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主力合约早盘低开运行,现跌超2%,报74250元/吨。
消息面上,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0月2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消息称结束了反补贴调查,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BEV)征收为期五年的最终反补贴税。据悉,将对被抽样的中国出口生产商将征收以下反补贴税:比亚迪:17.0%;吉利:18.8%;上汽集团:35.3%。其他合作公司将被征收20.7%的关税。在提出个别审查请求后,特斯拉将被征收7.8%的关税。所有其他不合作的公司将被征收35.3%的关税。2024年7月4日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的临时关税将不予征收。
基本面数据来看,光大期货表示,仓单方面,昨日仓单增加130吨至44345吨。供应端,周度产量环比增加66吨至13423吨,产量增幅收窄,锂矿、锂盐进口环比下降。需求端,当前仍处旺季,部分企业开工情况较好,但整体即将转入淡季,部分企业表示预计产量环比有所下滑。库存端,总库存延续去库节奏,周度碳酸锂库存环比下降1.8%至约11.65万吨,在低价的背景下,下游及中间环节有所补库,上游库存有所减少,下游库存增加6%至约3.19万吨,其他环节增加1.7%至约3.86万吨,冶炼厂减少9.1%至约4.6万吨。
碳酸锂盯盘神器·实时订单流功能(点击体验)5分钟图显示,碳酸锂主力合约价格处于价值区域(VA)之下,在空头堆积带下方运行。
现货价格方面,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上涨450元/吨至7405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平均价上涨450元/吨至69900元/吨,电池级氢氧化锂下跌50远/吨至67145元/吨。现货端表现分叉,高品质/品牌货表现强势,且暴露一定采购难度,而市场对于仓单注销普遍表示一定担忧,而11-12价差逐步走扩,在这样的背景下,下游采购自行加工或理论的转抛空间打开,注销仓单压力或有缓解。11月排产或有惊喜,市场情绪有所回暖,但需要注意库存流向反应下游已经有所补库,短期补库力度或将放缓,且若价格表现偏强,下游采购积极性或将转弱,而生产动力或将增加,难以对价格形成强动力。
上周碳酸锂社会库存环比减少2165吨至11.65万吨,但整体库存仍处高位。成本端,上周锂辉石精矿CIF中间价的价格环比下跌2.6%。近期有批量非洲矿到港,对现货市场有一定冲击。中长期维度看,今明两年是上游锂矿和盐湖放量的大年,碳酸锂供应过剩的格局难改。需求端,据调研,预计10月国内正极厂商的排产较9月环比基本持平,但11月的需求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终端市场方面,据乘联会,9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112.3万辆,同比增长50.9%,超市场预期。策略方面,本次旺季接近尾声,且受到高库存和套保需求较大的压力,预计锂价震荡偏弱。短期建议区间操作,中长期仍以逢高沽空思路为主。
需求压制上方空间,下方受成本支撑。一方面,经历“金九银十”旺季补库后,市场逐步迈入需求淡季,预计年末排产环比逐月走弱,因此当价格大幅上升时,锂盐厂的套保意愿增强,盘面形成较大的抛压。另一方面,价格下跌将使得外购锂辉石企业重新面临销售价格与成本倒挂,或引发部分企业减停产的预期。此外,海外矿商的锂矿发货规模预计将随价格下降而减少,供给源头收缩对价格形成支撑。当前正值资金换月,盘面波动加大,需留意持仓风险。总体来看,碳酸锂价格或呈区间震荡的走势,关注11月初美国大选以及国内宏观预期的变化。
昨日碳酸锂尾盘跳水,空头突施冷箭,市场交投活跃,外围风险情绪不佳,消息面淡静。库存数据碳酸锂下游开始补库,市场总体库存减少2200吨至11.7万吨,下游库存增至3.2万吨,冶炼厂库存降近五千吨至4.6万吨。围绕着11月合约的交割问题进行的博弈似乎偃旗息鼓,移仓平稳进行。下游开始谨慎入场买货补库,产业端和资金端分歧仍然比较大,新的矛盾在酝酿中。电池级碳酸锂报价7.36万元,周涨100元或0.2%;工业级碳酸锂报价6.95万元,工碳价差4100。10月下游需求量维持相对乐观预期,但备库意愿不强烈。技术上看,锂价跌破7.5万元关口,短空思路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