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市场大事】
当地时间12月20日,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宣布,封锁且不允许总部位于以色列的以星综合航运(ZIM)的船只停泊在任何马来西亚港口,并命令该国交通部立即实施这项永久禁令。马来西亚政府也同时决定禁止挂有以色列国旗的船只停靠,以及禁止任何一艘正在前往以色列的船只在马来西亚的港口上货,这两项禁令也同样立即生效。
据巴拿马媒体当地时间19日报道,巴拿马运河2023财年(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总收入为46.5亿美元(约合331.8亿元人民币),比2022年增加3.3亿美元(约合23.5亿元人民币),为1914年运河开通后的历史最高纪录。同时,巴拿马航线货物吞吐量同比减少800万吨,过境船只数量从13003艘减少至12638艘。(央视新闻)
据外媒报道,美国及其盟国正在考虑对也门的胡塞武装发动打击,表明它们认识到为保护红海商船而新组建的特遣队可能不足以消除这条重要航道面临的威胁。四位知情人士透露,源头打击行动正在筹划之中。他们强调美国仍然希望外交手段见效,也尚未做出推进军事行动的决定。尽管如此,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说五角大楼正准备向拜登提出对这个武装组织实施“重拳”回应的可能性。相关讨论的加速反映出美国和盟国可能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来保护通过红海的商业贸易。
针对美国与部分国家组建所谓“护航联盟”一事,也门胡塞武装发言人穆罕默德·阿卜杜勒-萨拉姆在社交媒体上回应称:“美国组建联盟是为保护以色列、军事化红海水域。那些寻求扩大冲突的人必须承担相应后果。”也门胡塞武装核心决策机构成员穆罕默德·布海提19日也表示,即便美国成功动员整个世界,胡塞武装也不会停止军事行动。布海提重申,只有以色列停火并允许人道主义物资畅通无阻地进入加沙地带,胡塞武装才会停止袭击。
马士基首席执行官Vincent Clerc 表示,“我们理解特遣队将需要几周时间才能全面运转”并重新开放红海的航道。不过他表示,预计国际社会将迅速动员以保护贸易路线,红海的中断可能会使航行延误2-4周,延迟可能在欧洲最为明显,因其对与亚洲贸易的依赖程度更高。由于担心未来几周运力短缺,即期运价大幅上涨。
随着红海危机持续发酵,多家头部班轮公司相继宣布不再通航红海或者取消红海订舱,成为推动集运指数期货持续大涨的短期催化因素。机构分析认为,期货市场的价量表现是各方主体对突发事件进行情绪定价的集中反应,体现了期货价格的灵敏性。但在此过程中,交易者需要合理评估突发事件对4月合约的实际影响效力,并理性投资。(上证报)
近期,红海附近海域货船遇袭事件频发,为避开这一险情迭出的水域,多家集装箱船运公司陆续宣布暂停其集装箱船只在红海及附近海域航行。18日,又有英国、德国、挪威、比利时等国的多家石油公司和船运公司宣布暂停经过红海的运输、航行。(央视财经)
红海紧张局势进一步拉动欧洲、地中海航线运价翻番上涨。12月19日,多位货运代理公司人士告诉记者,近两日多家船东更新过来的即期市场运价显示,明年1月初多条欧洲航线以及地中海航线已实现翻倍涨价。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至欧洲航线运价已实现连续四周大涨。浙商证券研报显示,集运巨头们纷纷避开红海,集装箱运输已受到实际影响,欧线市场将迎来短期进一步上行动力,有望提振集装箱航运运价。此外,由于欧线集装箱船绕行,部分集运货物存在转向空运的可能,叠加圣诞备货旺季,有望进一步带动空运运价上涨。(澎湃)
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表示,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后,出于安全原因,马士基决定,所有之前暂停航行的船只现在都将通过好望角绕行非洲,以避开红海周围的冲突地区。在上周决定暂停所有前往红海的船只后,大约有20艘船在途中等待。马士基表示,一旦操作可行,他们将继续在改道航线上航行,并将对未来计划通过该地区的所有船只进行逐案评估。
【航运产业链全景图以及价格影响因素一览】
据光大期货,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价格影响因素有哪些包括以下方面:
1. 供应端:主要是运力的变化,包括船队规模和船队周转以及集装箱规模等。
①运力的变化主要受到船队规模的影响,而船队规模变化关注的指标包括新船订单量、手持订单量、新船交付量和旧船拆解量。由于造船时间较长,一般需要2-3年,因此集装箱市场供应端弹性较低,通常滞后于需求波动。
②船队周转是影响短期运力的重要因素,船队可以通过调整航速、航线绕航和船舶停运等方式来进行运力管控。近年来全球集装箱船平均航速整体下降,今年上半年大箱船平均航速同比下降3-5%。
2. 需求端:和全球宏观紧密相关,居民收入与消费、通胀水平、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库存周期都会影响需求的变化。
①集装箱市场的需求与宏观经济周期密切相关,财政和货币政策通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通胀水平来影响居民实际购买力,从而传导至集装箱贸易需求。
