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报道称,OpenAI正在寻求排除英伟达作为供应商的可能性,英伟达股价因此承压。但花旗认为,仍有充分理由继续看好英伟达。
微软(MSFT.O)投资的OpenAI年初推出了ChatGPT聊天机器人,一举掀起了人工智能投资的热潮。据路透上周四援引不具名消息人士称,该公司目前正在探索制造自己的人工智能芯片。
报道称,由于芯片短缺,OpenAI正在考虑各种选项,包括与英伟达等芯片制造商寻求更密切的合作,亦或加强其供应商的多元化。
据统计,OpenAI使用了1万-3万颗英伟达GPU来训练GPT-3.5模型。若以英伟达A100显卡的处理能力计算,运行ChatGPT将可能需要使用到3万块英伟达GPU显卡。据此估计,OpenAI除购买显卡以外的其余成本全部加起来,整个成本可能要超过6亿元以上。
但OpenAI自身并不具备研发人工智能芯片的经验,想要量产并非一日之功。路透援引业内人士称,这是一项巨额投资,每年研发成本可能就高达数亿美元。
OpenAI对此尚未置评。
英伟达是GPU和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主要供应商,用于支持人工智能的先进计算能力。这家芯片制造商对人工智能的投资是今年公司业绩致胜的关键推动力。
目前,英伟达占据全球数据中心AI加速市场82%的份额,且以95%的市场占有率垄断了全球Al训练领域的市场,成为这轮人工智能混战中的最大赢家。同时,创始人黄仁勋也赚得盆满钵满,公司市值成功进入“万亿美元俱乐部”,他个人身价也高达399亿美元。自今年1月初以来,英伟达股价已飙升了210%以上。花旗分析师周五在一份报告中写道:
“我们仍然预计英伟达在未来2-3年内将在人工智能的GPU市场保持约90%的份额。”
分析师补充说,如果路透社的报道属实,那么也就不足为奇,与需要GPU和ASIC来增强人工智能必要基础设施的观点是一致的。他还指出,
“我们预计ASIC主要用于更小、更专业的模型,而GPU则主要用于更大、更复杂模型的训练和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