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新银行称,中国经济增长恐将严重影响全球大宗商品需求,但印度可以弥补部分缺口。
该银行预测,印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超过中国,到本十年末,这个南亚国家将成为第三大经济体。
该银行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说,这意味着印度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可能会激增,尤其是在能源领域。
澳新银行分析师写道:
“在有利的人口结构、城市化、制造业和出口扩张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下,印度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将快速增长。”
根据澳新银行的数据,到2030年,印度的城市化率预计将从目前的35%上升到40%,这将刺激对工业金属和能源商品的需求,而这些商品往往与基础设施和制造业需求的增长相关联。
据该银行估计,从现在到2030年,印度对石油、煤炭、天然气、铜、铝和钢铁等主要大宗商品的年需求量预计将合计增长5%以上。
最突出的回升?
澳新银行预测,印度对石油和煤炭的需求增长将最为显著,这与该国超过80%的重油依赖进口有关。
分析师表示:
“到2030年,印度将加大力度实现去碳化,但这些努力可能会因该国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而受挫,其中很大一部分需要可能仍需通过化石燃料来满足。”
印度石油规划和分析小组预计,2024年印度的石油产品消费量将比目前的水平增长近5%,达到23380.5万吨。
根据澳新银行的假设情景,即使中国的经济增长没有放缓,到2030年,印度预计将弥补中国煤炭需求上的60%缺口,以及石油需求上的66%缺口。
印度政府越来越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转型和资本支出,这也意味着该国对钢铁的需求将回升。报告称:“金属和大宗商品的需求可能会强劲增长。”
但澳新银行指出,中国对钢铁和铝需求的巨大缺口可能更难填补。中国消耗了全球工业金属和钢铁产量的50%以上。
虽然中国在大宗商品市场上仍将保持巨头地位,但澳新银行认为印度仍然可以成为“重要的影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