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郑州警示“零首付”“首付贷”购房风险
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发布《关于“零首付”“首付贷”购房风险警示》。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表示,各房地产开发企业、各房地产中介机构要依法、依规开展房地产经营活动,对违规、违法开展“零首付”“首付贷”销售商品房、提供“零首付”“首付贷”服务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同时,将其违规、违法行为计入信用档案,向社会公示。广大购房者面对“零首付”“首付贷”购房的诱惑时需保持冷静,购房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中证金牛座)
2. 春节假期期间,广州一手房市场成交活跃,市场期待“小阳春”
今年以来,广州楼市止跌回稳。春节假期期间,广州一手房市场成交活跃。蛇年首个工作日,记者实地探访广州楼市,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春节假期结束后,广州二手房市场有望逐步升温,楼市“小阳春”值得期待。(中证报)
3. 今年1月深圳二手房在售量环比减少13.6%
面对即将到来的楼市“金三银四”,房地产市场从业人员充满了期待与挑战。而在深圳二手房市场,在售量出现明显减少。根据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的最新统计,截至2025年2月1日,据深圳市房地产信息平台公开在售二手房数量统计,全市有效在售二手房源5.81万套,对比1月1日统计的6.73万套在售房源减少9185套,环比减少13.6%,呈现阶段性“假期”调整。与此同时,今年1月深圳二手房录得量(深房中协以二手房买卖合同发起时间为口径统计的数据,并非最终成交套数)为4675套,环比下降48.7%,同比增长12.7%。因1月是春节假期月份,市场受春节假期影响致使二手房录得量出现回落。(证券时报)
4. 深圳:推动产业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房地产投资尽快恢复增长
深圳市委常委会2月6日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强调,投资要切实实现较好的增长,按照工作进度快于时间进度的要求,推动产业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基础设施投资优化结构加快进度提高速度、房地产投资尽快恢复增长,加大民间投资支持力度,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
5. 1月核心城市土拍“开门红”,重点房企拿地总额同比大增186%
1月,核心城市土拍“开门红”,头部房企投资竞争“激烈”。2月6日,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重点监测的30家房企单月投资拿地总金额(全口径)接近638亿元,同比增长186%。记者梳理,1月,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多地土拍出现溢价率超过20%的地块,最高溢价率高达71%。业内人士认为,土地市场的热度仅局部回归,整体来看,房企投资信心的修复主要还要等待楼市销售的回暖。(证券时报)
6. 上海最大城中村改造项目将于2月8日正式开工
华新与中国交建发布消息,将于2月8日举行上海市青浦区凤溪“城中村"改造项目开工仪式。据了解,凤溪“城中村”改造项目,东至新凤南路,西至新通波塘,南至北青公路,北至吊塘江,占地面积约1273亩,是上海最大的“城中村”改造项目,总投资约360.4亿元。青浦区想要将凤溪打造成一颗战略赋能、产城融合、便利宜居的高品质“青东之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凤溪“城中村”改造项目探索引入“城市合伙人”的新模式,实现项目投资开发运营方与城市共同成长和发展,与政府同频共振。
7. 四川下放省级用地审批权至四市,新规3月1日起实施
2月6日,四川省政府正式向成都市、攀枝花市、绵阳市、眉山市政府下放省级用地审批权,新规将于3月1日起实施。此次放权旨在提升行政效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系该省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根据《通知》,四市将获授权行使农用地及未利用地转用审批权,同时受托行使土地征收审批、挂钩指标报征审批及成片开发方案审批权。审批权下放范围严格限定在省级权限内,国务院授权省政府的农用地转用审批权仍由省级行使。观点新媒体了解,此次改革基于2024年12月出台的《四川省授权和委托省级用地审批权管理办法》。该文件构建了"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收得回"的完整管理体系,明确授权程序与监管机制。省级部门将通过动态评估、年度考核等方式确保权力规范运行。此次放权标志着四川省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进入新阶段。四市作为首批试点地区,将承担探索省级审批权下放经验的任务,其改革成效或将为后续扩大试点范围提供实践依据。
8. 地政总署:香港1月共4个项目获得预售楼花987个
2月7日,据地政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香港共有4个住宅项目申请预售楼花同意书,涉及单位共计987个,创下近三个月新高。此次申请预售的项目包括会德丰地产旗下黄竹坑港岛南岸第6B期(154伙)、长江实业启德承丰道16号(416伙)、元朗锦泰路18号(327伙)以及佳明集团粉岭上水市地段第290号(90伙)。这一数据反映出香港住宅市场供应量有所增加,有助于缓解市场紧张情绪。同时,随着多个大型开发商的项目陆续入市,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对于购房者而言,选择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有助于促进市场交易活跃度。整体来看,这一趋势对于香港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9. 标普:若香港出现大型地产开发商违约或债务重组,或导致一手成交量或腰斩
2月6日,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全球评级发布报告称,若2025年香港出现大型地产开发商违约或债务重组事件,可能导致住宅楼价年内下跌5%-7%,一手成交量或腰斩至1万宗。目前该机构基本预测维持楼价持平、成交量2万宗,但下行风险显著增加。标普特别指出,市场对部分未获评级的本地开发商信贷压力猜测升温。以新世界发展为例,该企业1月公告否认债务重组传闻,披露已完成178亿元银行贷款再融资。但投资者担忧若类似企业发生重大信贷事件,将引发行业资金链紧缩,波及高评级房企。报告显示,部分未获评级开发商的流动性缓冲空间已趋薄弱。尽管部分企业通过股东注资或资产出售补充流动性,但标普警示股东支持意愿可能减弱,资产处置谈判存在失败风险。
10. 新西兰暗示将考虑放宽外国购房者禁令
新西兰外交部长温斯顿·彼得斯表示,新西兰需要创造一种对富有的海外投资者有吸引力的经济和规则,其中可能包括允许他们购买房屋。彼得斯表示,“如果你在新西兰投资,你将成为我们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进行投资时房屋所有权将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我们必须先看到细节。”目前,由于新西兰与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双边协议,只有澳大利亚人和新加坡人可以不受外国者购房禁令的限制。彼得斯在2023年底组建联合政府期间阻止了一项部分解除禁购令的提案。有人猜测,随着政府推进促增长议程,并瞄准更多外国投资,他可能正在考虑改变立场。
11. 分析:要使英国房地产市场真正复苏,英国利率需要大幅下降
伦敦Pictet Alternative Advisors副首席执行官兼全球房地产主管Zsolt Kohalmi:利率对房地产复苏至关重要。英国目前的利率介于美国和欧洲大陆之间,前者较高,后者较低。不过,要使英国房地产市场真正复苏,英国利率需要大幅下降,并更接近欧洲的利率曲线前景,而不是美国。目前,这还远未确定,但对英国房地产投资者来说,这将是一个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