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深圳二手房历史成交价现“一日游”
时隔2年多,深圳終于有中介平台恢复展示二手房成交价,但很快又“下线”了。9月13日,记者发现,贝壳找房平台开始显示〝近半年成交均价”,多个楼盘可查到成交均价,但截至发稿,该功能又“消失〞了。(中证金牛座)
2. 深圳限购政策开“口子”,社保年限购房资格有放松
深圳也悄然放松部分限购细则,局部放开社保或个税缴纳年限、离婚买房差别化购房资格等多个“口子”。多名知情人士确认,深圳主管部门没有出台明文规定,但相关“松绑”措施已陆续落地。最新措施下调了购房门槛。本地户籍人士与非深户买房,社保或个税的断缴时限最长可达六个月。根据新政策,社保与个税的缴纳期限还可以交叉计入,即在社保断缴期间,购房者只要正常缴纳个税,购房资格不会失效。此前2020年7月30日,该市出台实施细则明确规定,社保或个税的断缴期限不得超过三个月。(财新)
3. 深圳向港澳居民放松商用物业、商务公寓限购?公积金中心:的确在进行政策优化
近日,市场传出深圳市非住宅类的商业办公物业、商务公寓对港澳居民“放开”限购。9月13日,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回复表示,“目前的确正在进行相关政策的优化,但截至目前文件没有正式公布,也不清楚具体时间。”相关工作人员还表示,如果不着急购买相关商办产品,建议可以再“等等看”。如果现在就有需求购买相关商办产品,具体以网签结果为准。(证券时报)
4. 广东中山:若职工家庭无中山市房产,全国范围内第一次使用公积金贷款按照首套房政策执行
广东中山发布关于优化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其中提到,如果职工家庭无中山市房产,全国范围内第一次使用公积金贷款,按照首套房政策执行;如果职工家庭公积金首次贷款结清,且名下无中山房产,全国范围内第二次使用公积金,可按照首套房政策执行;对在中山市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或全国范围内已使用过两次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职工家庭,不予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
5. 湖南浏阳经开区:9月1日至10月31日园区内买房,按照实缴契税全额发放购房补贴
据微信公众号“浏阳经开区管委会”消息,湖南省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浏阳经开区关于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的补充通知》。凡是2023年9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期间,在园区范围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完成网签及合同备案的,依照《浏阳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按照实缴契税金额100%发放购房补贴;2023年8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和2023年1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园区范围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完成网签及合同备案的,按实缴契税金额60%发放购房补贴。
6. 福建福州市:将从9月14日起实施“认房不认贷”政策
据福州日报,9月13日,福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福建监管局联合发布《关于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根据通知,福州市将从2023年9月14日起,实施“认房不认贷”政策。
7. 南京调整优化落户政策 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
南京市公安局向社会通报,该市对落户政策进行调整,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引导人口在城市区域合理分布。南京市公安局在对现行户籍政策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南京市关于浦口、六合、溧水、高淳四区落户政策实施办法》《南京市人才落户实施办法》等有关落户政策进行了调整。其中,《四区落户办法》的调整,由原来南京浦口、六合、溧水、高淳四个区扩大到江北新区、江宁、浦口、六合、溧水、高淳六个区,并同时调整“社保累计认可”的范围,由原来对“省内缴纳城镇职工社保累计认可”扩大到“在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缴纳城镇职工社保累计认可”。(中新网)
8. 广西桂林执行认房不认贷政策
9月13日晚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桂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7部门关于印发促进桂林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涉及购房补贴等12条措施。其中,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请贷款购买商品住房时,家庭成员在桂林市拟购买商品房所在区域内(分别为五城区、临桂区、灵川县)名下无成套住房的,不论是否已利用贷款购买过住房,银行金融机构均按首套住房执行住房信贷政策。(澎湃)
9. 江苏淮安:支持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
