有所回落,随后快速拉升收回跌幅,日内窄幅震荡;CBOT小麦震荡下行。
北京时间周四凌晨1:00,美国农业部(USDA)11月供需月报公布,其中美豆单产被上调至50.2蒲/英亩,产量被上调至43.46亿蒲式耳,库存被上调至2.2亿蒲式耳。同时也上调了美国玉米和棉花的单产、产量和期末库存,但小幅下调了美国小麦的期末库存。
全球农产品方面,USDA意外上调全球小麦和玉米库存,大豆库存增幅超预期;南美进入播种期,市场焦点逐渐从美国转移到南美,USDA本次发布的数据显示,下调阿根廷大豆产量,阿根廷玉米以及巴西大豆、玉米产量维持10月预测不变。
周三晚间,巴西农业部下属的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发布的11月预测数据显示,预计2022/23年度巴西大豆产量达到1.535382亿吨,同比增加2798.84万吨,增加22.3%,环比增加118.6万吨,增加0.8%,高于市场预期的1.5223亿蒲式耳。
本次报告将给国内豆系期货带来怎样的影响?
国泰君安期货:USDA数据显示美豆供需格局有所改善,今日连豆粕或反弹空间有限
最新出台的11月USDA供需报告,上调2022/23年度美豆产量、期末库存等关键项目,对新作美豆供需格局有所改善,中性略偏空。隔夜美豆市场对此交易有限,或主要仍寄希望于后期美豆需求仍有改善可能。因11月USDA报告毕竟上调了新作美豆产量、库存等项目,一定程度上改善新作美豆供需格局,预计今日连豆粕或反弹空间有限。
招商期货:美豆依旧处于偏紧格局,国内豆粕跟随国际市场走势
USDA报告调高美豆库存至2.2亿蒲氏耳,略高于10月的2亿蒲氏耳和市场平均预期的2.12亿蒲氏耳。供给端,美豆小幅减产年,步入收割尾声,而远端预期南美大增产,目前播种顺利。需求端,第四季度依赖美豆供应,不过高频数据弱。整体来看,美豆依旧处于偏紧格局。价格维度,阶段性仍处于震荡,中期核心在南美产量。而国内大豆豆粕库存低位,单边跟随国际市场,但强于外盘。
格林大华期货:美国大豆期末库存仍将是七年最低水平
与市场预期基本吻合,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水位降低造成的运输不畅更大程度上推升了美豆库存上升,因此虽然美豆年末库存上调,但美国大豆期末库存仍将是七年最低水平。美棉收割率进度高于五年均值,美棉再度下行的可能性较大。报告公布后美豆走势先抑后扬,美棉承压走低。
申银万国期货:美豆新作供应仍然偏紧,短期国内盘面跟随美豆不易大幅下跌
美豆单产小幅上调,新作仍然紧张。美豆收割接近完毕,周度出口检验量并未因为密西西比河水位问题而大幅减少,对应国内进口大豆到港也将改善。由于新作减产和供应偏紧的格局,短期国内盘面跟随美豆不易大幅下跌,美豆上涨动力更多来自出口,南美新作播种情况也会对盘面施加压力。虽然本次报告偏空,但是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美豆新作供应仍然偏紧,报告后美豆回调并再次反弹。
美尔雅期货:美豆总供给与总需求同时上升,但供给增量多于需求增量
USDA报告显示,美豆总供给与总需求同时上升,但供给增量多于需求增量,期末库存环比增加0.2亿蒲至2.2亿蒲。报告各项数据整体处于市场预估区间或高于预估,CBOT大豆承压。南美方面,USDA报告显示巴西和阿根廷新作大豆产量分别为持平和调降,因巴西国内大豆需求调增及阿根廷出口调增,两国期末库存均调减。总的来说,宏观扰动存在,成本端全球大豆期末库存上调带来压力,但美豆出口短期依然受到限制,国内养殖端利润较好带动豆粕下游成交火爆,当前高基差、低库存格局仍未改变,多空交织短期豆粕将延续震荡行情。
国信期货:11月份供需报告对大豆市场的影响为中性
11月份供需报告对大豆市场的影响为中性。USDA在11月份供需报告中仅略微上调了单产和产量预估,并保持出口预估不变,从而避免这份报告对豆价利空。美豆的上涨更多来自于近两日出口的增加,中国采购有所修复给市场带来提振。美豆偏强带来的成本驱动叠加现货坚挺,让连粕再度燃起看涨情绪,近期市场多空分歧加大,多头认为11月到港压力有过度解读的意味,实际到港可能不及预期,当前连粕市场仍处于强现实的交易中,高位震荡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