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复活节假期后港股首个交易日,也是小米SU7汽车正式上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小米集团(01810.HK)股价盘中触及2022年1月以来的最高点,因订单超出预期,投资者乐观地认为其能够在竞争激烈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取得成功。
上周四小米正式推出SU7汽车,标准版售价为21.59万元,Pro和Max版本的售价分别为24.59元和29.99元。该公司曾表示,在最初的24小时内就收到了近9万台大定。据报道,截至4月2日凌晨,小米SU7的锁单量已达到4万辆,据称平均每家门店累积大定1800~2000个,锁单率35%~40%,退订率约40%。3月25日,小米汽车在全国29个城市共同步开启了59个门店。
知情人士透露称,小米汽车原计划4月产量为5000辆,但因需求强劲,已经在和供应商协商提高产能,但预估爬坡需要一定的时间。SU7的交付周期也因此进一步延长。截至4月2日上午,标准版、Pro版和Max版SU7的交付周期已经分别延长至20~23周、19~22周以及28~31周。
分析师表示,小米SU7的订单量强于预期,可能会与特斯拉公司的Model 3并驾齐驱,成为中国最畅销的高端电动汽车之一。高盛集团预计今年订单量可能达到10万辆,而花旗集团预计全年销量约为55000-70000辆。关键问题在于小米的制造和交付速度是否能跟上。
尽管电动汽车市场环境竞争激烈,但分析师指出,小米的财务实力和智能手机专业知识是关键优势。小米移动生态系统与SU7之间的无缝集成有望增强用户体验,特别是在智能仪表板方面,而且这也是中国消费者高度重视的功能。Bernstein在一月份对12家公司的分析显示,与其他电动汽车厂商相比,小米财力雄厚。就现金和现金等价物而言,小米排名第三,落后于华为和上汽集团,但领先于比亚迪和小鹏汽车等其它九家汽车制造商。
小米的强势进入可能会对业务更成熟的同行构成威胁。Jeff Chung等花旗集团分析师表示,小鹏汽车和比亚迪等汽车制造商将随之调整价格,以跟上竞争的步伐。这两天,近十家车企已经宣布降价或提供购车补贴,其中包括问界、极氪、蔚来、小鹏等车企,就连宣布涨价的特斯拉也选择通过免费选配的方式变相降价。
另外,近日新能源车企陆续公布3月成绩单。比亚迪继续稳居国内新能源销量榜单首位,小鹏和哪吒3月交付未过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