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罗素2000指数在2023年上涨了17%,但小盘股和中盘股的股票似乎比一年前更便宜。
12个月前,iShares罗素2000指数ETF(IWM)的市盈率当时为13.3倍,而目前为11.8倍。
不过,外表有时候会欺骗人。首先,iShares的市盈率计算仅给予那些报告盈利的公司,如果将未盈利的公司纳入计算,罗素2000指数公司的总收益(市盈率的分母)将会大大降低,进而令其市盈率大幅上升。
而根据Birinyi Associates的数据,指数的真实市盈率(考虑到亏损公司)为27.1倍,是iShares报告的两倍多。
如果小盘股和中盘股的收益增长速度特别快,那么27.1的市盈率仍然可能合理。但事实并非如此。根据Factset数据,接近800家罗素2000指数的公司在最近12个月期间录得亏损。
怀疑小盘股和中盘股真的像它们看起来那么便宜的第二个原因是,我们正在向一个“赢者通吃”的经济模式演变,其中最大的公司获得了大部分全球经济利润。这意味着小型公司可获得的盈利份额正在减少。
亚利桑那大学教授凯瑟琳·卡勒(Kathleen Kahle)和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雷内·斯图尔茨(Rene Stulz)的研究发现,美国上市公司的总收入中,由100家最赚钱的公司获得的份额越来越大。1975年这个比例为48.5%,而2015年则达到了84.2%。这意味着,排在前100位之外的几千家公司现在只能争夺一些残羹剩饭。
这种向“赢家通吃”的经济模式的转变并非偶然。几十年前,牛津大学的托马斯·诺厄(Thomas Noe)和达特茅斯学院的杰弗里·帕克(Geoffrey Parker)提出了一个理论:
在互联网经济中,所谓的“网络效应”将越来越导致行业被最大的公司所主导。
在过去的五年中,罗素2000指数的年化收益率落后于以大型公司为主的标普500指数(SPX)5.9个百分点。如果经济继续朝着越来越接近赢者通吃的现象发展,那么我们应该预计罗素2000指数将继续以类似或更大的幅度落后——尽管有报道称小盘股的市盈率低得令人动心,但这是具有欺骗性的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