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士基wk30欧线开舱价格基本维稳,个别港口报价甚至有小幅提涨,对市场多头情绪起到一定支撑作用,目前集运市场交易氛围偏暖,主力合约偏强运行,涨幅近3%。
根据Geek Rate所示,7月10日,马士基上海离港前往鹿特丹的船期,20GP总报价为$1785,40GP总报价为$2990,均与同期前值持平。
华闻期货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加征全球关税后,短期出现“囤货效应”——部分货主为规避关税成本,提前3-6个月集中采购,推动美线海运需求在2-3月出现阶段性峰值。但这种透支未来需求的行为,导致4月后消费市场陷入“空窗期”;对海运市场的传导机制,需求端冲击:欧美贸易额占全球集装箱海运量的35%,欧盟经济疲软导致欧线货量下降,美国“囤货-需求透支”周期使美线货量呈现“前高后低”波动。总的来看,欧美经济“双疲软”格局短期内难现根本改善,欧盟结构性问题与美国滞胀风险将持续压制海运需求,需关注Q3需求旺季是否会引发的新一轮货量异动。
从长期数据对比来看,2025年初至今SCFI(上海集装箱货运指数)欧线均值为1604.7美金/FEU,虽处于历年相对高位,但较去年同期仍下降40.7%。前期因绕航导致的运力空缺,逐渐通过新船交付和航线间运力调配补足。往后看2025年下半年集装箱海运市场受关税谈判、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不确定性显著增加。预计三季度将出现阶段性价格高点,后将逐步走弱的整体趋势。
海通期货数据指出,截止2025年7月4日,华北港口受到大雾天气影响,船舶拥堵情况加剧,华东港口也受到集中性到港运力的困扰,MSC已做出相应的船期挂靠调整以避免船期延误。东南亚地区在港运力环比继续下行7.0%至109wTEU;巴生港堆场利用率依然维持在95%的高位。西北欧在港运力环比上行3.1%至220wTEU。莱茵河水位下降河部分港口的铁路维修等影响驳船运营效率,部分母船延误到港则进一步催化恶行循环;据悉安特卫普目前的驳船拥堵导致延误长达90小时;欧洲核心港口的集疏运速率受到拖累,船舶拥堵情况加剧。受到最近全国性罢工的严重影响,安特卫普港6月25日所有码头作业中断,引航作业中断,导致约50艘商船靠港延误。北美港口在港运力环比下行3.2%至126wTEU,小规模抢运带来的船只集中性到港峰值期已经过去,港口拥堵情况逐步改善。
航司对7月下旬报价多沿用为主,促使近月合约基差有所修复。考虑到8月运力在空班减少、有额外加班船的影响下将较7月提升,市场给予8月合约小幅贴水。但市场对后续运价走势存在分歧,观望情绪浓厚,预计短期市场将维持震荡格局。若8月宣涨或能提振情绪,但实质性利好(如高装载率)方能支撑较好涨幅。地缘方面,胡赛武装再袭红海,短期复航无望,然而7月8日美以领导人就加沙局势闭门会谈后,美方称停火谈判遗留问题已减至一项,本周有望达成临时协议。若谈判取得实质突破,远月(尤其是淡季合约)将承压,可考虑逢高布局空单。
MSC、EMC等船司选择沿用上半月运价,也有部分船司诸如CMA选择小幅提涨,整体7月下半月运价仍在缓慢推涨中。近期长协货量提振装载率,市场对于欧线旺季见顶预期持续修复,目前8月运价仅达飞和赫伯罗特线上公布,其他船司尚未公布。随着交割期的逐渐临近,预计08合约对于后续旺转淡运价空间反映较为有限,更多可能会集中在10合约之上,关注后续8月船司提涨函的公布情况以及宏观关税层面可能带来的情绪性驱动。
在关税预期缓和及德国财政扩张政策支撑下,欧元区经济显现触底迹象,德国ZEW经济景气指数创三年新高,5月CPI持稳于2.3%,但工业产出环比骤降2.4%,制造业仍相对承压。在此背景下,贸易战不确定性尚存,集运指数(欧线)需求预期弱,期价震荡幅度大,但现货端价格指标的迅速回升,或带动期价短期内回涨。接下来,贸易战长期能否如预期般好转仍需观察,建议投资者谨慎为主,注意操作节奏及风险控制,应及时跟踪地缘、运力与货量数据。
短期宏观利好对于近月合约仍然存在,且现舱报价维稳给予08合约底部支撑,使得08合约价格今日仍有所上行。然而,此前期价的上行,还有近期两艘船舶相继遭到胡塞武装自杀式遥控快艇袭击,地缘政治风险增加的影响,因此,在巴以临时停火协议有所进展的消息传出后,对市场情绪有少许的利空作用。但同样因现舱报价维稳,略超市场预期而总体呈现震荡走势。对于后市而言,期价总体走势仍随现价走势以震荡为主的可能性较大,后续可关注中美贸易谈判的结果及船司是否宣涨8月运费等。
供给端,按照造船周期以及全球集装箱船手持订单量预估2025年新船交付量将达284万TEU,推导预测下半年新船交付量约为170万TEU,供应规模增加令供需矛盾加剧,对运价形成压制,预计三季度欧线运价将冲高回落。现货报价方面,东方海外下调部分7月下旬订舱运价至2100美元/TEU和3500美元/FEU,其余船商报价无明显变化。当前船东挂高8月运价,主要目的是引导货主提前出货,但市场对提涨兑现程度仍存疑。策略上短线观望为宜,等待2510-2512合约价差收窄后再度关注其反套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