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
1. 荷兰国际:日本核心通胀支持日本央行5月加息
荷兰国际集团的韩国和日本的资深经济学家Min Joo Kang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日本今天早些时候公布的核心通胀数据支持日本央行在5月1日结束的为期两天的会议上加息。核心通胀率(不包括新鲜食品和能源)受到央行更为密切的关注,2月份该指标从1月份的2.5%微升至2.6%。这位经济学家指出,尽管核心通胀率与市场共识一致,但这标志着连续第五个月的增长。他补充称,数据还显示,服务价格环比稳步上升,这可能是支持日本央行加息的理由。
2. 凯投宏观:瑞典央行下一步行动或许是加息
凯投宏观欧洲经济学家普雷特约翰写道,瑞典央行的下一步行动可能是加息。央行维持其政策利率和利率预测不变,暗示利率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保持不变。政策制定者的预测显示,未来三年政策利率将维持在2.25%。然而,扣除能源的通胀率从去年12月的2.0%跃升至今年2月的3.0%,凯投宏观认为,未来几年通胀率可能会保持在2%以上。“虽然瑞典央行不会急于加息,因为这可能会扼杀刚刚萌芽的复苏,但我怀疑央行的下一步行动将是加息,尽管这要等到明年。”
3. 凯投宏观:瑞士央行此次降息将是周期内最后一次
凯投宏观分析师普雷特约翰说,瑞士央行将利率下调至0.25%可能是本轮周期中的最后一次降息。他说,虽然2月份的通胀率仅为0.3%,而且未来几个月可能还会进一步下降,但潜在通胀率比预期略高,限制了进一步降息的必要性。事实上,瑞士央行的工作人员上调了2025年的通胀预测。最重要的是,德国庞大的财政方案,加上欧洲其他国家可能放松的财政政策,降低了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他说,这些声明扩大了德国国债和瑞士国债之间的利差,并削弱了瑞士法郎,从而放松了货币环境。
国内
1. 中金:大模型推动中台迈入新阶段,科技硬件产业链有望受益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DeepSeek发布以来,众多政企开始陆续接入大模型,爱分析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21日已有45%的央企完成了DeepSeek模型的部署。这反映出大模型在性能、成本以及安全等方面已达到了企业大规模应用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企业中台有望焕发新机,建议关注数据硬件产业链(如传感器、通信模组)、算力硬件产业链(如芯片、服务器、一体机)的投资机遇。
2. 中金:特朗普亟需解决两大根本问题,贫富差距和政府债务
中金研报表示,我们提出一个尝试理解特朗普最终目标和政策路径的框架---“大重置”。我们认为特朗普面临二战以来亟需解决的两大根本问题:悬殊的贫富差距;史高的政府债务压力。在该框架中,我们预计特朗普试图通过重置资本结构,即调整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关系,期望实现脱虚向实、再工业化,并最终缩小贫富分化。同时,在没有生产力重大提升的情况下,我们认为特朗普可能试图通过通胀贬值、必要时候金融抑制来重置债务负担,最终化解债务风险。股市上,我们判断自2012年以来的“美股例外论”可能终结。欧洲、新兴市场、尤其中国股市有望开启趋势重估。脱虚向实下,美股估值趋势下行,风格转换。看好主要代表产业资本的工业、材料、能源、消费等趋势跑赢主要代表金融资本的大盘成长。
3. 华泰证券:快递行业今年包裹量增速或高于预期
华泰证券研报表示,年初以来,快递行业与主要企业的件量表现均超预期,随着促消费组合拳的实施,消费需求有望进一步回暖,叠加偏远地区线上消费渗透率提升,我们认为全年包裹量增速或高于预期;但龙头公司提升份额的诉求依然强烈,价格战风险尚未解除。
4. 华泰证券:中美宏观叙事逻辑切换带来全球资金的再配置,“东西跷跷板”或将延续
华泰证券认为,受到债务压力等影响,未来美国政府支出对经济的贡献或有下降,而中国和德国财政转为更为积极,或影响全球经济,并重塑市场格局。叠加关税等不确定性冲击,过去美国为全球提供需求的情形可能正在发生变化。财政差异的存在,导致美元短期走势偏弱。对非美国家而言,内部财政等政策的加码可能是对冲外部不确定性最有效的手段。
5. 银河证券: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证券板块景气度上行
银河证券研报称,国家“稳增长、稳股市”、“提振资本市场”的政策目标仍将持续定调板块未来走向,流动性适度宽松环境延续、资本市场环境持续优化、投资者信心重塑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证券板块景气度上行,中长期资金扩容预期进一步增强基本面改善预期。
6. 中信证券:千亿财政支出法案落地,欧洲储能或迎拐点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近日,德国联邦议会通过5000亿欧元财政支出法案,其中明确1000亿欧元注入气候与转型基金,同时将“2045年实现气候中和”写入《基本法》。同时,今年2月德国光伏补贴新法进一步打开电价套利空间,储能将收获更高弹性。我们认为在相关政策刺激下,欧洲渠道库存持续消解,考虑德国是国内光储企业出货的重点市场,同时作为欧洲新能源先锋市场的标杆和外溢效应,我们认为本次法案的落实有望开启欧洲光储的复苏周期,带动国内相关企业业绩大幅改善。
7. 财通证券:债市资金最紧时刻或过货基及短债基金重点转向控回撤
财通证券在报告称,债市资金最紧时刻或已过去,但波动可能在所难免。伴随着零售端和机构端申购的渐次修复,目前部分短债已经有“正息差(carry)”,短信用、短政金、存单配置价值凸显。2025年货基和短债基金的重点要向控回撤倾斜,同时短债基金或可通过“负债压力跟踪”和“产品优化设计、优选券种”的细节操作,拉开和竞品货基的差距。
8. 中银证券: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证券板块景气度上行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称,国家“稳增长、稳股市”、“提振资本市场”的政策目标仍将持续定调板块未来走向,流动性适度宽松环境延续、资本市场环境持续优化、投资者信心重塑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证券板块景气度上行,中长期资金扩容预期进一步增强基本面改善预期。
9. 大华银行:由于关税担忧,马来西亚贸易前景面临不确定性
大华银行经济学家Julia Goh和Loke Siew Ting在一份报告中表示,由于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将于4月2日生效,而美国人工智能芯片限制的公众评论期将于5月中旬结束,马来西亚的近期贸易前景可能仍然具有挑战性。他们表示,这可能会严重影响马来西亚的主要出口产品,如电气和电子产品、橡胶产品和光学设备。他们警告称,最新的PMI数据显示出一些改善,但外部需求持续疲软,尤其是在亚太地区,而半成品进口放缓,表明制造业情绪谨慎。在美国的贸易政策和潜在的报复措施尚未明朗之前,大华银行维持其对2025年出口增长4.5%的预测,而去年为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