②库存周期也强化了集运需求的变化。随着需求的逐渐放缓,欧美进入库存周期的主动去库阶段,目前美国零售商库存总量、同比增速以及库销比均处于历史高位,意味着企业面临较大的去库压力,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消费动能的恢复。
③集运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季节性表现,欧美9月返校季和11-12月感恩节和圣诞节假期是欧美集装箱需求的旺季,对于贸易量有显著边际提升。
④运距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需求。运距短期可能会受到政治因素、极端天气以及运河搁浅/拥堵等各种突发事件的影响,长期来看主要跟随产业链转移和贸易格局的改变而变化。一般而言,平均航距的拉升会有效支撑运输需求,从而推升运价水平。
【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市场概况】
截至12月20日15点收盘,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主力合约收涨10%,封涨停板,报收1168.4点,持仓日内增加3.50手至11.58万手。
【集运指数(欧线) 主力合约 持仓龙虎榜】
前20席期货公司持仓数据显示:集运指数期货主力合约今日净持仓-411手,处于净空头状态,较前一交易日的-133手有所增加。前20席多头增持17954手,前20席空头增持19534手。值得注意的是,位列前五多空共增仓18428手,其中多头增仓9094手,空头增仓9334手。
【机构研报对于集运指数(欧线)期货的深度解读】
国投安信期货:红海断航危机持续发酵, 即期市场上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的高价,也将会成为支撑期市盘面的利好情绪 (看多)
红海断航危机持续发酵,目前马士基、赫伯罗特、达飞、地中海和HMM均宣布将此前暂停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船舶转道绕行好望角,卫星数据也显示东方海外、长荣海运等航司的船已开始绕行好望角。一方面,尽管目前尚不确定改道好望角是否会成为航司长期选择,但当前绕行的开启确将减损未来一段时间的供应。另一方面,近期订舱节奏被打乱,即期市场上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的高价,也将会成为支撑期市盘面的利好情绪。
一德期货:若按照当前1月订舱涨价成功计算,现货价格还有100-200的上行空间(看多)
由于红海事件造成的影响还在发酵,情绪冲击以及市场看涨1月提价兑现的预期下,按照周一最新公布的SCFIS指数对应比例计算,目前主力合约价格已高于推测的51周结算指数1100,意味着期货价格已反映现货基本面的情况,后续走势多为情绪推动。鉴于当前红海事件可持续性不稳定,短期如果没有得到妥善解决,集装箱运价波动弹性将明显增强,据2021年3月ever given堵塞苏伊士运河搁浅6天事件对于而后1个月的运价影响变化约增长30%。但如果1月涨价之前该问题获得解决,那么涨超的部分溢价有可能将会快速回吐。此外,今日市场有传闻消息称有航运公司电活通知欧洲40FR双超1月报价将翻3倍,据此我们向现货端进行了解,这个价格并不代表市场的普通集装箱标箱的订价,这种非标的集装箱每个班轮公司根据自己的情况报价差异较大。因此,我们认为此价格不具有普遍代表性。策略上,投资者需密切关注红海局势变化,短线多单谨慎持有。1月提价后落地情况仍待观察,若按照当前1月订舱涨价成功计算,现货价格还有100-200的上行空间。
中财期货:动态风险因素波及时间至少持续到明年一季度结束 ,短期看多因素强烈 (看多)
马士基等巨型船东公司将航线全部改道好望角,航线成本增加、耗时至少增加10天,且近期大幅挺价。巴以冲突再次升级且胡塞武装宣布袭击所有红海境内开往以色列的船只,苏伊士运河两岸风险巨大。国际油价止跌趋势已显,中东产油及运输量再度降低,委内瑞拉与巴拉圭紧张影响了墨西哥湾内的石油生产及航线安全。整体来看,动态风险因素波及时间至少持续到明年一季度结束。相对来说,今年进博会召开后我国进出口总量及规模预计仍以小幅增长为主,欧洲经济低迷可能在明年上半年有所缓和(至少在贸易总量上得到恢复)。因此,短期没有任何有力因素阻止船东公司涨价,且航线改变后成本核算会抬升到新的价格平台。短期看多因素强烈。
光大期货:各大航司或将开始征收相关风险附加费,短期内对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向上驱动较为明显 (看多)
红海是亚欧航线中进入苏伊士运河的必经之道,如果暂停通过红海,则后续前往欧洲的大部分船舶可能选择绕航好望角,这预计将增加8-9天的航行时间,导致运力周转效率下降近20%,成本大幅增加,短期造成运力的紧缺,叠加当前时间点正属于年末至春节前的出货潮,货运需求旺盛,多重因素推升运价迅速上行。此外,也不排除如若红海地区地缘风险事件发酵,导致运力进一步紧张,各大航司或将开始征收相关风险附加费,短期内对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向上驱动较为明显。预计近期集运指数(欧线)期货波动幅度较大,投资者需要注意风险,理性参与。
【未来关注的风险因素】
1. 运力变化。
2. 船运周转:调整航速、航线绕航和船舶停运等。
3. 船队规模:新船订单量、手持订单量、新船交付量和旧船拆解量。
4. 需求端:和全球宏观紧密相关,居民收入与消费、通胀水平、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库存周期都会影响需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