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最终转向欧元是加入欧盟的关键条件。但是,在加入欧盟近20年后,捷克共和国还远远没有接近采用欧元。政府没有制定相关政策,民众没有意愿,央行也热衷于保持对利率的控制权。
但是,捷克的企业高管们却逐渐把转向欧元的主动权把握在了自己手中,将经济推向政客和货币政策制定者似乎抗拒的方向。
有条件,但官方不愿意
捷克央行数据显示,当地银行的所有未偿还企业贷款中,首次出现一半以外币计价的情况,而其中绝大多数是欧元。如果把外国银行的信贷也计算在内,这一数字甚至更高。最重要的是,捷克公司之间大约20%的国内贸易以欧元进行,许多出口商也用欧元而不是捷克克朗向当地供应商付款。
自2004年欧盟开始大规模东扩以来,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克罗地亚以及另外三个波罗的海国家都已经转向使用欧元。保加利亚也渴望采取行动。但捷克共和国、匈牙利和波兰一再推迟放弃本国货币。
高科技病床和其他设备制造商Linet Group SE的首席执行官托马斯·科拉尔(Tomas Kolar)表示:
“克朗只是一种临时货币,因为主导经济的大企业大多已转向使用欧元……没有充分的理由不使用欧元,但政客们甚至不敢提出这个问题,更不用说向选民解释了。”
他这家公司3.6亿欧元(约合3.81亿美元)的销售额几乎全部来自向150个国家的客户出口。他将大部分业务从克朗转向欧元,以尽量减少市场波动造成的损失。
比起其他不愿行动的国家,捷克更有能力满足货币转换的条件,即马斯特里赫特标准。该国的债务相对于经济规模而言是欧盟最低的,并且也有望满足通胀和预算赤字要求。
在匈牙利,长达一年的经济衰退和福林危机促使一些商界领袖要求至少制定一个采用欧元的时间表。数据显示,该国42%的贷款是外币。
持有强烈欧洲怀疑论的欧盟国家
阻碍前进步伐的,居然是捷克人根深蒂固的欧洲怀疑论。
根据欧洲晴雨表的最新调查,对尚未采用单一货币的欧盟成员国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支持这一转变的捷克人所占比例最小。人们的担忧包括救助另一个欧元区成员国的潜在成本,以及商品和服务将变得更加昂贵。
鉴于公众态度冷淡,这个话题几乎没有进入政治议程。目前执政联盟的五个政党中有四个支持这一转变,但占主导地位的公民民主党设法阻止任何具体目标纳入政府计划。
财政部长、公民民主党副主席兹宾内克·斯坦尤拉(Zbynek Stanjura)在今年早些时候的一次党代会上表示,“这不属于本届选举期间的政府政策。”
虽然决定权完全掌握在政府手中,但捷克央行也反对放弃其货币和权力。官员们认为,独立的货币政策可以起到缓冲全球冲击的作用,但这也掩盖了消除企业转换成本或货币风险等潜在好处。
副行长扬·弗雷特(Jan Frait)在接受采访时言辞激烈地表示:
“目前采用欧元的条件对捷克共和国来说是有辱人格的……在我看来,现在这对我们来说不值得做。如果政治代表做出加入欧元区的决定,那么我认为我们应该谈判更有尊严的条款。”
“自发的欧元化趋势”
这给三分之二的出口产品销往欧元区20国的企业带来了问题。高管们表示,由于俄乌冲突或以色列与哈马斯战争等地缘政治不稳定,货币变得更加波动,与13万亿欧元经济集团一体化会提供更多保护。
近年来捷克克朗波动加剧,增强了欧元单一货币的吸引力。央行不得不进行干预以支持克朗,这却导致借贷成本却高于欧元区。
最近一轮波动是由邻国波兰9月份意外大幅降息引起的。正如Linet公司的Kolar所说,这表明如果没有欧元,外国投资者会将捷克共和国视为“有风险的新兴市场”。
企业可能会赢得一些让步。目前已经有立法提案允许他们以外币进行会计处理,一些立法者最终设想公司以欧元、美元或英镑纳税。
大众汽车公司旗下的斯柯达汽车公司是该国最大的制造商,多年来一直呼吁使用欧元。该公司今年已将会计核算转向欧元,因为它的大部分交易都使用欧元,包括以欧元向许多当地供应商付款。
捷克工业联合会副主席拉德克·斯皮卡(Radek Spicar)表示,随着出口商成为经济支柱,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参与到“这种自发的欧元化趋势”。他表示:
“在大公司的影响下,经济的其他部分也将逐渐过渡到以欧元开展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