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
1. 高盛:下调美国一季度GDP增速预期至0.1%
高盛经济学家现在预计,第一季度美国经济的年化增长率为0.1%,低于此前预测的0.4%。上个月美国新屋销售增长超过预期,但建筑业平减指数的降幅低于高盛的预期,削弱了对经通胀调整后的增长的解读。美国将于4月30日公布第一季度GDP初值。
2. 花旗:当前是增持中国地产股的好时机
花旗分析师建议投资者增持中国地产股,认为政策支持以及房企经营管理改善有望推动该行业盈利能力回升。汇丰分析师同样对中国地产业持更积极的态度,预计头部开发商的股本回报率将回升,从而推动盈利上调。
3. 杰富瑞:美股辉煌不再,建议增持中国资产
杰富瑞金融集团分析师克里斯托弗・伍德表示,美国股市的辉煌早已成为过去,投资者应做好准备,迎接美国股市、国债以及美元的进一步下跌。伍德称,美国股市市值在明晟全球所有国家指数中所占的比例在去年12月底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但随着如今美元已开启长期贬值趋势,这将降低美国股市市值在全球股市市值中的占比。伍德表示,投资者在重新平衡投资组合时,应考虑增持中国、印度和欧洲的资产。这位资深策略师对美国市场的看跌观点,与全球市场弥漫的悲观情绪相呼应,人们认为随着特朗普混乱地推行关税政策,美国例外论的时代正在走向终结。
4. 野村:预计瑞士央行再降息两次,重启负利率
野村证券在其最新报告中预测,瑞士央行今年还将再进行两次降息,每次降息25个基点。这与他们之前认为在3月份降息后不会再进一步降息的观点相悖。该行预计,瑞士央行会采取行动,试图抑制瑞郎的强势。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瑞郎实际有效汇率已经处于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欧洲央行的进一步降息以及美国关税政策导致的持续经济不确定性,只会进一步推动瑞郎走强,除非瑞士央行至少能采取一些措施加以干预。因此,他们认为瑞士央行会在6月和9月的会议上果断采取降息行动。这将重新开启负利率的尝试。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瑞士在新冠疫情后对货币政策的调整(恢复正常化)就将结束。
5. 摩根大通:若美关税损害全球经济,英镑将走弱
摩根大通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如果美国关税损害全球经济,英镑可能会走弱。他们说,投资者的一个普遍观点是,在一个以关税为重点的市场上,英国经济更多地依赖于服务业,对美商品出口较少,英镑应该从中受益。再加上美国对英国征收的10%关税比以对其他经济体所征收的低得多。然而,全球关税政策对英国经济的溢出效应,以及英国缺乏财政回旋余地意味着英镑反而会遭受损失。分析师预计,英镑因潜在的英美贸易协议而走强可能是短暂的,因为这似乎已经反映在价格中。
6. 三菱日联:市场对美国资产的信心丧失,欧元区债券受益
三菱日联的研究负责人哈尔潘尼说,投资者对美国资产失去信心,欧元区政府债券有可能从中受益。哈尔潘尼说,德国国债的表现一直优于美国国债,而法国国债与德国国债的收益率差相对稳定。日本财务省2月份的数据证实了这一点。他表示,欧元区四大主权债券发行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债券购买总额达到了2019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他说,日本从这些国家购买的债券总额为1.6040万亿日元,其中购买法国债券的金额为6180亿日元,为2019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7. 荷兰国际:自由党胜选难改加元平静,若保守党逆袭或引发涨势
加拿大将于4月28日举行联邦选举,目前国内正围绕如何应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展开激烈辩论。民意调查和博彩赔率显示,由总理卡尼领导的自由党将以绝对多数赢得选举。荷兰国际银行分析师表示,市场很可能已经将这种情况考虑在内,因此这在短期内对加元的影响可能有限。相反,如果保守党意外获胜,则可能会引发加元的上涨。该行分析师称,我们目前对美元兑加元的预测是以自由党赢得多数席位组成政府作为基本假设的。预计到第二季度末,美元兑加元汇率将交投于1.39,第三季度将面临一些上行压力,然后从第四季度开始出现更为结构性的下跌趋势。
