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新闻
1. 大摩、小摩、瑞银:在DeepSeek的推动下,中国股市将继续上涨
由人工智能驱动的中国股市上涨得到了华尔街策略师的肯定,他们表示,新发现的科技实力将有助于延续牛市。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瑞银集团的策略师预计,在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的推动下,中国股市将继续上涨。大摩策略师写道:“在长时间的有限关注之后,全球投资者开始重新评估中国科技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可投资性。”“鉴于全球投资者的仓位较少,我们预计短期内这一势头将持续下去。”小摩策略师指出,今年流入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资金一直是正的,在DeepSeek发酵之后出现了激增。他们写道:“我们认为未来几个月亚洲将出现机会之窗,中国股市将再次出现战术反弹,推动股市上行。”瑞银策略师道写,根据4G、5G和云计算时代的经验,“反弹似乎未过半”。
2. 字节豆包大模型团队提出稀疏模型架构,推理成本最高可降低83%
据豆包大模型团队消息,字节跳动豆包大模型Foundation团队近期提出UltraMem,一种同样将计算和参数解耦的稀疏模型架构,在保证模型效果的前提下解决了推理的访存问题。据介绍,该架构有效解决了MoE推理时高额的访存问题,推理速度较MoE架构提升2-6倍,推理成本最高可降低83%。
3. 央行:将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
央行公告称,2025年2月14日(周五)中国人民银行将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招标发行2025年第二期和第三期中央银行票据。第二期中央银行票据期限3个月(91天),为固定利率附息债券,到期还本付息,发行量为人民币400亿元,起息日为2025年2月18日,到期日为2025年5月20日,到期日遇节假日顺延。第三期中央银行票据期限1年,为固定利率附息债券,每半年付息一次,发行量为人民币200亿元,起息日为2025年2月18日,到期日为2026年2月18日,到期日遇节假日顺延。以上两期中央银行票据面值均为人民币100元,采用荷兰式招标方式发行,招标标的为利率。
4. QDII产品掀集中降费潮,公募费率改革进行时
2025年春节假期前,部分公募“大厂”掀起降费潮,QDII降费大军持续扩容。2月11日,又有2家基金公司宣布降低旗下QDII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部分高费率产品让利幅度较大,直接“打6折”。此外,除QDII产品外,近期还有多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债券基金以及券商资管计划产品宣布降低管理费率或托管费率。(中证报)
5. 百亿证券私募数量降至80家,10家私募暂时退出百亿阵营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当前百亿证券私募数量为80家,相比2024年底的89家减少9家,其中,上海保银私募、磐松资产、歌斐诺宝、远信投资、展弘投资、上海波克私募、宽远资产、半夏投资、融葵投资、国寿城市发展产业投资等10家私募暂时退出百亿阵营,海南图灵私募则成为新晋百亿私募。(金十数据APP)
个股新闻
1. 主力资金流向数据显示,上海电气主力资金净流入17.04亿元居首位,常山北明、视觉中国、比亚迪、韦尔股份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光线传媒主力资金净流出11.2亿元居首位,中兴通讯、巨轮智能、美格智能、航锦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居前。
2. 董秘因做市值管理被调查?三花智控:不属实
对近日市场流传的“董秘被调查”相关消息,记者从三花智控方面获悉,该消息“不属实”。流传消息显示,“传三花董秘体外做市值管理,正在被调查,涉及到三家上市公司,与公募联合坐庄模式”。2月12日,三花智控开盘跌5%,投资者社区已有不少相关讨论。(银柿财经)
3. 中芯国际赵海军:汽车产品将在未来三年逐步上量,目标收入占比提升至10%
中芯国际联席CEO赵海军表示,该公司计划与终端整机厂合作,将未来汽车类产品销售额占比提升至10%(2024Q4中芯国际工业与汽车应用销售收入占比合计为8.2%)。“中芯国际正将现有部分产品平台向汽车产品进行验证,并计划在三年时间内升级平台、逐步上量,届时对应产能将满足国内汽车市场三分之一的需求。”
4. 奇安信与东方国信携手打造基于DeepSeek基座的,AI安全智算平台
奇安信与东方国信达成战略合作,携手打造基于DeepSeek基座的人工智能智算平台,致力于加速推动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并解决AI基座自主可控、降本增效以及开源育生态等关键问题。
5. 盛洋科技:春节放假期间累计生产高速数据铜缆等产品达6000公里
盛洋科技官微消息,据统计,节日期间累计生产订单达到6000公里,为保障客户的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盛洋科技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赵立峰此前表示,春节期间公司的核心产品高速铜缆应客户要求不停产,且已和很多客户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订单排到2025年下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