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科技股在近年来美国信用评级的两次重大下调中出现剧烈波动,但分析师认为,穆迪上周五的最新降级,不太可能对今年的科技股构成严重冲击。
穆迪将美国政府的信用评级从最高等级Aaa下调至Aa1,即在其21级评级体系中下降了一级。该机构表示,此举主要是因为过去十年美国政府债务显著上升,以及利息支付比例远高于同评级国家。
2011年,标准普尔(S&P Global)将美国评级从AAA下调至AA+时,市场反应剧烈,原因在于许多不确定性,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如何因合约限制而调整投资组合。Syz集团首席投资官Charles-Henry Monchau表示,那时投资者“先卖再说”。而如今投资者已经历过类似情况,因此市场反应预计会更为温和。
追踪标普500科技板块的科技精选板块SPDR基金(XLK)在2011年8月5日降级后首个交易日下跌了6.2%;根据道琼斯市场数据,科技股主导的纳斯达克指数当日下跌了7.8%。接下来一个月,科技板块波动剧烈。
2023年8月1日惠誉(Fitch)降级美国信用评级后,科技精选SPDR基金在次日下跌2.3%,截至当周末累计跌幅约4%;纳斯达克指数次日下跌2.6%,当周累计下跌3%。科技板块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中也依然动荡。
Monchau表示,穆迪此次降级并不令人意外。事实上,早在2023年11月,穆迪就已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这次降级属于“早有预警”。不过,市场仍快速作出反应,周一开盘时标普500指数下跌0.9%,纳斯达克下跌1.4%。但两大指数随后止跌反弹,当天收盘均翻红。科技精选SPDR基金周一早盘下跌0.8%,最终大部分跌幅收回。
与此同时,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周一盘中一度升至4.57%,30年期收益率则冲破5%,随后分别回落至约4.45%和4.91%。
真正对科技股构成更大威胁的,是国债收益率的上升。主要因为国债收益率走高提升了其对比股票的吸引力。尽管美国信用评级下降,但国债风险仍远低于股票,因此它们仍被视为“无风险收益率”的标准。换句话说,在4.5%至5%的稳定收益面前,投资者更倾向于国债而非前景不确定的高成长股。
不过,这一次科技股也有“东风”——人工智能的热潮仍在持续。各大云计算巨头(Hyperscalers)仍计划大规模投入AI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七巨头”中的五家企业——亚马逊(AMZN.O)、Alphabet(GOOGL.O)、苹果(AAPL.O)、Meta Platforms(META.O)和微软(MSFT.O)——第一季度财报表现强劲,而英伟达(NVDA.O)将在下周公布财报。
虽然大多数科技巨头提供的业绩指引仍显模糊,但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宣布暂时降低中美互征关税后,投资者情绪略显安定。
不过,大型科技股今年以来仍未完全收复失地。Roundhill“七巨头”ETF(MAGS)今年累计仍下跌约3.5%。不过,高盛在5月16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基于其盈利增长预期,这七只股票整体仍有望跑赢大盘,尽管领先幅度将小于过去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