8. 西太平洋银行:预计澳洲联储将在5月降息25个基点
西太平洋银行分析师表示,目前预计澳洲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将在5月20日的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在过去的几个季度里,澳洲联储的短期前景一直是由数据驱动的。这使得预测货币政策委员会在即将召开的会议之后会做出什么决定变得很棘手。在看到最新数据之前无法确定。例如,如果2024年第四季度的修正均值通胀率没有意外地下跌,该委员会很可能会在2025年2月的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然而,海外的动荡局面已经改变了形势,并且扭转了风险状况。即使第一季度的通胀数据有点令人失望,你也可以确定5月份会降息25个基点。我们仍然预计在5月份的降息之后,今年还会有两次降息,但在时间安排和降息幅度方面的风险,已经从之前的上行风险转变为下行风险了。
国内
1. 中信证券:看好商飞商发的国产替代机会
中信证券研报称,商飞近期在2025年供应商大会上指出,当前,大飞机事业已全面进入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新阶段。此外,C919欧盟认证有望于今年落地;近日东南亚市场就引进我国国产商用飞机方面发出积极信号。我国大飞机产业当前自给部分占比不到40%,不过我国自主生产的民用发动机已取得巨大突破。依托国内巨大的刚性需求以及海外市场的拓展潜力,预计C919大飞机的国内配套企业将受益于后续国产替代的推进,特别是为后续型号做好技术储备。随着今年以来民航业稳健复苏,国产大飞机产业料将迎来发展契机。
2. 中泰证券:电子皮肤是人形机器人感知能力的关键
中泰证券表示,电子皮肤是机器人感知环境和完成任务的基础,在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有机会从指尖拓展至全手、脚和关节,空间广阔。目前海外公司占据主要市场,国产化率有提升趋势,参与者中巨头与初创公司兼有,国内公司积极布局,领先企业已送样本体厂。目前电子皮肤产品均处于较初级阶段,产品送样节奏领先的企业有机会与本体厂共同开发,产品迭代速度会加快,进而积累优势。
3. 华泰证券:德国政策调整,关注5G设备商海外复苏机遇
华泰证券研报称,根据德国基民盟CDU官网,德国新政府联盟协议(4月10日版本)对关键基础设施的准入规则作出调整,“在关键基础设施的敏感领域,未来只能安装可信组件”,删除了此前4月9日版本中“可信国家组件”表述,同时未提及中国通信设备商的具体名字,我们认为这一改变或标志着德国关键基础设施建设不再排斥中国设备商,国内通信设备龙头有望持续参与德国5G建设。目前欧洲5G渗透率仍较低,建设空间广阔,建议关注在海外市场驱动下的国内5G设备产业链复苏机遇。(界面)
4. 华泰证券:未来可控核聚变每年的全球投资规模有望达到100~900亿元
华泰证券发布研报称,可控核聚变正从短期主题投资变成长期产业投资,预计未来几年全球每年有约2~3个核聚变装置建设投产,行业加速从0到1,产业链招标和订单有望迎来持续催化。可控核聚变反应的约束方式和原料组合众多,当前氘氚磁约束聚变仍是主流,占在运和在建约一半。磁约束托卡马克装置目前单位造价在100~300元/瓦聚变功率不等,我们按照每年新建2-3个装置,每个装置聚变功率50~100MW,对应未来可控核聚变每年的全球投资规模有望达到100~900亿元不等。
5. 浙商证券:Q1计算机行业机构持仓比例提升,AI板块增持明显
浙商证券研报称,2025Q1计算机行业重仓股配置比例为3.10%,环比上升0.35Pcts,行业配置比例是向上趋势;2025Q1行业持仓比例依然是较低水平,低于行业标准配置比例1.44Pcts,与行业标配比例的差距缩小。2025Q1增持较多的个股主要集中在AI Agent、云服务和一体机等方向,一季度DeepSeek带动AI板块行情,私有化部署、推理算力和企业端应用受到市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