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船运调查机构SGS公布数据显示,预计马来西亚7月1-15日棕榈油出口量为399366吨,较上月同期出口的513213吨减少22.18%。
日本石油协会(PAJ)数据显示,截至7月12日当周,日本商业原油库存较之前一周增加81965千升,至12215588千升。日本汽油库存较之前一周下降14425千升,至1629222千升。日本煤油库存较之前一周增加128950千升,至2208152千升。日本炼油厂的平均开工率为85.3%,之前一周为89.8%。
国家统计局今天(16日)发布,根据有关基础资料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方法,经初步核算,今年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绝对额为3417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9459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27147亿元,同比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95172亿元,同比增长5.7%。
据外媒报道,印度贸易部一位官员表示,印度正与智利和秘鲁就采购关键矿产展开磋商,这是在当前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框架下进行的。根据本月早些时候的一份政府文件显示,因需要依赖进口来满足需求,印度已计划在与这两个南美国家进行的贸易谈判中纳入铜,以确保获得固定数量的铜精矿。文件称,印度目前超过90%的铜精矿需求依赖进口,且依赖度预计到2047年将升至97%。外媒上个月报道称,印度作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和第五大稀土储备国,正着手实施一项新计划以激励本土磁铁生产。
据外媒报道,印度政府高级官员表示,2025年印度作物产量有望因降雨量高于平均水平及季风雨提前到来而增加,但最终产量将高度依赖于全国范围内的降雨分布情况。
1. 该官员指出,季风雨提前到来并不一定意味着产量必然增加,尽管政府预计此类结果是可能的。该官员补充称,在这种情况下需保持谨慎,因为部分地区可能面临洪水或干旱风险,导致作物受损。今年,西南季风于5月24日抵达喀拉拉邦,比正常到来的日期提前8天,为2009年以来的最早记录。
2. 今年季风雨的提前到来导致全国范围内作物播种提前,引发对本年度丰收的预期。据专家称,截至目前,播种面积已达到2025年正常播种面积的40%,而去年同期为36%。Emkay Global首席经济学家Madhavi Arora表示:“今年由于季风雨提前到来,播种工作也提前开始,随着季风强度增强,播种面积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3. 截至7月4日,总播种面积(4370万公顷)较去年同期(增长11%)显著增加。水稻(690万公顷,增长7%)、豆类(430万公顷,增长35%)、粗粮(770万公顷,增长21%)和油料作物(1080万公顷,增长14%)的播种面积在过去一周均大幅增长。在非粮食作物中,棉花(800万公顷,增长1%)保持良好,而黄麻(50万公顷,同比下降3%)则表现滞后。”
巴基斯坦在2025财年棉花和棉纱进口量出现剧烈增长,首次超过该国国内总产量,归因于政策失衡、不利天气及其他因素。
1. 根据巴基斯坦统计局数据,纺织品出口仅增长7.22%,达到178.8亿美元,但纺织品相关产品进口激增61%,总额达42.4亿美元。在2025财年,棉花和纱线进口量接近600万包,而国内产量仅为550万包-这是该国历史上最低水平之一。
2. 专家指出,高昂的国内税收抑制了本地棉花的使用。巴基斯坦境内生产的棉花需缴纳18%的销售税,使其价格高于此前免税的进口棉花。与此同时,超过10万包未售出的棉花仍堆积在本地轧花厂。此外,恶劣的天气条件加剧了供应危机。暴雨和作物规划不善进一步降低了产量,迫使纺纱厂转向进口。
3. 行业领袖还指出,对棉花加工厂和油厂征收的高额税收已迫使许多企业停产。尽管政府已取消对进口棉花和纱线的税收豁免,但利益相关者认为还需采取更多措施。他们呼吁取消对棉花加工业征收的86%税收,以提振本地供应链并重启闲置纺纱厂。
力拓(Rio Tinto)发布二季度产销报告。产量方面:二季度皮尔巴拉业务铁矿石产量为8370万吨,环比增加20%,同比增加5%。发运方面:二季度皮尔巴拉业务铁矿石发运量为7990万吨,环比增加13%,同比减少1%。此外,二季度加拿大铁矿石公司(IOC)的球团精粉总产量250万吨,环比增长7%,同比增长14%(归属于力拓权益)。2025年力拓皮尔巴拉铁矿石发运量目标(100%)维持3.23-3.38亿吨不变。
7月15日,在国务院总理李强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的共同见证下,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秘书长安思捷签署了关于实施和审议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的谅解备忘录。中澳自贸协定自2015年生效实施以来,有力推动了两国经贸关系发展取得丰硕成果。2025年正值中澳自贸协定生效实施10周年,双方将以此为契机,保持密切合作,继续高质量实施协定,共同开展协定审议,以明确可进一步完善或拓展的领域,提高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为两国经贸合作提供更高水平的制度保障。