据淮安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9月12日消息,淮安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发布通知,购买该市新建商品住房且符合该市购房提取条件的住房公积金缴存人及其配偶可向淮安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
10. 安徽太和:二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降至30%
9月12日,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发布《关于印发促进太和县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涉及公积金贷款、购房补贴等23条措施。通知提出,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单缴职工贷款额度上限由40万元调整为45万元,双缴职工家庭贷款额度上限由50万元调整为60万元。降低二次申请公积金首付比例。符合住房公积金贷款条件的,首次贷款已结清,第二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首付比例由50%下调至30%。(澎湃)
11. 安徽淮南:双职工住房公积金最高可贷65万元,多孩家庭可上浮20%
安徽省淮南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调整我市住房公积金有关使用政策的通知,上调淮南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单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最高额度调整为50万元,双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最高额度调整为65万元;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生育二孩及以上子女家庭购买首套普通自住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贷款额度在原可贷额度基础上最高上浮20%,即单职工缴存最高不超过60万元、双职工缴存最高不超过78万元。
12. 安徽黄山:外地市民组团一次性购买10套以上新建商品住房的,可不受备案价格限制
安徽省黄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明确,支持外来市民来黄购房,对外地市民购房给予旅游一卡通年票、公交年卡等,对外地市民组团来黄一次性购买10套(含)以上新建商品住房的,可不受备案价格限制。
13. 吉林:支持各地开展农民进城购房补贴工作,降低农民进城购房成本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促进消费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给予住房消费支持。在2023年底前,鼓励市县对使用公积金和商业贷款购房给予财政贴息,省级财政按照贴息额的50%予以分担,最长不超过5年;鼓励市县对全款购房者给予住房消费券补助,省级财政按照实际使用规模的50%给予事后奖补。发放农民进城购房补贴。省级继续通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补资金安排1亿元,支持各地开展农民进城购房补贴工作,降低农民进城购房成本。
14. 郑州全面取消限购限售第一天,市场尚无明显变化
9月12日晚,在出台15条稳楼市政策一个多月后,郑州又祭出新的楼市政策。此次共6条政策措施,包括全面取消住房限购限售、首套房首付不低于20%、二套房首付不低于30%等。记者走访郑州多家房地产中介机构和郑州市金水区多家新盘后发现,新政出台后,郑州新房和二手房市场尚无明显变化。不过,多位受访人士表示,在此前利好政策的持续发力下,近期市场热度有所回升,政策效果开始显现。(大河财立方)
15. 多家银行可查存量房贷利率
9月25日起,各大银行将开展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调整工作。昨天,建设银行在手机银行APP、“建行智慧个贷”小程序等渠道上线“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功能。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也表示将在本周跟进公布存量房贷利率查询路径。(北京晚报)
16. 中指研究院:“认房不认贷”新政对不同城市的影响差异较大
中指研究院报告显示,整体来看,受前期政策严厉程度不同、市场基本面及房价预期不同等因素影响,“认房不认贷”新政对不同城市的影响差异较大,预计本次政策对市场的带动程度将表现为:京沪>广深>核心二线>>普通二线>三四线。一线城市政策调整后,北京、上海房价上涨预期明显增加,分别上升5、4个百分点,而广州、深圳房价预期相对稳定,房价上涨预期变化不大。
17. 美国房贷利率继续攀升,住房负担能力徘徊在历史低位
美国上周5年浮动利率抵押贷款(ARM)的平均利率跃升至至少1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固定利率抵押贷款的利率也攀升,表明购房人面临持续的负担挑战。ARM合约利率上升了超过0.25%,达到6.59%,是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追溯至2011年初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30年期固定利率抵押贷款的利率在截至9月8日的一周上涨6个基点达到7.27%,接近2000年末以来的最高水平。抵押贷款需求整体指标下降0.8%,至1996年底以来最低。由于房源稀缺使房价保持高位,而且借贷成本上升使得每月还款变得更加困难,目前住房可负担性处于历史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